点击上方蓝字免费关注!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养老成了许多人心头的大事。有的选择居家养老,享受天伦之乐;有的选择机构养老,寻求专业的照料。而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颇为新颖的养老方式——抱团养老。四对夫妻,八个老人,一起租下郊区的大院,共同度过晚年。然而,三年后,其中两个家庭却选择了散伙,64岁的刘阿姨更是哭诉:“再不走,家都没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抱团养老,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温馨、和谐的画面:老人们一起买菜、做饭,晚上打牌下棋,生活充满了乐趣。刘阿姨和丈夫也是这么想的,他们退休后,孩子工作忙,平日少有时间探望,生活渐渐变得孤单且繁琐。于是,当一位老朋友提议抱团养老时,夫妻俩一拍即合。他们租下一处大院,房子周围有一片小菜园,房间按家庭划分,公共区域供大家共享。
一开始,生活确实如愿以偿,几对老人分工明确,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都有人负责。饭后大家围坐一起聊聊天,有时还会一起组织短途旅行,生活变得有趣又充实。
然而,好景不长,问题逐渐浮现。刘阿姨回忆道:“有一对夫妻开始嫌麻烦,逐渐减少参与,甚至连每周值班都推脱不做。每次做饭都是我烧,菜我买,忙得腰都直不起来,可是人家却只会坐着吃!”这种分工不均的现象,让刘阿姨心里很不平衡。她曾尝试与对方沟通,但对方却敷衍了事,矛盾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互惠理论”指出,人们在合作中期望付出与回报相等。一旦感觉自己吃了亏,心理失衡感会逐步积累,最终导致冲突爆发。在抱团养老中,这种心理尤为明显。因为家务劳动难以量化,老人们的期待也常常不一致。有的认为应该平均分担,有的则觉得自己多做点无所谓,但别人的不作为却让他们感到不满。
除了分工不均,隐私问题也成为了抱团养老中难以解决的痛点。刘阿姨说:“连自己的家都不像家了。”原来,在共享生活中,不同的生活节奏常常引发矛盾。比如早起锻炼和晚起睡觉的老人之间,常为噪音问题争执不休。有时,别的老人未经允许就进入她的房间翻东西,这让她感到非常不舒服。
更让刘阿姨感到无奈的是,抱团养老原本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但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矛盾发生后,她不得不多次打电话让女儿帮忙调解。这不仅没有减轻孩子的负担,反而增加了亲子关系的隐形负担。刘阿姨叹道:“本来是想让孩子少操心,结果最后反而让他们更烦心。”
其实,抱团养老的初衷是好的。它能让老人们在一起相互照顾,减少对孩子的依赖,同时也能让老人们找到生活的热闹与归属感。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抱团养老的成功,需要清晰的规则和良好的执行力。无论是家务分工、费用分摊,还是隐私保护,都需要事先约定好规则,并设立冲突调解机制。
这让我想起了丹麦的合作居住(Cohousing)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居民共同设计、管理社区生活方式,每个家庭拥有独立的私人空间,同时共享公共设施。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定期组织聚餐、活动,促进邻里互动。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还有效降低了生活成本。日本的“银发公寓”也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居住社区,提供适老化的设施和服务,让老年人在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中享受丰富的社交生活。
相比之下,我们的抱团养老似乎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没有明确的规则,没有专业的管理,只有老人们自发的组织和尝试。这种尝试虽然勇敢,但也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刘阿姨和她的朋友们,就是在这场尝试中,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正如古人云:“家和万事兴。”在抱团养老中,和也是关键。只有和,才能让老人们在一起和谐相处;只有和,才能让抱团养老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养老方式。希望未来的抱团养老,能够更加注重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让老人们在和谐的环境中,享受晚年生活的乐趣。
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文章,可点左下角“分享”支持小编,或点右下角“在看”,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