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国后,没有拜访任何元帅,反而先去了一位大将家中道歉?
文摘
2025-02-07 13:17
四川
1949年,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踏上了流亡美国的旅程。尽管他与我党在政见上存在分歧,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过军事冲突,但他内心深处那份作为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从未改变。即便身处异国他乡,李宗仁依然密切关注着祖国的动态。当他得知新中国在我党的领导下日益强盛时,心中便萌生了回国的强烈愿望。香港《正午报》的专栏作家程思远受李宗仁之托,亲自前往北京中南海,面见周总理,以试探我党对李宗仁回国的态度。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李宗仁在党内拥有极高的威望,他的回国无疑将对各方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双方意愿一致,但他却面临着来自国民党方面的重重阻碍,甚至连离开美国的签证都难以获得。这一困境直到1965年7月20日才得以解决,在周总理的诚挚邀请下,李宗仁携妻子毅然踏上了回国的航班。为了表达对他的重视,周总理邀请了大量人士前往机场迎接,其中包括开国元勋、留在大陆的国民党将领,以及末代皇帝溥仪。当李宗仁走出飞机,看到如此盛大的接机队伍时,心中充满了惊喜。而在接机队伍中,一位特殊的人物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就是开国大将张云逸。张云逸将军早在1909年就加入了同盟会,是国民党的元老级人物。然而,由于理念不合,他后来退出了国民党,加入了我党。李宗仁于1923年加入了国民党,因此张云逸的资历比他还要深厚。两人虽然有过交集,但早在1929年就因政治立场不同而成为对手。当时,张云逸奉组织命令前往广西进行革命工作,并领导了百色起义,而李宗仁则是桂系军阀出身。国民党军队虽然表面上由老蒋统一领导,但实际上派系林立,有桂系、滇系、晋绥军以及老蒋的嫡系中央军等。老蒋对中央军和其他“杂牌”部队区别对待,这导致李宗仁等桂系将领对统一抗战的口号并不完全认同。虽然我党不想插手国民党的内部事务,但此事关乎整个抗日大局和亿万中国百姓的未来。因此,张云逸作为说客前往广西,调解李宗仁与老蒋之间的矛盾。组织之所以选择张云逸,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国民党中有过任职经历,在国民党内部拥有广泛的人脉;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曾在广西工作过,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张云逸不负众望,成功说服李宗仁暂时放下恩怨,共同抗日。在抗日战争期间,张云逸与李宗仁多次会面,共同讨论抗战局势并交换意见。这是两人关系最为和谐的一段时期。然而,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老蒋发动内战,两人的关系再次恶化。李宗仁回国后,首先拜访了伟人,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讨论了中国的未来发展和工作安排。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宗仁的第二站不是去拜访其他领导人或十大元帅,而是去看望了张云逸将军。尽管张云逸心中对李宗仁仍有隔阂,但他还是热情招待了李宗仁。李宗仁回国后还曾在1966年的国庆节登上了天安门广场。然而,由于他回国时已经74岁高龄,回国仅四年后,他就因直肠癌去世,享年78岁。在留给伟人和周总理的信件中,李宗仁表示自己当年回国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的回国不仅为中国的和平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者的坚定信念和情怀。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