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2024年1月16日,一位男子用床单裹着母亲,一瘸一拐背母求医的画面,牵动了众多网友的心。
视频中的主人公名叫刘军川。
几天前,刘军川的母亲突发身体肿胀、疼痛,收到社会捐款的他,预备带母亲去大医院求医。
然而,因为母亲疼痛难忍、排尿不畅,且路途十分颠簸,刘军川只好带妈妈提前下车。
一路上,妈妈哭声不断,刘军川心如刀绞。情急之下,他用床单裹住妈妈,步行前往医院,也就是开头的那一幕。
时隔一年,刘军川和母亲怎么样了呢?
1983年,最大胆
家人相继病倒,他用爱撑起破碎的家
这一切要从2011年说起。
刘军川是河南驻马店人。彼时,父亲刘伦山和他长年在外打工,弟弟刘保川在工厂上夜班。
而母亲韩清兰和弟媳带着2个孩子,在家务农为生。
一家人虽然并不富裕,但过得平安喜乐。
弟弟刘保川会把工厂里的废纸带回家,折成花,送给家人。
刘军川则在浙江扎下了根,每个月给家里寄800元生活费。
正当刘军川打算创业时,弟弟的一通电话,打乱了他的计划。
那天凌晨,身子骨一向硬朗的母亲在上厕所时,突发脑出血,晕倒在厕所中。
等弟媳发现后,已是早上9点。
尽管发现后第一时间拨打了120,但还是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机,母亲从此生活不能自理。
得知噩耗的刘军川只能放下一切,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
病床上的母亲,张口艰难、吐字不清。
面对重大变故,父亲刘伦山决定辞职归乡,日夜照顾妻子,让2个孩子回归岗位。
但为了给母亲治病,刘军川的积蓄几乎花光,再创业已不现实。
兜兜转转,他来到了最初工作过的小工厂。
打拼多年,重新回到起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残忍,可他并没有气馁。
“我很庆幸,能在母亲最需要钱的时候拿得出钱,而不是无能为力。”
始料未及的是,命运还在酝酿一场更大的风暴。
2020年7月的某天,父亲照常帮母亲穿衣服,竟发现手使不上劲。
本以为是操劳过度,休息几天就好。
结果全身愈来愈无力,还出现了浮肿,刘伦山这才知道,身体出了大问题。
县医院的诊断结果显示:刘伦山罹患肾病。
因担心县医院的治疗效果不佳,刘军川将父亲送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父亲倒下后,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母亲该由谁来照顾呢?
“我和弟弟必须有一个需要主内,我是老大,我更应该扛起家庭的重担。”
就这样,他接过了父亲的衣钵,肩负起照顾母亲的责任。
苦于脑出血引发的后遗症,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
最开始是偏瘫,然后是失声,紧接着连吞咽功能都开始退化。
偏瘫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尿裤子,刘军川每天要为母亲换五六次裤子。
邻居曾建议刘军川用尿不湿来减轻工作量,但他拒绝了。
因为这会使母亲的皮肤溃烂,进而加重病情。
比起让母亲多受罪,他宁可让自己多费点心。
最大的难题是吃饭,母亲不会吞咽,必须把嘴塞得满满当当,才能勉强吃下去一口。
每次开饭,刘军川会拿出剪刀,把大块的食材咔咔剪碎。
再把菜倒入搅碎器打成糊糊,和面条拌匀后,“灌”给母亲吃。
谈到这个问题时,刘军川说道:
“常常有人误会我,认为我喂得过快,但一口一口喂,母亲真的咽不下去。”
旁人不会想到,即使如此“粗暴”地喂饭,刘军川也要花2个小时才能喂完。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军川没有生出丝毫退意,脸上虽有疲惫,却依旧坚定。
是责任感,筑起有爱的家庭
纵观网友的留言,有一条评论十分动人:
“没有平白无故的孝心,只有双向奔赴的亲情,他的爸妈肯定也像他爱他们一样爱他。”
现实确实如此,从儿时起,刘军川就对父母的付出触动不已。
他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长。
考虑到家境并不富裕,父母只打算生一个孩子。
这种做法激起了爷爷奶奶的不满,最后权衡之下,父母做出让步,生了二胎。
虽然结果有偏差,但父母的态度,让刘军川体会到了负责二字的分量。
家中多了一个弟弟后,父母并没有偏心,对刘军川的爱只多不少。
因母亲毕业于高中,文化素养比较高,她早早就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她常常在哄睡时,给刘军川讲文学中的故事,激发他的学习渴望。
果不其然,在母亲的熏陶下,刘军川爱上了看书,也汲取着诗词的力量。
直到现在,他还会在照顾母亲之余,读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来静心养神。
除了观念上的超前,母亲行动上也足够拼命。
母亲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她不希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选择回归家庭。
为了给他们挣学费,母亲变得更加坚韧顽强。
她曾带着2个孩子,拉着架子车,跑向200公里外的南阳市做小吃生意。
而父亲想多挣几袋面粉钱,夜以继日地上山凿石头,最终听力大损。
没念过几天书的他,为了给孩子辅导作业,还主动学习认字。
即使是今天,父亲也不愿拖累他,勤恳地干着村里安排的公益岗。
值得传宗接代的不是血缘,而是一代人纯正的家风。
父母身上所散发的责任感,深深感染了刘军川。
因此,当父母倒下后,刘军川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逃离,而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他不仅主动放弃了在大城市拼搏的机会,只有初中文凭的他,还在网上学习医药方面的知识。
