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自然的感知:一篇关于自然摄影的访谈

文摘   2024-08-19 16:50   西藏  

本文是转载《中法摄影之家》对我的访谈,

以下是正文:

忠于自然的感知

中法摄影之家  2024年07月29日 20:29 云南

从23年9月开始,中法摄影之家在关注摄影的跨文化领域之外也开始对生态、环保类的自然影像主题题材有所关怀,探索摄影能为现实的自然生态所产生的影响。


同时,这也是一篇被耽搁很久的采访,不仅仅是因为时间的原因,发布的停滞也反映着我们思索的过程,我们希望这样的图像不仅仅是一种对山野的记录,也能从某个角度深入看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邀请到西南山地SWILD自然影像库的主理人董磊,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告诉我们生命其实一直是短暂和变化的,只有地球相对是永恒,生物多样性其实就是生命为了适应地球环境和气候的多样性而演化的结果。这个思考导致我一直关注画面里比野生动植物更突出的原生环境元素,时间的力量是最震撼人心的。” 


黑颈鹤飞跃雪山,西藏巴松措,2021


说董磊是在强调影像中的生物多样性,不如说他在对生物居地的探访中用镜头在强调环境是如何哺育多样的生命,离开城市,地球还存在更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土地和万物居所相连,也和万物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那里隐匿着万亿年造物的现实与神话,他影像里的森林是避难地,湖泊带着神的旨意成为乐园,雪山融入了天界,蒙上纯净且不容进犯的气味。人类在这里显得一无所知,而董磊,在超越人类个体寿命的尺度中,微妙地察觉了其中的关联和共生,造物的无机和有机之间的界限被一种敬畏的体面模糊。现世中光的质感与忠于自然的感知敦促着以平等为遵照的永续生命力。


自然影像的意义在这里具有了开放性,董磊的影像不仅仅带着对城市外故事的新鲜视角,更多的还是在展现一个被古老灵性所赐予的世界所希望告诉我们的信息。在一瞬、一时、一生、一世中的互动与融合仿佛经历过万世的重演才抵达董磊的镜头前,而恰好,他就在那里等待这一刻到来。


川西绿绒蒿,康定折多山




Q=中法摄影之家
A=董磊


Q: 您所主持的西南山地影像库主要关注的是哪一块区域?这个区域内的生物和环境给他地方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人在这些区域担任着什么角色?


A:西南区域,包含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

 

西南山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区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最著名的大熊猫、绿尾虹雉等物种即特产于此。


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意思就是地球上最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这里可以保存下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国有两个:西南山地和喜马拉雅山麓,西南山地区域实际上就是喜马拉雅山以东以横断山脉为主的四川、云南、贵州加陕西、甘肃、青海、西藏的一部分这一大片。涉及人类的话,西南山地区域其实也是中国少数民族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


上:雪豹,索加三江源,下:藏野驴,珠峰


 

Q:自然影像创作的内容主要在哪些方面?每个主题是有目的性的吗?

 

A:拍摄题材方面,自然影像涉及的范畴其实很广,毕竟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份子。不过定义上公认都是指地球上排除人类涉及工业化制造以外的那个世界,最狭义最核心的就是野生动植物世界和探讨人与自然如何能够共存的关系。


自然摄影师其实因为拍摄技术设备差异,也必须分别选择特定方向,比如鸟兽摄影方向主要是长焦镜头摄影和自动触发摄影技术、昆虫植物摄影方向要深入微距摄影技术、其他水下摄影、航拍等等都需要专攻特定的技术和设备。

 

自然影像最终成果目前主要是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我现在其实主要工作精力都已经放在自然纪录片的选题、拍摄、制作方向。


 

Q:您认为自然影像怎么提高人们对自然保护方面的关注?

 

A:简单来说自然影像对于自然保护最大的作用是能够将自然保护原理、理念直接的宣传推广给社会公众,为第一线保护工作者争取公众支持和资源支持。我的家庭和拍摄基地都在中国西南山地区域,所以,自然而然我也一直关注并拍摄和呼吁中国西部濒危珍稀物种的主题内容。为了支持中国自然保护事业和探索自然影像在自然保护领域所能产生的影响,我和六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创办了注册在江苏昆山的自然保护公益机构:万物影像保护,目前已经支持了八个中国野生动物保护项目。

 

自然影像怎么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原理上珍古道尔博士的名言已经阐述的很清楚:

Only if we understand, will we care. 

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

Only if we care, will we help. 

