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
美食飘香,令人难以抵挡
但过度吃喝,肠胃就会 “闹脾气”
引发各种胃肠道疾病
下面就讲讲如何在享受美食时,呵护好肠胃
1、急性肠胃炎:美味背后的 “隐患”
春节聚餐多,暴饮暴食、食物不洁等情况常见。吃太多油腻食物,或者误食变质食物,极易引发急性肠胃炎。发病时,上吐下泻、腹痛难忍,严重的还会脱水,甚至危及生命 。
2、消化不良:节日里的 “小困扰”
面对丰盛菜肴,人们易吃多,尤其是年糕、糖饼这类难消化的食物。胃里食物堆积,就会出现胃胀、胃痛、打嗝等消化不良症状,影响节日心情。
3、胃溃疡:过度饮食的 “危机”
春节期间,饮酒、熬夜打乱生活节奏。酒精刺激胃黏膜,熬夜影响胃酸分泌,对于有胃溃疡隐患的人,病情很可能加重,胃部灼烧般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饮食结构失衡
春节餐桌多是肉类、油炸食品,蔬菜、水果吃得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这会使肠道蠕动变慢,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给有害菌创造滋生条件,引发肠道疾病。
2、进食速度过快
聚餐时氛围热烈,大家进食速度往往加快。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胃里,增加胃的消化负担,还容易吞入空气,导致腹胀、腹痛。
3、过度饮酒
酒是春节餐桌上的常客,然而酒精会刺激胃黏膜,使其充血、水肿甚至糜烂。长期过量饮酒,胃黏膜保护作用被削弱,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就容易找上门。
1、合理规划饮食
控制食量:遵循 “七八分饱” 原则,每样食物适量品尝。用小餐盘,从视觉上控制食量,避免吃得过多。
均衡饮食:保证每餐有蔬菜、水果、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芹菜、西兰花、燕麦等,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 15 - 20 次,这样既有助于消化,又能让大脑及时接收饱腹感信号,防止吃多。
规律进餐:保持固定的进餐时间,不因聚会或娱乐打乱节奏。早餐丰盛、午餐充实、晚餐适量。
3、适度运动
饭后散步:饭后休息 15 - 30 分钟后散步,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根据个人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慢跑、瑜伽、太极拳等运动,每周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
4、合理饮酒
控制饮酒量:2022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于饮酒量的建议是: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喝酒前心里要有数,避免酗酒。
饮酒前吃点东西:喝酒前吃些面包、牛奶、鸡蛋等,能减少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 。
5、注意饮食卫生
选择新鲜食材:购买食材时仔细观察,不买有黑斑的水果、有异味的肉类,拒绝过期和三无食品。
食物要煮熟煮透:肉类、海鲜务必煮熟煮透,杀死细菌和寄生虫。不要吃生鱼片、醉虾等生冷食物。
6、保持良好心态
春节期间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压力和焦虑会干扰肠胃功能,引发消化不良、胃痛等。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和亲友聊天等方式舒缓情绪。
春节是欢乐的节日
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
保护好肠胃
记得把这些知识分享给亲朋好友
一起健康过节,迎接美好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