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闲时读书,为免水过鸭背,日久疏忘,奉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觉间,近年来鸽事方面也积赚了些许笔记。
读《詹森兄弟传奇》录以《詹森兄弟的常识》,将纯系个人读后感分类整理,权当功课存于专栏。
初时考虑便于查阅和记忆,将之分段处置,不料失之衔接连贯,反有不畅。笔记终结,自当汇总归档,留待日后翻查。
段提示:
一、鸽子的乳房-从奥秘到常识
二、回龙顾祖-我们向詹森兄弟学习什么?
三、亲笔认证-迄今为止最具权威性的《詹森兄弟传奇》
四、历史铁证-红斑与石板的源头并非詹森兄弟
五、血统奥秘-成名种鸽并非詹森本家鸽系
六、“残酷”事实-詹森兄弟不懂遗传学,不识孟德尔遗传定律
七、回交与杂交-夏拉肯“背叛”还是“承继”?
八、固本求变-走火入魔的矫正
九、快鸽密钥-“短平快”赛是高速鸽的试验和生产基地
十、以赛为纲-实战出来的詹森鸽
十一、非战即战-从詹森赛鸽团队管理看“种、配、养、训、赛”的全方位PK
十二、去小智而大智明—“大名气小赛绩”的詹森兄弟
十三、存在就是差异-现代比利时冠军少见詹森鸽的联想
十四、国球和洋鸟-“世界打中国”的启示
十五、触类旁通-张大千和赵岩的中国画
九、快鸽密钥-“短平快”赛是高速鸽的试验和生产基地
1919、1926年引进红狐,1932年引入鸽舍“族长”“石板灰32”之后,詹森兄弟的胜利一发不可收拾,夏拉肯统计詹森兄弟“自1935年至1954年:获得冠军的总次数是235回!”“自1945年迄1951年,这一个获胜的数字已升至80回!总计可以这样说,在这5年之内,詹森名列入赏的鸽次有1670羽次。”
细观夏拉肯在《传奇》中不完全的赛绩回顾,“短距离赛是高速鸽的试产基地”(笔者用语)是非常重要的詹森兄弟“常识”之一。为阐述此观点,先将夏拉肯所列詹森兄弟部分赛例列表如下:
上表可见,詹森兄弟专注短距离赛,避免将鸽子送上长距离,造成“无谓”损失,1949年首度参加省级奥尔良445公里赛事,和1937年的565公里查特路赛,是詹森兄弟有史以来的两次破例赛事,而查特路赛,更是“詹森们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最远距离”。通过短距离赛,詹森兄弟把“短跑家”“高速鸽”锤炼成型,后代薪火相传。
短距离赛是培养、延续快速鸽的试验和生产基地,即便进入21世纪,事例也俯拾皆有,如《顶部作底部》一文主角“严千里”师傅,用300公里红冠军,杂交育出500公里灰冠军,500公里灰冠军一线鸽,继续杂交育出关赛冠、亚军和700公里4名等一批前卫鸽。
又如数年前本地一名何姓好手,由香港引进数羽彼德.艾顿黄眼灰鸽,不但育出300公里冠军,再用300公里冠军,育出500公里冠、亚军(1、2、3名同鸽主同时到达)。300公里冠军后来辗转多位鸽友手上,育出300、500公里前卫鸽及多关赛冠、亚军。
但詹森兄弟将他们的鸽子定位在“短平快”赛时,却产生了超越原意的结果:“詹森兄弟曾对泰奥断言他们的鸽子最宜飞500公里以下的路程,但是,泰奥爱自作主张且不信邪,他开始(用自己的鸽子交配詹森兄弟的鸽子)参与长途赛事。当他第一次驾着赢来的那辆新车往访詹森时,路易士一开口就说:‘喂,泰奥,你究竟带了些什么来?’这位来自吉尔兹的人士用他已经说得最好的阿连栋克方言说道:‘就是这辆车,是我用你的鸽子赢来的’。”
