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怡老师自2008年走上教育岗位,已有16年的教学经验,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讲座开始前张怡引用了中国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的观点:“爱是教育的一种力量和方式。教育需要爱来推动,需要让爱渗透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爱要走在教育的前头。”同样的,在张怡看来,教育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爱,爱不仅能够滋养孩子的身心成长,还能激发孩子的潜力,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现场互动时,大家分享了在生活中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父母的爱以及父母如何表达爱。例如,家长的陪伴、关心孩子学习、成长和生活以及提供一个充满温暖与关爱的家庭环境,都是爱的表现。
🔖
接着,张怡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张怡说,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面临“没有素材写”或“不知道如何写”,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缺乏观察和思考。孩子不愿写或写不好,往往是因为没有留心身边的事物和细节,而这些恰恰是写作最重要的源泉。
“我手写我心”,张怡告诉家长们,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还要帮助孩子培养观察力和情感表达的能力。她建议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例如:可以鼓励孩子注意观察身边的人、物、事,并通过写作将这些观察到的细节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
如何引导孩子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张怡建议家长可以从书的目录入手,了解书的整体框架,进而引导孩子探索创作这本书的时代背景。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可以带着好奇心去阅读,更加深入地理解书中的故事和想要表达的东西。
此外,张怡还通过书中一些生动的故事,帮助家长们从中汲取灵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学会感恩与尊重。比如,书中讲到孩子不尊重母亲时,父亲应如何引导;又如,当孩子邀请同学来家中,沙发被弄脏时,父母的反应应该是什么。通过对比书中的父母与现实中家长的做法,张怡让现场的家长们更好地理解爱、感受爱、表达爱。
除了亲子关系中的爱,张怡还引导家长们思考更广泛的爱——家国之爱。她提醒家长,要帮助孩子理解国家和社会的爱,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种对家国的热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情感体验,也是培养孩子担当精神的重要途径。
👀
此次讲座的收获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分享上,更在于让家长们深刻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用爱去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在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名师讲堂将每月定期在状元楼举办,届时昆明多所知名学校校长、名师将陆续登上讲堂,为广大师生及家长带来精彩分享。
往期回顾
发现我们
昆明市盘龙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独立原创作品,敬请分享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授权
合作咨询:1388822561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