唯有关心,我们才会行动。

Only if we help shall all be saved.

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



上:多刺绿绒蒿,珠峰大本营;中:水毛茛,西藏-珠峰及藏南;下:凤头䴙鷉,青海玛多


Q:可以给观众普及一下从自然最开始被影像记录到现在有着怎么样的历史吗?当代自然影像的挑战是什么?

 

A:摄影术实际上也就200多年历史,是很年轻的艺术门类,但摄影术刚被发明不久,热爱自然的人就开始尝试拍摄野生动植物了,这些就是最早的野生生物摄影师,自然影像工作者。

 

对当代自然影像工作者而言,优势是科技极端先进,有太多的专业摄影设备可选用,而且去到拍摄地点的交通也极端方便了。但挑战永远是创新,地球上最吸引人的物种都被拍摄过、航拍水下自动触发等等各种新技术前人也已经实践完成,那进入21世纪的自然影像工作者如何拍摄完成超越前辈的创新成果,这是最重要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当代自然影像工作者天然就必须承担自然保护工作的责任,因为跟200年前的前辈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点,我们的地球已经被工业化时代彻底改变了,但人类必须保存下生物多样性,这既是人类生存必需,也涉及人类的历史、文化、传统、审美。


上:棕背树蜥,云南;下:黄岗臭蛙,广东南岭


 

Q:自然影像对您来说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A:自然影像工作是最享受生活的职业,这个工作最自然的意味着会去到这个星球上最原始和自然的地方,接触着最原生态的人类和民族;尽管极度消耗体力以及必须忍受各种自然界的极端天气,但这也是唯一能够亲眼目睹这个蓝色星球上最壮观景象的职业。设定了拍摄目标,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和努力,但就是实现不了拍摄目标,这种事情最令人失望,但这就是自然摄影的独特魅力,真正的野生动物永远不会像模特那样配合你拍摄。但大自然永远不会让人失望,也许拍不到目标对象,但每次野外拍摄总归会有意料不到的惊喜。


上:棕尾虹雉和杜鹃,珠峰吉隆;下:白胸苦恶鸟,海南东寨港红树林


 

从拍摄工作角度,野外工作实际上主要的困难来自无法预测的气候以及交通,西部山高路险,在雨雪天气遇到垮方落石泥石流都是常态。我参加过的拍摄组曾经在云南独龙江雨季被路断堵住了一周,而且也没有手机信号。拍摄方面,野生动物在中国都是最困难、没法导演的自然摄影主题。跟绝大部分公众认知里自然里最危险是大型食肉动物不同的是,中国境内被大型食肉动物伤害的概率基本非常低了,我们在野外注意不要接触有毒植物和有毒的低等动物及昆虫就足够安全。


作为自然摄影师,最幸运的是可以亲眼见到最美丽最偏远最罕见的大自然,所以面对让人印象最深这个问题,我反而脑海里都是想起那些风雨过后遇见彩虹的回忆,比如我们曾经在大雨中惴惴不安的出发但在翻过一座大山之后就是艳阳高照。再比如我们千辛万苦之后一直见不到拍摄对象,但在放弃准备下山时间拍摄对象却突然现身。


斑头雁与虹彩荚状卷积云,云南纳帕海


从行业角度,在中国,自然影像拍摄至今不是一个成型的行业,对比欧美,起源至英国的自然历史摄影和纪录片行业已经发展了接近200年的历史了。自然影像实际是一个成本很高的产业,而没有行业就没法职业化,没有职业化就很难在专业上深入,实际这就是中国自然影像专业比欧美差很多的根本原因。我很幸运的是家庭和父母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也很幸运的是拍摄中能遇到很多对我帮助非常大的摄影前辈、科学家和同好,也很幸运国内也有不少政府部门、企业、保护机构和基金会等等,愿意支持自然影像工作。随着科技进步降低设备门槛而逐渐能够让民间也可以拍出专业的自然纪录片,年轻人投入自然影像职业工作的人数越来越多,我觉得未来几十年大概可能中国自然影像/野生生物摄影真正可以建立起一个行业吧。


 

暗胸朱雀,珠峰吉隆





围绕当代摄影,致力于开展中法摄影间的对话;法国“才华摄影基金”中国推广机构;法国连锁摄影画廊Yellow Korner 中国大区推荐机构;旗下“Panda Gallery”品牌助理中国新兴摄影师的发展










忠于自然的感知


高原之心
一个热爱西部的自然摄影师在大自然中的观察,拍摄,与体会。大自然能够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与心灵的平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