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DSA成绩揭晓,不少学生都提前收到了理想学校的录取通知,我们也收到了不少学生的反馈。其中一位家长码了一篇长作,记录了孩子在COCO的5年学习时光。看得我们老师热泪盈眶,征求了家长的同意后,发在公众号,跟大家共勉。
我们与COCO的五年
开端 - 为什么要学奥数
优优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在COCO学习奥数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她很爱做数学题和烧脑游戏,根据我的朋友圈史料记载,五岁时她便开始自卷刷100以内进位制加法,50以内退位减法,5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三岁半时,她可以安静地花一小时复原打散的六张各50片的拼图。六岁时,两分钟拼好三阶魔方。迷纸版的数独,木制的数独和电子屏幕上的数独。我擅自归纳总结为她喜欢数学。二是因为我小时候就学奥数,拿过一些省里的证书。然所培养的知识和技能并没有照射到自身上多少光芒,全都折射到优优那里了。三是因为周围有一群帮忙传播上(jiāo)进(lǜ)心(gǎn)的家长,打听到COCO是一间历史悠久,招牌响亮,有口皆碑,硕果累累的奥数培训机构。
开始启程
优优的奥数启蒙老师是半个方老师,因为是方老师的另一半——可爱善良的珍珠老师。女老师的优点在于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抚平奥数给孩子们带来的打击,她能敏锐观察出孩子的优缺点,并以鼓励的语气给予孩子肯定。小学二年级的两场奥数竞赛SASMO和SMKC,优优拿的都是铜牌。小学三年级,SASMO铜牌,SMKC银牌。小学四年级只且最后一次参加SASMO,银牌。彼时,学奥数根本没想过DSA,纯发散思维。
竞赛初试
小四年中,收到了方老师的短信,邀请优优加入精英班,建议优秀班和精英班一起上,一周两次课。不强求。他说:如果不喜欢,学太多,学恶心了,就划不来了。有兴趣学才更进一步,保持学习的心态是最重要的,有些孩子拿了一堆金牌和3个CO(DSA confirmed offer),以后再也不想碰奥数了,也是挺可悲的。
他还说:学奥数和考奥数不一样,学奥数会发现好多题不会做,探索不会的题是学习的乐趣所在。考奥数竞赛会发现,大家比的是难题都不会的情况下,谁能多对那么一点点,竞赛奖牌的分数线都是很低的,提高容易题的正确率,才是拿到好成绩的关键。
我觉得他很通透,很松弛,听他说话很舒服,便欣然接受,从小四下半年开始,加强了优优的奥数学习。
小四NMOS赛前,方老师从报名、备考,到作答技巧、拿牌策略,事无巨细地给予提醒,回答疑问。
那年六月假期,我们在家里死磕。那一个月,我陪着优优刷历年考题,每天她做一小时,我讲两小时,再给方老师汇报一下成绩,请教一些难题,在枯燥、焦虑、生硬的日子里,他是我们的定心丸,主心骨,不断强调四年级的孩子,银牌就够了,要放平心态,看准目标,切不可学得逆反,得不偿失。
在我前线,方老师后援的配合下,优优顺利进入了二轮。她的小学只有她一人入围,所以学校就把接送去NUSH考试的任务推给了我。考前我问方老师:要准备吗?他说:做着玩儿就稍微做一两年的,为了准备比赛,就别做了。裸考。吃好睡好,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去二轮考场看看卷子,做两道题就好。历年考题留着明年做,不要浪费了题。年底,我们收到了NMOS银牌,达标!
获得金牌,位列女生Top 30
小四下半年,每周两堂奥数课,优优都是上网课。因为我忙妹妹的体操,没时间接送她。方老师总会偶尔关心地询问我们题做得怎么样,听明白了吗;及时与我反馈孩子今天计算正确率高,表现稳等。每次课堂阶段测验后,也会与我沟通难易度和班级平均表现,让我了解优优的程度。
其实精英班我们一直上的是彭老师的课。彭老师讲课用华文,语速很快,每分每秒都迸发着智慧的小火花儿。他喜聊闲话,所以不是每节课都能讲完所有题,但是课后可看录像自学。有些人可能觉得他话多,但优优喜欢,原因是:他们语速一致,在一个频率上。
而我对彭老师的崇拜还出于一个非常隐私的趣闻,偶然地,我从朋友圈得知他的三个孩子都在同一个月出生,且年纪相差有规律可循,不得不感慨大神已经将数学彻底融入了他的生活,他本尊就是与奥数同在的活广告啊。
我和方老师其实没怎么见过面,唯一一次面对面交流是去高文中心买NMOS历年考题,我这个性子肯定是大包大揽,他却很洒脱地告诉我,大可不必,拿近几年的就够了。我心想那你中心摆在架子上厚如字典早年的那本考题是要卖给钱多不听劝的家长嘛?