泰奥“不伦不类”的长短鸽互配打长程赛例,现今在中国众多鸽友中大量再现,在千公里以上赛事和多关赛事中大显效益,它揭示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启示人们应该研究和重视被称为“短平快”的300、500公里左右短距赛前卫鸽(并非一定冠、亚军,前卫也可考虑,尤其大羽数赛事),它们未必有飞过500公里以上空距的能力,但其在基因遗传上最有种用价值的,常常是其强壮的体魄、体质和充满活力的先天高速高频率优良性状。
尤其反复在短距离赛放飞前卫而不丢失的鸽子,透过合理的配对诱发遗传突变,完全可以是鸽友棚里产生短距、中距、长距、甚至超长距离高速前卫鸽的“种子”,也是许多著名长程鸽衰退的破解钥匙。有理由认为,泰奥例表示:取消“短平快”,等于取消发现、发掘、检测和挑选(包括长程鸽中)具有高速、高频率优良性状的赛鸽的平台,人们也就变得毫无依据来选择高速鸽,并将之用于改良和提高长程鸽速度。因此,从遗传学角度而论,否定“短平快”不符合赛鸽遗传研究方向和赛鸽运动的整体发展。
十、以赛为纲-实战出来的詹森鸽
“能够在整整的四分之三个世纪内可以用原系的鸽子控制整个鸽界,同时也随时都可以有一流的鸽子供应别的鸽友,这种事情也只有詹森兄弟才能办得到了。”夏拉肯进而画龙点睛地用经典一语揭示詹森兄弟的神奇:“而詹森的名望却看来是鸽界最困难的领域:那就是在实际的比赛中屡获佳绩作基础。”
夏拉肯不厌其烦地列举詹森兄弟除二战外毕生不间断的赛绩,以数据和事实说明詹森兄弟思想上以赛为纲,为获胜而养鸽的最高目标,行动上,为获胜规范“种、配、养、训、赛”系统,最终以成百近千个冠军锻造詹森鸽系。夏拉肯通过对詹森兄弟的研究,也将“以赛为纲”变为自己的养鸽常识,最终因辉煌赛绩遭遇鸽会禁赛。
夏拉肯大略统计,詹森兄弟不到20年,获冠军235次,5年内入赏1670羽次。反观现实,不少人别说5年内入赏1670羽次,即便是20年累积参赛次数,也离235次相去甚远,人们很难想象脱离纯属实验科学内容的“赛”,他们手中能够产生超级鸽系。
詹森鸽为赢而生,为赢而种,为赢而育,也因赢成名(是否已经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种系,争议中),可见,站在“赢”字的高峰,詹森鸽并非一个“种”字这么简单,更非熟读或照搬某本《育种原理》作“育”便可轻易登顶,它是詹森兄弟一代人毕生合众之力,通过系统的“配、养、训、赛”,“前赴后继”围绕实战形成的夺冠鸽系。也真正体现了:
1、“赛”是“纲”,是灵魂,是核心;
2、“赛”是“目”,是目的,是手段更是方法:
3、“赛”是赛鸽的最关键和最后环节:质量检验;
4、“赛”是配对和挑选参赛鸽的前提;
5、“赛”是形成饲养规范和训放方式,即“鸽技”的依据;
6、“赛”是淘汰筛选种鸽的基础,并为整合鸽群提供参数;
7、“赛”是建立鉴鸽标准和提高鉴鸽水平的唯一途径。
只有“赛,赛,赛”,才有机会“赢,赢,赢”!某一意义上说,这或许是《詹森兄弟传奇》容易被人忽略又最具价值的启示,身临那个境地,赛鸽人的养鸽水平才可突飞猛进,所追求的荣耀,自必水到渠成!
