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到别人不到的地方
体会别人没有体会过的心情
芦朴敬字亭
在泉港区的芦朴村,一座古朴的敬字亭静静伫立。亭子虽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每当人们走进芦朴村,这座敬字亭便成为了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驻足、品味。
芦朴村敬字亭,自清光绪十年(1884年)始建以来,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2003年10月,它经历了重修,虽然二层的雕刻石堵已丢失,但整体雕刻依然精美,内容丰富详实。遗憾的是,整座敬字亭目前状况堪忧,岌岌可危,亟待保护与修缮。
敬字亭坐东朝西,分三层,高约3.2米,四角形,通体为石结构。底层高0.9米,边长1.08米,中有直径约0.5米的炉膛,下连地面,上通亭顶;二层高0.75米,西面为炉门,上刻“敬字亭”三字,左右刻联“脩富酉山馀鸟篆、文辉甲观射牛墟”。
东面刻有清代重修碑记:“登庸社大魁夫子撰。盖自仓颉创字始泄元黄之奇,孔壁闻声莫堙册书之秘。鬼哭龙藏而后耗蠹为灾。栋充牛汗甚繁搜罗有志。爰考三姓诸宗功,伏望九重培奕祛。妙应朱衣吴国公,有邻有德有贤郎。书楼万卷图书富,乐府四知音乐充,训子识丁文绝妙。维寅付丙圣尊崇,逢龙遇虎风云会,兰桂流馨芹藻□。光绪岁次甲申夏月下浣重刊。”南面、北面均刻有花鸟、树木、人物等图案(现已遗失),雕工细腻,栩栩如生。
三层高0.54米,正面中间有文昌帝君坐像,两边分别有朱衣星君、北魁星君及天聋地哑童子,其余三面均刻有碑文,文字娟秀细小,部分已模糊难辨。
亭盖由两块石板拼成,边长0.8米,正中排烟处,衔接一条花岗岩大鲤鱼,鱼嘴即为吐烟口,寓鲤鱼化龙之意。
往期精选
志远天下行,定制你的旅行
forever young,看看这个世界!
合作 | 定制 | 建议 | 勾搭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公众号,喜欢我们的线路,喜欢我们的文案,
或者是毫无理由的喜欢我们
点击上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