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发家史:一间小屋的故事

民生   2024-07-02 10:12   新西兰  

新西兰吹牛三部曲

新西兰发家史

一间小屋的故事

说到新西兰发家史

先说明一下

这个发家指的是房子

本着我们华人热爱买房的传统美德

我们在落地新西兰之后的一个多月

就买了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

真正意义上的房子

就是有土地那种

然后就开始一路

看房买房卖房

现在来谈谈我们的发家史

半月湾的小屋


我们人生中第一栋真正意义上的房子,购买在华人喜闻乐见的地区东区Half Moon Bay,其实当初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地区在华人心目中的地位,那就相当于北京的海淀区中关村,因为这里有新西兰排名第一的公立高中,华人孩子经常脖子上挂奖牌的那种学校。我们不知道,所以也不知道珍惜。只知道这里可以走路去超市,拐哥哥可以走路去学校,因为我当时不会开车,能够就近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地方。


这个小房子跟隔壁的房子共同拥有800平方米的土地,就是一家一半,各自有独立的花园,花园里种满了各种植物,其中还有一棵芭蕉树,深得我的喜爱。之前是一对新婚夫妇住的,只住了一年多,不知道什么原因,打算卖了房子去跟他们的父母住了,于是我们用了17万多纽币买了这个房子,而他们俩两年前是19万买进的,也就是说,亏本销售。被我们捡了一个大便宜。


我估计这俩年轻的洋人也没有理解好区好学校的深刻意义,怎么就要在生孩子之前搬离了这个好区呢?莫非也跟我们一样对好区的概念稀里糊涂?


引发我们对这个房子更加重视的原因,是在找律师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时候,那个华人律师一直羡慕:好学区啊,怎么这么便宜?!怎么没有被我看到?!


引发我们对居住在这个地区更加虚荣和自豪的原因,是在我到一所理工学院读英文的时候,那个英文老师问我住哪里,我就说在Half Moon Bay,他说,那是富人区啊!啊,吓我一跳,富人区?我怎么不知道?至少我不是富人啊。不过心理还美滋滋的,富人不是,但是跟富人搭上一点地名上的边也不错。就好像咱就住在比尔盖茨的邻居的朋友家的隔壁一样,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个房子很小,只有90平方米,两房一厅,带一个内进车库。大头就在这个房子里生下了它的五个孩子,包括拐拐和黄黄。


只是这房子实在太小了,根本配不上我住在富人区的荣耀。一年之后的一天晚上,黄老爸忽然说,我们把这个房子卖了,去换一个大房子住吧。简直就是神来之语,立马同意,第二天就去找之前帮我们买这个房子中介朋友,说我们要卖了它,换一个大房子。这中介朋友说卖啥啊,直接卖给我就好了。


爽不爽?快不快?房子易主,我们快乐地毫不可惜地离开了富人区,拐哥哥离开了新西兰的中关村第一小学,从此,那个新西兰排名第一的公立高中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后来的那所东区最不咋地高中多了一个爱好多得数不胜数的快乐男。


不过,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栋房子的花园换了主人之后就再也没有树了,全部砍光,一根树毛都没有剩下。


好在我们没事不会路过,所以也不会看一次心碎一次。


格兰高地的大屋


这个格兰高地是代称,并不是真的叙利亚的那个格兰高地。总之,我们卖出了半月湾的小屋之后,就买了这栋格兰高地的大屋。


我们是一见钟情的。第一是房子大,而且里面是尖顶错层的,是我最喜欢的类型;第二是土地大,关键是后花园里还有一个小树林!我虽然对种植花草不擅长,但是一点都不妨碍我的热爱!我就喜欢被树木植物包围的感觉,特小资,特诗情画意,符合我那个坐在沙发上,望着花园里密密的树林,手里还端着一杯咖啡的那个想象镜头。


立马买下,27万多纽币。


这房子就好像在等我们一样,因为在此之前已经上市一个多月了,无人问津,中介都跑到欧洲去度假了,没有想到,居然被我们一见钟情,中介肠子都悔青了,因为他不在场,只能委托他们公司的其他中介来办理,这样中介费就少了大半,因为我们的中介朋友也要分一半中介费的。


于是,这个房子我们住了整整20年。


大头黄黄拐拐当当喜儿肥肥强生酥皮老逵小小和狗狗花花都在这里生长和过世,拐哥哥也在这里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然后离开奥克兰。


可以说这是我们最有感情的房子。也是我的读者朋友最熟悉的房子了。


当然,现在是不能看了,该长的树依然都砍了,不该长的草,茂盛得可以潜伏一个排。


同样,我们没事不会再经过这里,所以也不会看一次心碎一次。


接下来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盖了大房子。

另外两栋房子


除了我们自己住过的两栋房子,还有两栋是我们购买的投资房。


第一栋也是位于华人喜闻乐见的好区,对面就是大片的政府保留地,三房,花园简单易打理,看得出来也是屋主的精心规划过的,还有一个鱼池。


这个屋主是一个做家教的洋人妈妈,我们去看这个房子的时候就发现其中一间房间里面放满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和各种器材。关键是,她还有一只猫,这个我喜欢。后来我们买的第二栋投资房里面居然也有一只猫!


这个房子我们是参加拍卖的,那时候喜欢这个房子的人不要太多了,我们要是事先知道这样的情况,断然是不会参加拍卖的。结果从45万开始喊价,一路喊到55万,最终跟我们竞拍的是一个华人中医,他住的房子的背面就是我们想拍的这个房子。他的意思是如果拍下了,那么后花园的围墙开一个小门,就可以前后两栋房子贯通了。想得很美。最终还是没有拍过我们,57万我们拿下了,其实我们当时的心理价位是50万。


那个中医当时脸就绿了,气愤得踢开椅子就走了。其实黄老爸还找他推拿过,拔过火罐,算是熟人,只是拔火罐的时候拔出了一串串圆溜溜的大大小小的水泡。疼得要死,也不知道这是拔火罐的必然还是失误,总之,黄老爸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你拔火罐让我出了一背的水泡让我肉痛,我我怎么也不能让你满足美好心愿,我得让你心痛!


拍卖的结果那个房主眉开眼笑,说可以换一个临街的大房子了,更容易方便学生来上课。


第二栋房子也在格兰高地,不过有风景,土地面积比之前的大,只是房子是老房子,120平方米的。这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猫,当时现场拍卖的时候,这猫就一直在我怀里。


我说过,以后不再参加拍卖了,因为太可怕了,非理性的,在那么多竞拍人面前,喊价叫价就跟神经病一样,第一栋投资房就是如此,但是我们还是自食其言又一次参加拍卖。


心理价位70万,结果一路喊上去,到了76万,最终我们得了这房,但是肉痛啊,多了7万。如果不是拍卖,而是对方出价,我们还可以还价,拍卖是相反的,往上喊价!以后再也不参加什么拍卖了,都把人往神经病的路上逼。


………………………


这就是我们在新西兰的发家史,从小房子到现在的大房子,22年时间代价,就这些。


现在都收心了,不再买房了,只看房不买房,所以以后就没有发家史了,以此纪念。


-end-




新西兰大头妈
描写新西兰的生活,描写我家的猫猫狗狗和花园,世外桃源,与世无争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