(注:关于“以赛为纲”,《赛鸽奥秘(致胜)何为纲》有录,不再复述。)
十一、非战即战-从詹森赛鸽团队管理看“种、配、养、训、赛”的全方位PK
詹森兄弟,也如中国俗语所说:“父子同心,其利断金”,功成于他们有一个让全球赛鸽爱好者仰慕的赛鸽战斗团队。
《传奇》记述,詹森家族除父母外,儿子7人,女儿2人,全家共11人。在这个大家族中,只有二子法兰斯、四子维克、小女儿玛莉和母亲4人外,包括父亲享利.詹森在内,其余子女7人组成了一个分工清晰,各司其职,让当时比利时乃至全球的鸽友都深切感受的,具有无比杀伤力的赛鸽战斗团队:
创始人和首领-沉默寡言的父亲享利.詹森;
引种功臣-长兄冯斯.詹森
外勤-三子杰夫.詹森,负责送鸽子训练、出赛、收鸽钟等外事杂务;
内勤(杂务)-爱玛.詹森,终身不嫁,象母亲一样照顾兄弟们衣食起居;
综合管理员-艾德兰.詹森,负责鸽舍育种、饲养、训练、出赛等全面工作;
综合管理员-查理.詹森,协助配合艾德兰工作,艾德兰去世后全面接管其工作;
文书-路易士.詹森,建立和管理鸽舍文书档案、对外联络、公关应酬、买卖交易等对外事宜。
除了上述让绝大多数鸽友羡慕的团队管理优势外,詹森们也照例坚持“精养”原则,赛鸽数量控制很严,使管理更加到位:“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时候,他们所饲鸽数约为60羽,冬季时甚至会更少,若跟外界对他们鸽子的急切需求相比较的话,这真是不成比例。他们绝对不会为了获胜而强迫自己于同一回赛事以大量鸽子迎战。不过,他们在谨守自己的原则下能一直保持成功,这却是不变的事实。”
可见,詹森父亲如同精神领袖高举“为赢而战”的旗帜,兄弟们占据各自岗位各司其职,把赛鸽保持最佳状态。兄弟们长年实战结果说明:
观念方面:竞争从鸽舍建设从分工已经开始,配合“种、育、养、训、赛”,与对手的竞赛早已全面展开,“非战即战”,甚至据此已知胜负:棚舍建设不合理不匹配者-输!劣种者-输!错配者-输!无序乱养者-输!少训过训者-输!强赛误赛者-输!
形式方面:团队管理和单干管理作为赛鸽界最基本和最常见的两种管理模式,从管理力度、到位率和后效果,结果大相径庭。了解詹森兄弟虽是工薪族,却以团队分工管理取胜的事实,对当前大量单干户将劣势转变为优势大有裨益。
针对现实中单干小户在赛场PK中表演小李飞刀,屡有斩获的实例,也见与团队管理异曲同工之处:
第一:少养精养,赛事专项
傅姓鸽友,近百平方的天台,用约16平方米兴建鸽舍5间,种雄种雌数量包括借入约10羽;选手鸽全年20羽以下;赛事选择性参加一、二项特比赛,特比环鸽失格即转入普赛;同时饲养少量新配对试验鸽,全部戴普通统一环,以后根据训练表现决定是否参加多关或插组等加赛。
由于鸽子数量少,可以因鸽而异,尤其训赛期间每日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处理”,每当赛鸽出赛回棚,施行一套有别于常见的“饮、排、浴、摩”内容的“水疗法”,确保赛鸽三小时内精神状态大体恢复,等等。傅鸽友重出江湖后,连续两年每赛仅送三、二羽赛鸽,便勇闯三甲。
有关少养精养,记得翊玄图文主人说过:“确保质量为前提,最大养鸽数量包括种鸽和赛鸽,一人养30羽之内最佳。” 翊玄图文主人“30羽/1人”的公式,比照詹森团队约“60羽”的饲养数量,是很值得重视的总结和努力方向。
第二:硬件先行,环境优先
蔡姓鸽友为解决“一人统管”弊端,实行如下办法:首先,少养入手,种赛合共40羽以下;其次,只参加700公里以下赛事,鸽种因此归一而方便管理;
