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是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东北红色家书》中的第一封信,是抗日英雄赵一曼在1936年8月2日遇害前写给儿子宁儿的绝笔信。
“我最开始是通过东北抗日将士的几封信,在课堂上给学员们讲,后来我就想,把这些抗日英雄写的信,再约一些抗日将士的后代,写一封跨越时空的信,这样受影响教育的面就会更大。”近日,在吉林省通化市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记者采访了学院教研部主任、《东北红色家书》一书作者王莹,又到长春采访了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庞博,来还原抗日将士在与日寇战斗中,那份在心底流淌的家国情怀。
字见风范,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吉林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东北红色家书》中,精选了赵一曼、魏拯民、周保中、苗可秀等15位东北抗日将士写给家人、老师和朋友的书信,或后人们写给先辈的跨越时空的回信,还原了许多鲜活的历史细节。
红色家书,纸短情长。字见风范,启人向上。
“我们开设红色家书课是从2020年开始,让学员来读东北抗日将士的家书,再结合视频、音乐,让学员在课堂上以抗日将士家书为切入点,也给自己的家人写一封信,从家国情怀的视角,让红色家风代代相传。”王莹告诉记者,通过学习抗日将士家书背后的故事,授课时的代入感比较强。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的孙子马继民在信中对爷爷说:“您虽远去,精神永恒!我们家中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信条,您是我们的骄傲,但绝不是我们可以依赖的资本!”
李延禄的外甥女杨丽珍在写给舅舅的信中说:“我也经常看见您捧着一本书看得专注,在本子上认真地做笔记。虽然您从来不讲,但我知道当年因山河动乱、家境贫困而无法读书,是您永远的遗憾……很想告诉您,现在家中的孩子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辈的读书风气很浓,我也坚持每天学习,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他们。”
“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难做的事是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还有就是去联系抗日将士的家人。”王莹联系抗日将士的后人,就相关史料与他们深入细致地进行核实,尤其是跨越时空的信,要与抗日将士的后人进行沟通,希望他们用朴实的文字,写出内心的真情实感。
“有一张照片我把握不准,于是我就找到了魏拯民的孙子关玉富,最后确定了这张照片的真伪。”王莹的“设计”得到了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党史部门和抗日将士后人的大力支持,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细查精编,还原每一封家书真貌
“《东北红色家书》的编纂与出版,正是为了将这些散落在时间尘埃中的珍贵记忆重新拾起,让后人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感受到那份坚定的信仰与不屈的精神。”庞博介绍,通过亲历者的视角再现了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壮阔历程,还原了许多真实鲜活的历史细节,揭示了东北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展示了东北抗日将士生动立体的光辉形象。
“出版这样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书籍,绝非易事。”据庞博讲述,为了确保每一封家书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他们遍访各地,深入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革命老区,通过访谈老战士及其后代、查阅珍贵档案、搜集家书原件及影印资料等多种方式,力求还原每一封家书的真实面貌和背后的故事。在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基础上,他们进行了细致的筛选、比对与校勘。这一过程,不仅考验着作者及编辑们的专业素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我们尽管在筹划、编辑这本书时,遇到了诸多挑战,但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记录下这份珍贵的红色记忆。”庞博向记者介绍,这些资料散落于各地档案馆、纪念馆、私人收藏以及历史遗迹之中,具有一定的搜集难度。作者及编辑团队不仅要跨越地域限制,进行实地调研,还需通过数字化手段,从海量信息中筛选、鉴别真伪,确保每一封家书的真实性。这一过程要求作者及编辑人员具备深厚的史学功底、敏锐的鉴别能力以及不懈的探索精神。
“在资料搜集完毕后,如何合理编排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料,又是一大难题。《东北红色家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书信集,更是一部反映东北地区抗联历史、展现革命者高尚情操的生动教材。”庞博对记者说,他们在内容编排上,既要保持历史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又要注重故事性、可读性。通过创新性的编排方式,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这本书跳出以往的讲述模式,巧妙地设置了“跨越时空的回信”板块,传递出崇高精神代代相传的讯息。
儿女情长,更显英雄气壮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环境下,这些战地家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是最真实的情感和言语的流露,满溢着英雄将士的真情深意。平凡家书,可见志士高标;儿女情长,更显英雄气壮!”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副馆长李宗远说,《东北红色家书》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东北抗日将士的热血与忠诚、无畏与坚强、情怀与担当。
这些家书表达了东北抗日将士对家人的无限牵挂和思念之情。1934年,离家4年的魏拯民给家人写信,表示“自1931年5月离家,至今已四年有余,甚念!离家时,吾儿宏伦才三十个月,吾妻张氏体弱多病,不知他们母子近况如何?”,感伤“自古忠孝,很难两全”。抗日英烈孙铭武嘱托自己的儿子:“关于父之体骨,倘能回籍,暂不入土,必俟国土收复,民众免遭灾难时,再为安葬。”
李宗远在序言中写道,一封封红色家书,流传着红色基因,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革命精神,跨越历史的长河,让我们感受到革命战争年代英雄儿女的忠诚信仰、顽强斗志、乐观精神和深切的家国情怀,激励着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主审 | 曲相东
编审 | 孙吉麟
编辑 | 孙晓亮
刘佳鑫
校对 | 丁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