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无酒不成宴,无肉不成席。”阖家团圆之时,扣肉是必不可少的“硬菜”。春节期间,东丽区赵成林赤土扣肉迎来了销售旺季。
赵成林13岁就拜师学习扣肉的做法,深受老百姓喜爱。随着口碑的传播,赵成林萌生出创立自己品牌的想法。因为他是东丽区赤土村人,便将品牌命名为“赵成林赤土扣肉”。赤土扣肉制作工艺精良,刚下过油的片儿肉与香料一同放在圆碗里蒸,浓郁的肉香味就在空气中散开。出锅时,那一片片扣肉,色泽红亮诱人。圆碗代表着“团圆”,而“扣”又象征着把一年的幸福在碗里“扣”住了,寓意吉祥。
赵成林在生产车间里,一边盯着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一边抽空与客户联系业务,详细了解订单需求,回应客户的各种询问,忙得不可开交。
赤土扣肉不仅是美食,更承载着人们对年的期盼和对非遗文化的坚守。多年来,赵成林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又独创了“一字横刀”的切片技巧以及“十八道工序”,让赤土扣肉远近闻名。2009年,赤土扣肉和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一起入选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赵成林赤土扣肉也在近几年接连成为“津门老字号”和“天津礼物”,从东丽本地的一道名菜,走向全国各地的餐桌。
记者:陈吉娜 吕家强 刘圣喆
点个赞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