第三,结合环境特点,设计成前部两间选手棚后部育种室的品字型鸽舍,利于日常管理,又将鸽舍离地一人高,地网以下加装铝合金推拉窗,方便开闭调节,如此,节省了繁重的清理卫生工作,并为赛鸽营造了一个流通、干爽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鸽子健康良好,避免了疾病、死亡造成的赛鸽减员、素质下降和增加管理难度的问题,为多次夺冠创造了条件。
第三:舍内自主,舍外合作
舍内“种、配、养”管理,鸽友喜欢按照自己的认识和意愿进行操作,基本难以“群策群力”,但“训、赛”等舍外工作,却不影响将单干转变为团队合作方式。如本地某个区域的相对集中的7、8位鸽友,平常舍内管理各自为政,独立自主,但一到训赛期间,便习惯组成小团体,有车出车,有力出力,仔细制定训放计划并轮值司放,实行舍外集体行动,连到鸽会、俱乐部交鸽、验鸽也不例外。
一下车,7、8人各提鸽笼,鱼贯穿梭,俨然鸽界好汉出梁山,每赛下来,这群好汉竟也经常轮坐冠军交椅,譬如好汉之一的南哥一羽砂眼灰雌独赢十多万;另一好汉麦氏兄弟鸽舍继08年秋冬赛多次夺标后,09年春季,环号426的鸽子又在全会残5羽的500公里艰难比赛中摘桂,除获总排名第一外,并在三关特比赛、三关鸽王赛、三关擂台精英赛、指定赛、大小精英赛、棚号赛等多项赛事上狂揽8金,一炮八响,彩金近四万。
十二、去小智而大智明—“大名气小赛绩”的詹森兄弟
不朽历史:
没有上世纪80年代初夏拉肯的《詹森兄弟传奇》,阿连栋克的名气或许依然如它的地理位置那般偏僻,詹森兄弟或许不会名闻欧亚,也不会引发《詹森育种原理》“借壳上市”的“创作”欲望;
没有上世纪90年代末武高平的《詹森育种原理》,詹森兄弟难以在中国鸽界家喻户晓。
激烈竞争下,现代商界流行“酒香还须常吆喝”,宣传广告费常常占去销售成本的50%,有些甚至超越生产成本数倍,可见现代社会传媒的作用和力量,詹森兄弟也充分享受了媒体带来的始料不及的“大名气”。
但冷静而明智之人,却可以从《传奇》里夏拉肯展示的詹森兄弟的部分赛史,看到兄弟们“大名气”下的“小”赛绩:
表内赛事参赛羽数实在太少,一般为几百羽,即使最多有1102羽参赛鸽的那次赛事,詹森鸽也立马跌至11名、54名(奥尔良赛)。说话都嫌底气不足的参赛羽数,平心而论,与今天国内、国外数千过万羽参赛鸽的赛事相比,赛绩太“小”,含金量大打折扣。
清晰詹森兄弟“永远、永恒”光环下实在存在“大名气小赛绩”的事实,其意全在“去朦”,戒除盲从,实现“去小智而大智明”。
十三、存在就是差异-现代比利时冠军少见詹森鸽的联想
很重要的事实:夏拉肯的《传奇》“造就”了詹森鸽,“造就”了詹森兄弟;武高平的《詹森育种原理》“造就”了詹森育种大师;中国人“永远的詹森”造就了“詹森神”。但自《传奇》成书后,却看到夏拉肯于多种场合下努力“还”詹森兄弟“凡人”面目。
这种同一事物天上人间之别,于历史和现实屡见不鲜。这边厢,有中国人争先恐后激扬文字地颂赞兄弟们“永恒”、“永远”、“唯有”,并如圣歌般唱遍华夏大地,那边厢,夏拉肯却很客观地道以事实(《赛鸽天地》第八十期《2008年艾迪.夏拉肯在葡萄牙里斯本答鸽友问》):
问:在荷兰似乎所有的冠军都是詹森和凡龙,然而比利时却没有这些品系,这是为什么?
夏:也许荷兰的商人更加聪明。
看了这段对话,思想曾经长时间出现混乱:当代欧洲鸽坛,泰斗詹森鸽在荷兰“永恒”,为啥在比利时老家没能“永恒”?
想通这个问题,却是鸽友之间玩的类似“百万富翁”的智力测试脑筋急转弯:
问:“猪是怎样死的?”
有人抢答:“猪流感!”
“错!像你,蠢猪,蠢死的!”
又问:“狗熊是怎么死的?”
受挫折后开窍了的抢答者做出胜利的手势:“大笨熊,笨死的!”
