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啊没想到,你这浓眉大眼的,也……”

体娱   曲艺   2025-01-31 17:06   江苏  

说《主角与配角》是史上最卓越的小品之一,大概没什么问题?

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好小品不少,何以这部格外出挑?


话说,陈+朱的作品情节,一般来自于他俩之间的矛盾。

按一般正剧作品逻辑,总是浓眉大眼的朱时茂,压制陈佩斯。

喜剧作品得有反差。

于是小品里,陈佩斯总以小人物的视角,与朱时茂一丝不苟刚正不阿的姿态,形成对比。


妙在这里有个尺度平衡

像赵丽蓉老师,都是自己化成土气的存在,嘲讽试图崇高然而虚伪的巩汉林。

像卓别林的喜剧作品里,老是以瘦弱的自己,对抗壮硕的大汉。

像红高粱模特队的赵队长,就是在对抗装模作样的范师傅。


但陈佩斯作品里,并不真击倒朱时茂。


大多数时候,朱时茂都还是正面角色:一丝不苟,刚正不阿,只稍微有点过于严格,以及不经意的傲慢。

陈佩斯扮演的,往往是带点人性弱点、有点小坏但不罪大恶极的小角色:

想玩点小心思的小商小贩、想上镜头的小演员、组织观看录像带的小舅子,之类。





《大变活人》是杂糅多种风格,《胡椒面》则独树一帜,几无对白。

有剧情有对白的小品里,陈朱剧情一般分三种类型:


——陈佩斯为了点小心思,委曲求全,吃了苦:

比如《拍电影》、《吃面条》。

《羊肉串》其实也属于此?


——陈佩斯以某种方式逆袭了朱时茂,比如《姐夫与小舅子》,就把朱时茂吃得死死的;《王爷与邮差》,邮差扮猪吃老虎,克得王爷低头。

妙在小舅子是靠姐姐,邮差是靠老佛爷,都是一个潜在女性,让朱时茂无力还手。





这里有个特别的小品:

小偷陈佩斯仰慕朱时茂的风采,真觉得自己不是小偷了,还力擒小偷同伙;临了被朱时茂点醒,出现了身份的迷乱

“小偷,我怎么会是小偷呢?!”

还在不自觉间偷了朱时茂的钱包,最后哭:“习惯了!”


——题外话,这个小品里出现了朱时茂、陈佩斯、蔡明、巩汉林和魏积安。史上出演阵容最华丽小品无疑。



嗯,说回来。


大家比较喜欢看的,是陈佩斯逆袭朱时茂的戏。


诺斯罗普·弗莱先生说过,喜剧,就是两个团体的冲突。

非主流的群体需要得到认同感,于是用夸大差异的方式,比如自嘲,来引发笑料,反衬出主流的愚蠢、虚伪与荒诞。

所以高级的喜剧,是从弱势角度自嘲,然后将强势的一切,通过去神圣化,以制造反差


陈佩斯一向如此:小人物角度,平民的胜利,对刚正不阿道貌岸然的朱时茂,来一点小戏谑。


《主角与配角》,就是一出精彩的逆袭戏。




这个小品设定的妙处是:

陈佩斯本身并非坏人,没有原罪,但开场就被定为叛徒了。

朱时茂出场就是正面人物。

这种身份锁定,天然让观众容易同情弱者。


陈佩斯不满,提出“你替我叛变一下!”大家也觉得正常。

而朱时茂昂首阔步,话语铿锵:“我是正面人物,主角儿!”很正直,但会让人不爽。





——这里已经隐约开始,积蓄观众对陈佩斯的同情,对朱时茂的不满了。

所以陈佩斯那句“到了舞台上,那还得看谁有戏”,观众掌声一片:

这是道出了普通人的普遍心声。





之后便是陈佩斯跟朱时茂搅戏。

因为有前头的铺垫,大家只觉得好玩,还有点解气。

且陈佩斯在搅戏过程中,不停自嘲,更让大家觉得,搅得对:

“往后站!”

“你是配角!配角就只配露半张脸哪!”

“那半张脸不要了!”

“始终要保证我的正面给观众!”


终于爆发出那句:“我连脸都不要了,拿什么抢戏啊!”

