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老手艺”赋能文创产业新发展

政务   2024-10-15 17:13   山东  

牡丹区黄堽镇的匠工木雕文化有限公司设计人员围绕始祖文化、牡丹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创造出多个系列的木雕艺术品,小到花鸟鱼虫、大到亭台楼阁,备受市场欢迎。
黄堽镇持续加大非遗菏泽木雕技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大力发展木雕产业,通过以老带新、培训传承等方式将非遗项目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工作人员围绕牡丹元素,开发木雕文创产品,雕刻上牡丹文化的摆件饰品、音乐台灯等物件变成艺术品,身价倍增。
近年来,牡丹区深入挖潜非遗技艺和传统老手艺,积极探索“非遗+文创”“老手艺+文创”等发展路径,支持和鼓励手艺人面向市场需求研发文创产品,通过创意性和应用性设计带动传统手艺融入现代生活,把“小手艺”做成“大产业”,助力村民就业增收。
胡集镇村民马先华是非遗“裘皮工艺品技艺”项目的传承人,他根据客户需要设计生产的老虎、松鼠、狮子等各种裘皮玩具走俏国内外市场。依托这一非遗项目,该镇已发展较大规模的加工企业13个,产业链相关加工户200多家,年总产值在1亿元左右,带动当地400余名村民就业。
在吴店镇根雕艺人魏红卫的手中,一段段废弃的枯老树根都是上好的原材料,经过去皮、构思、打磨、雕刻、上漆等工序,“朽木”就变身为一件件精美的木雕艺术品,售价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魏红卫表示,根雕不仅是一项民间传统技艺,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重点围绕当地的牡丹文化、民俗文化等创作出系列木雕艺术品,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同时,牡丹区采用线下线上联动方式深入拓宽文创产品销售渠道,加快手造产业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大黄集镇村民杜素利是位“老木匠”,也是一名“琴行家”,他手工加工的琴配件等系列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国内外。立足传统木艺加工优势,大黄集镇持续加大木艺品研发生产力度,鼓励其规模化生产。目前,全镇80余家木制加工企业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年网上销售逾350万件套,年产值近1亿元。
“山东手造”造出了文创产业新活力,让“老手艺”开出了“致富花”。目前,牡丹区已培育建成“手造”规模企业10余家、“文创微工厂”370余个,带动3万余名村民就业家门口,从业者人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郜玉华 杨云 顾文雅)
来源:人民网客户端

牡丹发布
牡丹文化宣传、政府政务公开、实事新闻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