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懒成笨”的现象太可怕了,小学阶段,先抓习惯再谈成绩!(转给家长)

教育   2024-11-08 16:01   湖南  

一位老教师发现:
“没有真正的笨孩子,只有被‘懒惰‘拖垮的孩子。”
孩子的智力没有太大差距,小学知识也不难,孩子考不到好成绩,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懒」。
一种是行为上的懒惰:孩子对学习不上心,上课爱开小差,作业能拖就拖,总是被父母、老师逼着才会去学。
一种是思维上的懒惰:孩子看似很努力地学习,但他不动脑思考,不总结方法,哪怕花了100分的功夫,也只有80分的成绩。
对于以上的情况,我们总结为——「积懒成笨」
行为上的懒惰容易发现,思维上的懒惰藏得更深。一天天懒下去,孩子就真的会一点点变笨。
尤其在“双减”之后,学习只能靠孩子自己,一定要警惕孩子积懒成笨。
01、大多数的成绩滑坡
都因为孩子「假装勤奋」
“双减”实施两个多月了,令家长担忧的是,孩子出现了明显的退步。
“我的孩子变笨了吗?”是大多数家长的第一想法。
然而他们发现,孩子的学习表现一如以往,上课依然听得很认真,作业依然写得很工整,平时会主动看书,有时还会学到深夜。
孩子明明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上不去,真正的问题是——“不会学习”
“双减”以后,不用上补习班,没了课外辅导,孩子就没了“外援”。
没掌握的知识,只能囫囵吞枣;不会做的题目,只能自己摸索。
每天看似认真听课,努力学习,其实所有努力只停留在表面,光有行动,没有思考。
这些习惯了靠补课巩固知识,靠老师解决问题的孩子,没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不好的。
但凡遭遇成绩滑坡的孩子,往往都是“低品质勤奋者”
⊙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真懂;
⊙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真会;
⊙题目拿来就做,还没审好题;
⊙做完题就不管,哪怕没检查;
⊙发现做错题,都归结为粗心;
⊙刷了无数的题,从不做归纳;
这就是低质量的勤奋,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表面上刻苦,实际上回避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懒于思考是一种坏习惯,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耽误孩子的学习。

02、每一个懒惰的孩子
背后都有「越位」的父母
当然,更多孩子的懒惰是一目了然的。“双减”以后,许多孩子明显松懈了。
作业写得更马虎——
孩子在课后服务中完成作业,没有了家长的督促和检查,随便应付老师就算了。
口头作业懒得做——
没有大人的督促,孩子很少自觉读课文、背诗词,如果老师不检查,孩子干脆不做。
我们必须承认,在孩子的学习中,父母担任了很重要的角色。
父母若完全不管,孩子就不会主动学习,毕竟没有哪个孩子真正热爱学习。
然而,父母若管得太多,对孩子来说同样不是好事。
许多父母都有类似的行为:
坐在孩子身边盯着他写作业,发现他不会做就马上提点他,发现他做错了恨不得替他做。
包办孩子的事务,不让他做家务、做决定,也不用他收拾书包、检查作业,只要好好学习。
这么做只会导致孩子:
不会独立思考,一旦遇到问题,马上举手求救。
不愿主动学习,觉得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情。
事事包办的父母,只会养出懒惰懈怠的孩子。
试想,孩子学习上的困难,有父母解决,生活上的事情,有父母代劳,他哪里还需要努力?如何能学会长进?
就算懒惰也没有关系,因为背后总有父母替他“打扫战场”。
我们应该明确: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做。
否则,父母越位,会让孩子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做不好自己的事情。

03、父母的态度和认知
决定孩子的学习成效
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女儿茜茜主动要求写日记,可在她写好以后,妈妈却逐字逐句检查,还标出了错别字。
茜茜知道后一下就没了积极性,为了应付妈妈,她只能写一真一假两本日记。
就好像生活中,父母经常干扰孩子学习,孩子就无法形成专注;父母总是逼孩子去学习,孩子就不爱学习。
换句话说,真正让孩子积懒成笨的,正是父母不当的教育。
作家莫言说过一段话,值得所有家长思考:
“为什么农村的父母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女?因为在教育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态度决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与价值感,而不是他们有多高的认知水平。”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学习的态度。
那些态度温和而要求严格的家长,给了孩子尊重和不容突破的底线;
那些态度强硬且要求严格的家长,虽给了孩子底线,但也使孩子感到压抑;
那些态度摇摆又要求不定的家长,给了孩子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一定要常反思,常学习,常改进。
不要让孩子「假装勤奋」,自己就不要做一个「假装关心」的父母。
不要让孩子「积懒成笨」,自己就不要做一个总是「越位」的父母。
不要让孩子「厌倦学习」,自己就不要做一个「态度摇摆」的父母。
在孩子自觉性不高、不会学习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正确教育、督促与引导,把孩子引上学习的正轨。

04、小学成绩不是重点
「培养习惯」才是关键
小学阶段,孩子在成绩上不会有太大差距,但会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一味盯着成绩不放,而是教会孩子学习“是什么”,应该“怎么学”,怎样“学得好”。
真正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从小给孩子养成好习惯,打下好基础。
1.合理规划学习的习惯。
教孩子做一个课余时间表,计划好什么时间要学习,什么时间可以玩耍。
引导孩子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2.保持高度专注的习惯。
教孩子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窍门,如定闹钟完成作业、双眼凝视书本、屏蔽周围声音等。
通过写作业来锻炼孩子,如果孩子能长时间保持专注就适当表扬。
3.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在孩子写作业时,督促孩子不依赖家长,不总是翻书,学会独立完成。
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明白学习是自己的责任。
4.勤于思考质疑的习惯。
叮嘱孩子课前预习,上课时开动脑筋,踊跃发言,遇到不懂的及时提问。
课后先复习再做作业,每周末将学过的知识过一遍,确保都学会了。
5.整理总结错题的习惯。
给孩子各科准备一本错题本,指导孩子如何正确地整理错题、分析错题。
让孩子用好错题本,不仅是为应试服务,更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打败“积懒成笨”,希望所有家长都能重视起来,帮助孩子得分更多,学得更好。
-END-
群满加老师微信:xxywyjh2019

中小学研究会
专注中小学学习研究,每天分享高效学习方法和海量学习资料,欢迎老师家长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