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重大突破!

科技   2025-01-02 18:50   甘肃  


岁月不居 时节如流
转瞬回眸 又是一载
刚刚过去的2024年
中国石油
高标准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又迈出坚实一步

这一年 石油人
战天斗地 昼夜兼程
保障国家能源通道建设
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助力炼化产业转型升级
竞逐战略新兴产业赛道
……


2024年全年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企业
全年执行项目超过11900个
新开工项目5400余个
完工项目4600余个
在执行项目7300余个
再次交出了优异的工程答卷
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突破

追风赶月莫停留
平芜尽处是春山

新年伊始

油宝携十项重大工程

一起回顾石油人

镌刻下的奋斗“勋章”


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

“十四五”以来国家批准的首个大型石化项目


吉林石化 刘飞/摄


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是“十四五”以来国家批准的首个大型石化项目,也是吉林省和中国石油“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对国内传统炼化企业推动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有着积极的示范效应。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减油增化”成效将全面提升,乙烯产能和化工规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新建年产120万吨乙烯等21套炼油化工装置,改(扩)建年产380万吨Ι常减压等7套装置。

截至目前,已有13套装置顺利中交或机械完工,整体进度累计完成90.2%,建成后可实现每年增加化工产品280万吨。


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

装置能耗、终端电气化率等

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寰球工程公司 马斌珂/摄


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参与RCEP国际竞争的关键项目。项目主要包括120万吨/年乙烯裂解等14套化工装置,200万吨/年柴油吸附脱芳烃等2套炼油装置,配套新建和改造部分炼油装置单元以及相应的公用工程、储运和辅助生产设施。项目采用先进环保节能技术,新增用电全部使用绿电(核电),装置能耗、终端电气化率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目前,项目已有11个主项顺利中交,总体进度超过70%。项目建成投产后,该公司产品结构将更加合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减油增化效果显著,“特色化、高端化、差异化”产品集群和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的规模化目标初步实现。

独山子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

向乙烯年产能超300万吨的“化工航母”进发


工程建设公司 杜思伟/摄


独山子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是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十大产业集群”,助力美好新疆建设的重大举措。项目100%使用绿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9%,配套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工程,污水、二氧化碳近零排放。项目建成后,独山子石化乙烯产能规模超300万吨,将成为我国排名前列的“化工航母”。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实现70%无土化施工目标,主要装置全面转入安装阶段。


蓝海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

推进中国石油高端化工新材料

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金添/摄


蓝海新材料项目是中国石油贯彻落实国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项目分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和乙烷/轻烃综合利用生产高端化工新材料项目两个阶段实施,以100万吨/年乙烷蒸汽裂解及25万吨/年乙烷氧化脱氢装置为龙头,配套下游高端化、差异化化工新材料装置16套,主要产品包括聚烯烃弹性体、茂金属聚乙烯等,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卫生、汽车、光伏和高档包装膜等领域。其中选用的中国石油自主技术装置,将充分利用中国石油现有资源、技术优势和“长三角”区位、市场优势,实现聚烯烃弹性体POE、溶液法全密度聚乙烯的技术突破和进口替代。


2024年9月26日,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在江苏南通顺利开工。


尼日尔二期一体化项目

中国石油在非洲投资建设里程

最长的跨国管道项目


工程建设公司 屈金松/摄


尼日尔二期一体化项目横跨尼日尔、贝宁两国,包括尼日尔油田二期地面建设工程(上游项目)和尼贝原油外输管道(下游项目)。其中,上游项目位于撒哈拉沙漠,由FGD、Koulele、Dibeilla三大油田群组成,原油生产能力450万吨/年;下游项目起点位于撒哈拉沙漠Koulele首站,终点位于贝宁赛美末站,共设9座站场,并在几内亚湾设海上单点系泊(SPM)一套,是中国石油在非洲投资建设里程最长、施工地质地貌条件最为复杂、施工难度最大、一次性建设完成的跨国管道项目。2024年5月19日,项目顺利实现首油出海,高质量建成投产。

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伊友好合作的生动实践



2024年6月8日,伊拉克成规模的油气联动项目——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GPP)正式投产。作为中伊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友好合作的又一个生动实践,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的投产标志着哈法亚油田的伴生气和凝析油将全部得到加工处理,具备了年处理3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100万吨凝析油的能力。


GPP是中国石油在伊拉克投资建设的含硫伴生气处理产业链条最长的处理厂,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近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和353万吨碳排放;每年可为下游电站提供22.7亿标方的商品天然气,具有重要的环保、民生、经济和社会价值。

锦州石化1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

改造为针状焦装置项目

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石油针状焦生产基地


锦州石化 龚晓飞/摄


锦州石化1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改造为针状焦装置项目是该公司落实碳材料产业布局,打造世界级石油针状焦生产基地,向产业链高端延伸的关键项目。该装置投产后,锦州石化的针状焦装置原料加工能力达到70万吨/年,石油针状焦产品产能达到35万吨/年,实现产品的分类、分级、规模化、系列化、定制化生产,一跃成为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石油针状焦生产基地。其产品作为高端碳材料,主要用于制造钢铁冶炼用石墨电极和电池负极,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该项目于2023年3月动工,2024年10月实现高标准中交,同年11月生产出合格产品,成功投产。


青海油田格尔木燃机电站重启

及配套新能源项目

青海首个百万千瓦气电支撑新能源并网项目


工程建设公司 欧阳春子/摄


青海油田格尔木燃机电站重启及配套新能源项目是青海省和中国石油携手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的“开篇之作”,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已建成的单机容量最大、海拔最高、发电效率最高的燃机电站。

光伏部分投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59.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9.97万吨,对青海省清洁电力生产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光伏本体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2024年11月30日成功并网。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

我国单管输气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


管道局/图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向我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境天然气长输管道,是我国四大能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单管输气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后,中俄东线可为9省区市超4.5亿人口提供可靠供气保障,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对增加我国清洁能源供应、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东北全面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石油管道局承担了全线施工图设计和40%的管道建设任务,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石油北京项目管理公司参与建设。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北段率先投产通气;2024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南段(永清—上海)最后一段新建管道投产通气,项目全线贯通。


天津南港LNG二阶段、三阶段项目

国家油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北京燃气集团/图


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是国家油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都能源保供及应急调峰项目,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示范效应。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应急储备能力10亿立方米。

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寰球工程公司和管道局工程公司EPC总承包,北京项目管理公司参与建设。项目于2020年3月正式开工,2024年11月25日全面投产,曾创下“桩基施工速度最快、一个月内升顶四座储罐、首次建设世界最大陆上薄膜罐、一个月内投产四座储罐、半年内投产六座储罐”等多项行业纪录。


征途回望千山远
前路放眼万木春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新的一年
中国石油将继续砥砺奋进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贡献石油力量

2024年已交卷
2025年启新程
今年
我们一起加油!!




编辑 | 余驰放 

来源 | 王舒藜、金添;中油工程 王宽龙 康坤、宝石机械 梁茵、工程建设公司、管道局、寰球工程公司、昆仑工程公司、吉林石化、广西石化、独山子石化、蓝海新材料、尼日尔公司、中国石油(伊拉克)哈法亚公司、锦州石化、青海油田、北京燃气集团

责编 | 姜娟娟

审核 | 马莹莹 宋清海

青海物探
青海物探处是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直属单位,基地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其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柴达木地质勘探大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石油地质和物探企业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