小五下半年我们退了优秀班,只上张老师的精英班。张老师是优优在COCO学奥数的关门老师。他按部就班,很憨厚,也很勤快,每周都会来询问一下孩子的每日一练是否需要帮助(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COCO在网上免费提供每日一练的少量练习)。为家长打开一条可以求助的渠道,即COCO的老师不是只在课堂时间工作,课后随时都准备着为家长和学生服务。
在小五备考期间,方老师和张老师热情及时地解答了我无数的提问,有时候画图,有时候列式子。我们优优何德何能,让老师们尽心尽力如此。
小五的主要任务是拿下NMOS金牌。SMOPS我们也有刷题,但明显感觉吃力。最后只拿了个参与奖。方老师安慰我们适当减压,调整好节奏,备战NMOS。与前一年一样,全校还是只有她一人入选二轮,还是我送她去的NUSH,还是坐在礼堂里听了一场宣讲。两年的打磨,优优终于获得了金牌,并拿到全国女生前三十名。此时,如果说不想用这个牌去当DSA的敲门砖,那是假的。
水到渠成的DSA
小六因为时间紧迫,学校又不报名参加RI的奥数竞赛,我们就有选择性地看了一些张老师讲解华中竞赛的录像,做了点作业。一边做,一边骚扰着方老师和张老师帮我们解决疑难杂症。虽然只拿到银牌,但也满意。COCO对优优的托举绝不止于此,六月假期,我们参加了COCO的DSA课程,为DSA的申请,加了把油,添了把柴。优优最终能从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拿到RGS宝贵的一个奥数DSA席位,的确是我和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如果没有老师们一路的陪伴,没有COCO的成全,是不可能做到的。
真诚的感谢和感想
我曾好奇问过方老师COCO名字的来历,是不是两个CO,(DSA confirmed offer),得到的答案却只因为珍珠老师的英文名字是COCO。本以为是现实主义的营销策略,没想到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爱情故事,卡了一嗓子的狗粮。
COCO一路来的佛系跟方老师的成长历程息息相关。他在小学赶上了奥数蓬勃发展的年代,就天天混在奥数班里,什么课都不上,成为了全职奥数学生,一年只有过年七天是放假的,没有寒暑假,一天十几个小时,一年接近360天,做奥数题,看数学杂志,与老师同学探讨学习,慢慢琢磨,培养出了超强的自学能力。在与奥数同吃同睡的几年后,他幸运地上岸了,但还有不少同行者溺死在了学海无涯里。所以他并不鼓励大家都去走那条路,适当学学就好了。
他的理想是能带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看着他们一天一天在奥数里成长,把这些知识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像不像得道仙人在山中辟一洞穴,清心寡欲,带领着众弟子谈诗论道,出世修行。
作为老师,他希望看到的是有天赋的孩子长期地在这条路上学习并且享受学习的快乐,然后超越他,达到更高的高度。他愿意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垫脚石,希望看到他们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看到他们到达更高的平台,有各种成就,发自内心替他们高兴。
令他心痛的是,现在很多孩子就卷小学这几年,拿牌,DSA,进了中学,然后这辈子再也不想碰奥数了。完全就是拿奥数当敲门砖用。违背读书人的执念。
他是真的把奥数当事业,当理想,把自己当作匠人,而非商人。
感谢方老师!感谢COCO所有教导过优优的老师们!师者若水,润物无声,无畏若溪,破浪前行!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公众号
COCO EDUCATION
或直接与管理员联系
COCO EDUCATION
中西部 Central and West:
#02-01, Leng Kee CC,
400 Lengkok Bahru, S159049
Tel:9853 7803
东北部 East and North:
Blk 221, Hougang Street 21
#B1-68, S530221
Tel:6281 1321
Website: sgcocoedu.com
E-mail: coco.lengkee@gmail.com
往期精选
小学丨【2025 P1 报名开始啦!】2025年 COCO EDUCATION 中心
小学丨2024 SMOPS 第一轮全套试卷解析 COCO EDU
小学丨2024 RMO奥赛 COCO EDU成绩出炉啦!2024 RMO 第一轮试卷解析 COCO 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