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高新区由漳江片区、陬市片区、盘塘片区三大部分组成,总体规划面积18.2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8.05平方公里。以“创业桃源”为主题的工业发展提升工程稳步推进,运动制鞋、人机交互、风电和航空航天零组件三大产业迅猛发展。 建区17年来,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先后获评省级“五好”园区、省级绿色园区、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园区等荣誉,发展势头强劲。这其中有改革者创新图强的奋斗,更有企业家披荆斩棘的艰辛。 他们平凡但不平庸,将青春和汗水注入工业发展的各个岗位,朴实无华发光发热。 10月26日起,桃源融媒开设【桃源“企”明星】专栏,用细腻的视角,展现桃源企业家和优秀员工的创业故事,见证桃源工业成长之路的奋进与辉煌。
“为中国做好一颗螺丝钉”,2024年10月9日,秋风飒爽,硕果盈枝,在湖南桃源县陬市镇飞沃科技大门口,这句印在54米长的风机叶片上的标语显得格外醒目。
螺丝钉,学名“紧固件”,被誉为“工业大米”,这正是飞沃科技的深耕领域。这句标语,是飞沃科技董事长张友君于2016年提出的企业使命。
“螺丝钉虽小,但是它的作用无处不在。我们要是能把一颗螺丝钉做好,做成世界领先,我觉得这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张友君笃定而自信地说。
▲飞沃科技董事长 张友君
“我身上流淌着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湘血液。”谈及创业的艰辛,张友君眼里满是坚毅。
1976年,张友君出生于常德市鼎城区周家店镇的一个农村家庭,高考落榜后,他摆过地摊,卖过菜,当过摩的司机,还做过厨师。
2000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张友君只身一人来到上海,进入了一家外企工作,经过7年的努力学习与勤奋工作,他从最初月薪1千块的销售员做到了年薪15万的跨国公司采购经理。
日日与机械打交道,张友君对机械零部件的制造工艺产生了兴趣。在对接供应商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个简单的零部件居然严重依赖进口。“为什么想要找到优秀的本土供应商很难?我认为,一方面是当时国内缺少精益求精的产品品质理念,另一方面是缺少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张友君不再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工作,逐渐萌生出自主创业的想法。
2007年6月,张友君四处筹资,踏上了自己的创业之旅。租厂房、买设备、招员工、找订单、生产制造、采购外协……张友君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以打造一家品质为先的国际一流机械制造企业为蓝图,他把企业命名为Finework,意为“工艺品精品”,也就是如今飞沃科技的前身“上海泛沃精密机械”。
忆往昔沧桑岁月,张友君坦言,产品总是被客户退货、无法按时支付员工工资是常态,“当时自己内心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必须把这个企业干好,如果干不好的话,立马就会背负百万债务,这是人生不能承受之重,绝不容许自己失败。”
困境是压力,也是动力。张友君凭借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将外企工作经验灵活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之中,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各种难题,带领企业闯过了无数个鬼门关,赢得了一批稳定的客户,成为上海地区小有名气的机械制造企业。这也印证了他所说的“有梦想,够坚定,总有一天会成功”。
起初,公司所接的订单里虽然涵盖了很多工业领域的非标机械产品,但基本上都是小批量产品,产值规模不大。 转机出现在2011年。“企业通过了一个大客户的认证,当时我就预感到这个项目未来会做得很大。”张友君意识到必须抓住这个机遇。 当时正是风力发电高速发展时期,企业为全球主要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制造商提供“预埋螺套”等特种紧固系统部件,也就意味着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知名度,并可以借此契机,以该产品为中心点向全球范围辐射,把有需求的客户纳入囊中,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家乡常德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外面环境有多好,那片沅澧大地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加上家乡招商引资政策、良好投资环境的吸引,2012年,张友君用一辆大型平板车将机械设备拖回常德,在地处偏远的桃源县马鬃岭镇成立飞沃科技,开启返乡创业之旅,专攻风力发电机叶片用预埋螺套。 尽管环境艰苦,张友君却充满干劲。他在低矮车间的墙上,贴上了一行标语——“打造全球最大风电叶片预埋螺套生产基地”。他此刻有了清晰的目标,也有着坚定的决心。 要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品质才是王道。为此,飞沃科技组建了自己的专业检测中心和实验室,投入各类检测仪器设备40多套,检测设备资产近1000万元,为稳定提供优质产品提供了保障。 十年间,飞沃科技深耕全球细分市场领域,实现从单品到多个细分领域系列产品的创新和突破,其中风电预埋螺套产品长期占据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实现了风电系列化紧固件产品全球龙头企业目标,成长为拥有1473名员工、年产值超过14亿元、年纳税额超过4000万元的现代化智能制造工厂。