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在群里向专业人士请教。
“我想多了解父母的病情,这样也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刘军川说。
弟弟生怕刘军川太过辛苦,多次跟他商量,要陪他一起照顾父母。
但刘军川义正辞严地拒绝,只让弟弟好好上班,照顾好弟媳和孩子,有余钱就借点钱给他即可。
“弟弟是有家室的人,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不能老接济家里。”
刘军川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无比周到,母亲前后14次住院,全由他一人负责。
他下定决心,要做家庭背后的那个人,积极与病魔对线。
背母求医,他的孝心牵动路人
眼看生活快要回到正轨,命运的打击还在继续。
2023年初,弟弟突然浑身抽搐倒地,被确诊为脑梗。
好在送医及时,并无大碍,但需要终身服药。
2023年12月,刘军川发现母亲的身体也出现了浮肿,遂紧急带母亲前往医院。
医生无奈地摇了摇头,称他母亲的器官已经衰竭。
“仅靠县城的医疗资源不足以对病人进行治疗,必须转到大医院。”
事不宜迟,刘军川加急筹钱,准备带母亲前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
但驻马店离郑州相距223公里。2个半小时的车程,母亲不堪其苦,尿在了身上。
刘军川只好带着母亲下车,背着她,步行前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这一走就是两个多小时。
额头的汗水辣得刘军川睁不开眼睛,他一个不慎,重重摔在了台阶上,还扭伤了脚。
世间美好环环相扣,在他最无助的时刻,公益博主@莫扎克 发现了他的窘况。
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没有流露出一丝鄙夷,还一个劲地喊刘军川上车。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善意,刘军川反倒不好意思起来:
“不了不了,我妈尿裤子上了,我怕坐脏你的车子。”
但莫扎克毫不在意,门一关,油门一踩,就把母子俩送到了医院。
经过医生诊断,母亲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病逝的周海媚所患之疾一致。
@莫扎克 知道这是个慢性病,终生要服药,日后要用到钱的地方太多了。
于是他偷偷从银行取出1.5万元,帮刘军川交了住院费,便转身离去。
回过头,刘军川看到账户莫名其妙多出的一万多块钱,满脸不可置信,直问护士是不是搞错了。
在得到答复后,刘军川心中无比温暖。
当@莫扎克 再次看望他们时,这个坚强的男子,朝他扑通跪下。
对着镜头,他说出了这些年来的种种不易。
在花销上,母亲一个月的口服药要花2000多元。
加上县医院每月3000多元的住院费,一共要花5000多元。
想扛起家庭的责任,却扛不起家庭的花销,刘军川万分无奈。
虽然命运给予他苦难,但关键时刻,总有好心人愿意陪他负重前行。
这其中,不只是@莫扎克 ,还有亲戚朋友为刘军川慷慨解囊,这次上大医院的路费,以及后续的医疗费,他们出了很大一份力。
有的人甚至说不需要刘军川还钱,权当是为他的孝心献上一份礼物。
但在责任感的驱使下,他还是无法做一个手心朝上的人。
每借一笔钱,他会在纸条上一一记下。
话到最后,刘军川说出了藏在心底的愿望:
“好久没过个完整的年了,父母常常交叉住院,希望2025年能一家团聚,过个好年。”
团圆年,才是过年的真谛
14年来,刘军川不停为爱尽孝。
看着成堆的医疗账单,他所想的不是母亲拖累了自己。
而是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给母亲用更好的药,让她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为爱坚守的他,也迎来了命运的眷顾。
2024年1月,刘军川背母求医的视频爆火,无数网友被这份“极致的孝心”所打动。
有关部门和公益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使母亲的病情有所缓解,家中债务也减轻不少。
他表示今年会带母亲回家过年,3月份再带母亲复查一次。
若指标正常,就能减小激素剂量,到5月份就不用住院了。
此外,幸福的使者也叩响了他的门铃。
当刘军川把日常生活拍成短视频时,一位与他经历相似的女网友,挺身而出。
她每个月都会寄一笔钱给刘军川。
偶尔还会带衣服和特产,来到他家,送给他的母亲。
相处久了后,打了几十年光棍的刘军川,谈起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恋爱。
她对刘军川说:“我不嫌弃你的家境不好,只要我们对彼此好就够了。”
跨越物质的爱情,更显珍贵。
此时此刻,用爱撑起一个家,不再是天方夜谭。
2025年,刘军川终于实现了去年许下的愿望——与家人过一个团圆年。
记得有条出院视频里,母亲坐在椅子上,紧紧抓着刘军川的衣领。
刘军川在视频中配文:妈妈的安全感就是紧紧抓住我。
对刘军川来说,他的幸福感何尝不是被妈妈紧紧抓住呢?
如今随着病情得到控制,刘军川删去了大部分的求医视频。
就像删去了前一年的厄运,迎接全新的开始。
刘军川对我们说:
“我没有放弃拍短视频,接下来会转向科普系统性红斑狼疮,鼓励更多的病友积极治疗。”
与此同时,他腼腆地表示,等母亲病情彻底稳定,他就会进厂打工。
如果顺利,明后年就能把婚礼提上日程。
没有什么比好人得到好报,更振奋人心的故事了。
蛇年将至,愿每一个对生活真诚以待的人,都能顺利地过上一个团圆年。
父母在上,兄弟姐妹在侧,与爱人心连心。
正如刘军川感慨的那样:
“无病无灾,才是最好的福气,也是最好的年礼。”
*作者:一仞,有诗意的年华,有失意的潇洒。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读者(ID:duzheweixin)
【更多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