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星标 ⭐,才能准时收到推送哦~
虽然少了各学部的总表,但多了每个学部在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接收与资助情况。其中医学科学部:
“2024年度医学科学部共接收面上项目申请51798项,比2023年度增加16789项,增幅为47.96%。资助4684项,平均资助率为9.04%,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49.00 万元/项。
2024年度医学科学部共接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48854项,比2023年度增加4601项,增幅为10.40%。资助5616项,平均资助率为11.50%,平均资助强度为30.00万元/项。
2024年度医学科学部共接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9633项,比2023年度增加876项,增幅为10.00%。资助993项,平均资助率为10.31%,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
为 31.99 万元/项。”
在看过这些重要数据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指南规定细节里的改动。科学部资助领域和注意事项 — 医学科学部 — 注意事项的第四条“4.面上项目专项“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问题探索研究”指南及注意事项”有发生重要改动:
医学科学部鼓励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结合,鼓励学科交叉及临床研究方法创新。2025年继续在面上项目设立“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问题探索研究”专项,计划资助约130项,直接费用约65万元/项。
虽然支持强度较前两年下降了5万元/项,但从这两年国自然指南上发布的数据来看,23年和24年的直接费用资助强度就是在65万元左右。这个改动其实让指南中官宣的支持强度更贴合实际。
接下来就是指南开头部分罗列的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以下两点引起了解螺旋的注意。先是改革举措一“深化人才自主体制机制改革”当中: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是推动基础研究领军人才成长为具备战略科学家潜质高水平人才的重要抓手。在前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为年轻团队单设赛道等改革举措基础上,将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更名为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在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为40岁以下年轻团队单设赛道,给予其更多挑大梁、担重任的机会,鼓励其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背后的科学问题开展交叉研究,尽早培养一批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优秀团队,为造就更多具备战略科学家潜质高水平人才提供坚实基础。”
然后在改革举措三“完善联合基金申请要求”中,国自然细化了对于联合基金的申请规定:
“继续试点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和“叶企孙”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计人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后计人;对于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和“叶企孙”科学基金,科研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同一名称联合基金的项目数量合计限1项。针对加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云南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9个地区提出的研究方向,鼓励本地区所在依托单位申请人积极申请;本地区以外的依托单位申请人申请,应与该地区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企业进行合作申请。”
最后,再让我们一起看一下2024年生命科学部各专业领域国自然申请通过情况。在生命科学部,今年的资助率较去年有大幅度下跌,且与农学相关的几个领域资助率是比较低的,但和医学科学部比起来资助率都挺不错的。作为占据了三分之一国自然申请书的学部,医学科学部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中科院二区SCI期刊论文被撤稿,因为作者用土豆泥做肿瘤?!网友:我觉得更像酒精棉球!
重磅!最高法官宣:严打中介买卖数据和论文产业链!针对学术不端的立法要来了?
超10w人热议的奇葩论文,被引102!下载破1.5w!为何这篇遭人抨击的奇葩论文能被引过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