闻此,阻塞的思路因幽默和诙谐突然畅通:把“伪劣假冒”、“无奸不商”、“投其所好”联系,夏拉肯“荷兰的商人更加聪明”的巧妙作答,其意不言自明。
翻开《传奇》,没有看到主角詹森兄弟认同自己“永远”和“永恒”,却看到兄弟们认为赛鸽获胜与每天三顿饭那般应份和平常。用夏拉肯的观点解释,“永远”和“永恒”,不会是普通人说的话,而是“更加聪明”的人唱的“歌”。更有趣的是,“永远”和“永恒”并未走出太远,老詹森从过去花比利时法郎、欧元、美金,到开始认识和习惯换算使用人民币之时,发生了“比利时(冠军)却没有(詹森和凡龙)这些品系”的事情。
“荷兰似乎所有的冠军都是詹森和凡龙”反映了现代鸽人流行“与时俱进”,第六代甚至打算盘都难以找到亲戚关系的鸽子,如同造假工厂那个放满各式名牌标贴的秘密仓库,随时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投其所好”贴牌。
“然而比利时却没有这些品系”,说明现今比利时(及明智的各地)高手们已经吃透詹森和凡龙,将并非只有“鸽种”一项内容的赛鸽科技精粹融入自身,更高明地努力创立自主品牌。
詹森鸽在荷兰“永恒”,在比利时“不恒”沦为过去式,其实也反映了一个哲学思想观:“存在就是差异”。前进中的人类,一直从事物的差异中找到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关于“存在就是差异”自然律,有学者如此说:“中国社会一刀切、一阵风的教训可谓深刻,也非常宝贵。从汉武帝‘废黜, 百家、独尊, 儒术’开始,到清朝全国人民留辫子(从统一头发到统一思想),再到文革, ‘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切无不以消灭差异为出发点。其最初的设想无不美好,其最终的结果无不惨烈。”“自然规律告诉人们:没有差别就意味着死亡。有差异才能生存,有差异才能发展。”
可见,持有“待到杨阿腾、凡王路易、司翠克鲍特、凡布利安娜等名系在国内普遍生根开花之际,也许就是中国的西翁行将就木,可以入土为安之时吧!”一类看似崇洋媚外,其实同时内含消灭差异思想的鸽友,很难相信他们有出色的成就,也肯定他们消灭差异“最终的结果无不惨烈!”
承认差异,允许差异,乃至利用差异推动事物发展,只是面对事实,做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正如詹森兄弟,跟着客观规律走,利用外血红斑和石板的差异,改良和推进了自己的鸽子。可以说,认识和利用差异,无意间成了詹森兄弟的重要常识。
十四、国球和洋鸟-世界打中国的启示
乒乓球、羽毛球等国内开展普及且在世界体坛长年高踞的项目,被国人尊称“国球”。可是翻开历史,惊悉“国球”原来起源于英国,是中世纪皇室、贵族等有产阶级饭后茶余的减肥消食活动。从未想到数百年后,这些洋玩意儿竟在无产阶级社会的中国生根开花,并引以为自豪地奉为“国”球。继续翻查一百多个奥运项目,国人发明寥寥无几。
“师夷长技以制夷”,面对人类知识和成果无国界的事实,对拿来用之有谁感到羞愧可耻?有谁会因此拒绝推广研习?不过,却总有人别有用心地拿洋史抨击国事,譬如鸽坛上有人用洋血渊源,否定在世界鸽坛绝对拥有一席地位的超远程国血成就,用洋人赛制否定国人赛制,然后一方面“若要学詹森,必先学其志”,另方面更高音量地叫喊“待到杨阿腾、凡王路易、司翠克鲍特、凡布利安那等名系在国内普遍生根开花之际”,国血“行将就木”“入土为安之时”!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人到底提倡学什么“志”?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小日本,也包括詹森兄弟,都可以不间断地对外“拿来”学习,为我所用,他们却热衷实行双重标准自我歧视的国粹主义!这类人将会如何面对杨阿腾、凡王路易、司翠克鲍特、凡布利安娜、詹森等洋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必定成为“国血”的事实?
赛鸽是体育,体育是人类文化,人类文化跨越国界和民族融入世界,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产共有财富,于21世纪每时每刻都在分用和共享,这是普通常识。中国人享用这些财富的同时,在各个领域发挥了无私的、积极的、创造性的作用。
仍举例乒乓国球,近台快攻、左推右攻、前三板技术以及当今最高水平之一的以王皓为标志性人物的直拍横打,几乎所有现代乒乓技艺的发明创新,都离不开中国,以至世界公认中国是现代乒乓球的摇篮和根据地。又如羽毛球,国手们也照例创造性地将限制和调动艺术演绎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横扫五洲称霸羽坛,把“洋祖宗”打得俯首称臣,真正做到后浪推前浪。乒球、羽球经年常胜结局,甚至让世界包括国人都感到危机和索然无味,也使国人习惯和欢迎世界打中国。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现今的中国鸽坛,不仅背负巨大非议的超远程鸽赛在世界独树一帜,年年举行年年继续,与此同时,欧洲人传统的超短距、短距、中距、长距赛事,包括海峡那边盛行的残酷、激烈,经常以残数羽收宫为特色的多关赛,也在全国各地更广范围、更大数量、更高热情地展开。
有人预言:不仅仅被人称为“国跳”的跳水梦之队,连适合中国人细腻技巧特点的斯诺克桌球一类洋玩意儿,桂冠被中国人收入囊中长久占有,不是幻想。宏观中国鸽界,中国鸽人雄踞世界鸽坛的时刻还会远吗?如同乒乓国球世界打中国的局面,难道不会在环球鸽坛再现?
