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叶集!吹出泡泡的空心挂面!

政务   2025-01-30 11:59   安徽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主持人 郭静

这是细如发丝的空心挂面,经过制面师傅们的巧手,即使再普通不过的面团就这样神奇般的变成了大家都喜爱的空心挂面。在叶集区沣桥村家家户户制作空心挂面的场景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小面条做成了村民们致富的大产业。


清晨四点钟,勤劳的制面师傅们就早早地起床了,和面、切条、醒面、盘大条、盘小条、发酵、晾晒,10多道工序紧凑而忙碌。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开始挂面、晾晒了,小拇指粗细的小条在师傅们熟练的抖动、拉扯下,变得越来越细、晶莹剔透,十几秒钟就挂好了一盘面。


主持人 郭静:桑师傅,刚刚我看你拉面的时候动作是非常娴熟,拉出来这个面条非常飘逸,我想亲自体验一下?

非遗传人 桑士界:你看,就这样拿着,然后拉的时候不要拉太长,要抖,你试一下。抖都往上抖,(面条)他有弹性,他就不会断,跟橡皮筋一样。


其实,生产手工空心挂面的过程,是一个经验+技术活,几十年的手工操作,熟能生巧在挂面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叶集区沣桥村是空心挂面的原产地,村民桑士界祖孙三辈经营手工挂面,他的挂面不加酵母,只加水、面、盐,通过充分混合发酵,再加上传承百年的挂面工艺,他生产的手工挂面以空心率高而远近闻名。


非遗传人 桑士界

因为我们在和面的时候,只加水,面,盐,自然发酵,发酵过的面,我们这里形成的小气泡。我们在切面的时候,你看你看这个泡多大,把这个气泡保留在面里面,然后搓成条在拉的时候中间就有空心的,所以说自然发酵的面才是真正的空心挂面。

这几年,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沣桥村村民都纷纷做起了挂面生意。村民桑红传年龄大了,出门务工也不方面,于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发展挂面生产。



村民 桑红传:

我这纯手工的,一天六七十斤面左右,年终来了,逢年过节比较好一点,过年家家都要吃一点


守面人 工人:

俺们早上4:00多钟就起来了,就来上面块了,中午一点钟就晾晒好了就来切,四五点就结束了,做挂面肯定辛苦了,这个活就是辛苦活。


三元镇着力打造“非遗传承地空心挂面村”,政府搭建平台,大力引才育才,支持手工传承人,深入挖掘手工空心挂面背后的文化传承与产业价值,并利用电商平台扩大销售。


非遗传人 桑士界

我们现在是公司加农户,我们公司20多人,然后带动6户,后面我们再带动20户,解决一百多人就业岗--目前2600斤满足市场,未来像我们做电商2600斤就不够了,所以说我们要带动更多的农户。

叶集区三元镇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李文竹

如今,三元镇手工空心挂面产业产值逾千万,带动就业40余人。下一步,三元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探索和创新,将空心挂面与叶集羊肉、土鸡蛋、牛肉酱等更多的美食、文化相结合,共同谱写乡村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详细了解空心挂面↓↓

 

源:六安新闻联播核 发 | 蒋崇军

审 稿 | 黄   应
编 辑 | 周雨婷
校 对 | 叶思雨
承办单位 | 叶集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 YJRMZFFB@163.com

推 荐 阅 读

春节假期安全提示!注意炭火使用安全!

速看!事关春节期间交通事故处理!

年味叶集丨在岗位 守护过年

时代楷模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

要闻转载丨聚焦绿色、智能、适老!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标准明确

要闻转载丨推动“中国游”热度走高|金视角

要闻转载丨新华全媒+丨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14万亿元



长按二维码  

关注叶集区人民政府发布

获取更多资讯






点点下方4个标识 分享给更多人


↓ ↓ ↓



叶集区人民政府发布
发布政府信息,解读政策文件,回应社会关切,推进政民互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