这是普通人的极限自嘲了。





之后朱时茂那段劝解,更是火上浇油:

“你说你这条件多棒?这鼻子这眼睛这脑袋瓜子,几千年才出一个啊!像你这个形象,小偷小摸啊,不法商贩啊,地痞流氓啊,不用演,往那一戳就行了!”

——这段话从演戏角度讲,不能说算错,但显然充满了傲慢与偏见


所以陈佩斯气得声音都憋住了:

“几千年就出这么个东西是吧!”


朱时茂随性地回一句,“你不是东西!”

真是傲慢到了极致。

观众对陈佩斯的同情、对朱时茂的不满,也差不多到极限了。





终于陈佩斯电线杆子了一回后,俩人矛盾彻底爆发了。

陈佩斯罢演。

于是朱时茂安抚起来:“我知道你不愿意演配角!”

陈佩斯:“我演十几年了我告诉你!”

然后,图穷匕见:“我要是换你这身衣裳,我比你演得强!”

说完这句话,咬牙切齿抿嘴,带着气呢。





于是朱时茂宣布了妥协。

陈佩斯成了主角。

到此为止,是逆袭成功,是平民的胜利,普通人的胜利。

说大一点,是屠龙少年屠龙了。


《姐夫与小舅子》,到这里就结束了:姐夫被迫放了小舅子。

《王爷与邮差》,到这里也就结束了:邮差成了首席功臣,王爷也请他“你走先啦!”


但《主角与配角》卓越处在于:

反转了——但没完呢。


换穿衣服时,朱时茂一句神吐槽:

“你说就我这样的,他穿上这个衣服,他也是个地下工作者呀!——你们再瞧瞧这位!”





果然陈佩斯成了主角后,挺胸凸肚,洋洋得意,而且举手投足,反派嘴脸藏不住。

一句猖狂的“我是主角儿”、“现在是我演的时候”!

显出来了:

此前屠龙的少年,变成恶龙了

于是观众情绪再次反转。





当然,陈佩斯还是说出了那句经典的“我原来以为,只有我这模样的能叛变,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朱时茂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了!”





这句话真是意味无穷。但与此同时,您得注意到:

陈佩斯说这话时,也忘我了,进入了“我是小偷……我怎么会是小偷呢”式的身份模糊。


这里有个细节,陈佩斯跟朱时茂说着说着,“金票大大的呀!”,不知不觉,从主角位走到了他以往习惯的配角位。





接下来便是顺理成章:

陈佩斯重新进入了自己习惯的反派角色。

“金票大大的呀!”

于是朱时茂一拍桌子,“白日做梦!”

于是俩人进入节奏。朱时茂一连串台词后,一掏枪,“我枪呢?”

陈佩斯还记着呢,赶紧递枪:“这儿呢!”

又回去了。





所以陈佩斯在倒下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又错乱了:

“不对啊,我是主角啊!”


这句底翻包袱翻得如此漂亮,是“我是小偷,我怎么会是小偷呢?”的升华版本。


他当了太久配角,以至于成了主角后,一边得志便猖狂,一边还是会情不自禁,进入配角的节奏。

这段屠龙少年变恶龙,再苏醒过来的情节,太精彩了。

以至于朱时茂后面那句真正的底,“你呀,该干嘛干嘛去吧”,完全被掌声淹没了。




所以了,《主角与配角》大致集合了陈朱所有的经典元素:

逆袭。

对各种既定刻板偏见的嘲讽。

反转。

身份迷失。

角色主动被动互换。


隐藏的主线情节,则是屠龙少年(因为习惯和自我身份迷失)变恶龙。


所有经典台词与经典包袱,都来自情节,而非文字游戏。

既关照到了配角们的辛酸,也没有让主角形象抹黑,大体还是保持了精巧的平衡

真是集大成者。


我一直以为……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朱时茂这浓眉大眼的……!

这句话之所以最为经典,是因为体现了这件事:

最高级的喜剧,是保护弱者的。

是非主流的弱势群体,以各种方式(比如自嘲)来发声。

来表现出差异,揭露世上已有的一切愚蠢、虚伪、傲慢与荒诞。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文学、艺术、体育、历史、旅行等题材的文字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