这应该是中国鸽界历史的使然,也体现了团结一心的中国鸽人对待国球、洋鸟的态度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志气。当无论何种渊源的中国信鸽在世界鸽坛全面出击高奏凯歌之时,世界鸽坛都会深切感受到中国鸽人那种如同当年成吉思汉父子孙三代,统领蒙古大军金戈铁马横扫欧亚大陆的气势: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十五、触类旁通-张大千和赵岩的中国画
祖籍广东番禺,出生四川内江,后半生长居宝岛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当年在法国开画展,几经周折邀请到毕加索观展,据说毕加索快速浏览后即欲离场,张大千深感意外,紧追其后虚心讨教。毕加索微笑道:“画不错,但没有您的一张画。”此评无疑旱天雷,张大千十分惊诧:“大厅里的画都是我的作品,怎么就没有我的一张画呢?” 毕加索反说:“哪一笔是你画的?我看到的都是中国传统画”。张大千顿悟,回台北后发愤苦思,创作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泼彩”山水画。
现代自由画家赵岩主攻中国人物画,曾师从多位著名画家,作品有乡土人物画、古代人物画、当代仕女画,并在国内多个地方办过画展,多份杂志发表过作品。但赵岩最终认为:中国画在毛笔、墨汁、宣纸、印章四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所谓的创新即使不与古人雷同亦会与今人撞车,难免千人一面,依然逃脱不出毕加索“哪一笔是你画的”的重击。
据此赵岩赞同治艺两种方法:
一是学习他人从而掌握他人的技术然后生产出雷同他人的作品;
二是通过学习他人了解他人的技法和面貌从而创造出与他人不同的作品。
从此赵岩走上了“泼漆画”创作新途。“泼漆画”创意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在一家釉上彩作坊作画工,无意间发现陶瓷颜料平涂于瓷板上时,仅是一付毫无变化的色相,但将其倾斜放置时,陶瓷颜料就会流淌下来,此时瓷板上会出现山水、树木、行云流水般的肌理现象,其精致、多变、天趣无与伦比。赵岩按此原理尝试性将瓷板上的效果运用到纸张上,最终把历代大师如明代徐谓、近代高剑父、黄宾虹、张大千都深感“难于上青天”的“趣墨”现象规律化地成功突破。
本人理解,泼“墨”泼“漆”一字之差,可发现赵岩的突破主要源于颜料材质的改变。上千年来,大师们拘泥墨汁、宣纸一类传统和正宗的材料,希望材料完全不改变的情况下,依靠技法上的把握完成泼墨创作,但因墨汁的性质,无法得心应手地在纸张上控制,以致泼墨成为千古难题。或许赵岩的真实功力尚不可与前辈大师们相比,但其调整材料,改漆代墨使之更容易有规律地人为掌控的领悟、钻研和尝试,却完成了大师们不及的创新。
关于作画的艺术创新,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中国画大师齐白石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比照饲养赛鸽,赵岩认同的治艺方法中,前一种等同品种培育的模仿、复制和克隆;后一种等于独特而带有个性倾向的更具突破性的品系培育,反映了现代自主产品形成、发展的主要和基本模式:一仿二制三自主创新。
“观念先于技艺”,据此“谋定”而“后动”是人类精英和高手们踞高之所在。“学的是精神,似的是皮毛”,参透“不为品系而成品系”是詹森兄弟常识之一,坚持“以己为本,发展创新”,则“学詹森生,似詹森死”!
你怎么看?欢迎参与讨论!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