公司先后获得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第七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等诸多荣誉。 “全世界每4台风机里有3台风机的紧固件由飞沃制造。”张友君自豪地说。如今,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公司产品获得了全世界的青睐,远销欧美多个国家。据估算,飞沃科技已占据全球风电紧固件市场份额的15%左右。张友君创业的“全球梦”终于在家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人能造飞机、航母,没有理由生产不出高端装备上的一颗螺丝钉。”在张友君看来,做出一颗螺丝钉不难,但想要做好一颗螺丝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智能制造的时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把一颗小小的螺栓做精做透,贯穿在飞沃的企业文化里,公司所有市场、产品、技术战略都紧紧围绕螺栓展开,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那就是制造全球最好的高强度紧固件产品。 小小螺丝钉,看似简单,其中却大有乾坤。其产品性能包含了结构力学、材料学、热处理及防腐化学等多个专业知识,加工制造过程又涉及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软件等学科领域。常德本地很少有对口的专业人才,为此,张友君多次奔赴外地,引进行业内高精尖人才150余人。 为了让这颗螺栓牢牢占据全球市场的最大份额,张友君从2012年开始,陆续招募了一批拥有国际销售和管理经验的外籍人士帮助企业进行国际化的管理和运营,同时和葡萄牙Roboplan公司成立了控股子公司。“我们飞沃必须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我们要站在全球的高度,去定义我们的市场、技术和管理。”张友君如是说。 “因为一次操作事故,我们的一名工人差点终身残疾。”张友君警醒自己,从人身安全考虑,工厂的智能化建设也必须加紧步伐。在2015年,他将工厂进行了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从进料、切割、钻孔到检验全流程,都加入机器人生产的环节。“智能制造”大大降低了员工作业的风险,也极大提升了飞沃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在飞沃公司里,随处可见不知疲倦的工业机器人24小时作业,以及AGV智能物流小车在车间往来穿梭。 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还在于人本身。飞沃科技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文化为核心,逐步形成具有标杆引领和推广作用的8421质量管理模式。即以“激情、敬业、创新、利他”8字箴言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引领,不断修炼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塑性成形、机械制造、表面处理4大核心工艺,以源流管理和精益生产作为质量管控的系统保障,以一套智能制造系统为品质载体,深耕高强度紧固件领域。 “最初生产一个预埋螺套需要1个多小时。”张友君说,飞沃科技组建团队不断钻研,自行开发智能生产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制造,一个预埋螺套的加工时间缩短70%,产量提升72%。
▲飞沃科技生产车间 周桂成摄
2023年,对于飞沃科技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的6月15日,飞沃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A股“风电紧固件第一股”,也是常德市首家制造业上市企业。 此次IPO,飞沃科技实际募集资金9.77亿元,资金计划用于风电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非风电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等。 纵观飞沃科技的发展战略,成立初期,公司采取“聚焦单品”战略,专注风电叶片预埋螺套,“把一米宽的市场做到千米深”。如今,公司不断拓宽业务,积极进军航空航天、燃气轮机、石油等高端装备领域,研发与制造航空航天紧固件、涡轮盘、机匣、燃烧室精密钣金焊接部件、金属封严环等产品,打造飞沃科技第二增长曲线,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上市之后,我们开始在航空航天领域进行深度布局,加大了资金投入,吸引了众多专家加入公司。”张友君表示,目前国产大飞机C919的紧固件,依然面临着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飞沃科技有幸参与到了C919紧固件的研发,能够为推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出一份力,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并努力做到极致,这是张友君带领公司一路走来的信念与指引。他始终相信,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重点报道员:马忻如
图片来源:飞沃科技
一 审:熊夕瑶三 审:曹志武
投稿邮箱:3502265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