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故事】“三定”培养模式让幸福更稳定

民生   2024-11-07 20:43   青海  

寒风萧瑟,落叶飘零,远处的山间一团团白雾升起。走进黄南州泽库县恰科日乡智合龙村,道路两旁的缓坡和草原已变得枯黄,阳光洒在草原上,与蓝天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老人家,我们今天过来检查下家里的用电情况,您有什么需要都可以说。”尕玛措用流利的藏语关切地对智合龙村孤寡老人果洛说。老人今年73岁,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加之独居、无人照顾,生活很不方便。尕玛措在一次对该村开展用电检查时,发现了这位老人,从此便将他列入了志愿服务对象的名单中。

据悉,尕玛措是国网黄化供电公司“三定生”(即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安置),她家所在的麦秀镇赛龙村,就业渠道有限,生产生活条件差,父母离异,从小由外婆独自抚养长大,放牧便成了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

2020年,尕玛措得知自己被录取为“三定”培养班的一员,她不敢相信自己这么幸运。在三年紧张的学习中,尕玛措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入职后,她被分配到家乡夏德日供电营业所担任业扩报装员。

央企正式员工、稳定的工作、家门口就近的工作岗位,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一连串的好事,在尕玛措入职的那一刻全部变成了现实。“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感谢国家电网帮我圆了心中的梦,帮我开拓了眼界、收获了知识、更改变了命运。”尕玛措说。

青海地域辽阔,农牧区群众居住较为分散。例如泽库县麦秀镇克宁村237户人家,是麦秀镇供电所管辖最远的用电用户,距离供电所95公里,需要3小时的车程,而像这样偏远的用电用户,在青海省内数不胜数,在奔赴用户家的路上,仅国网黄化供电公司每年消耗车胎就有400余条、生产用车公里数超过340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85圈。“走最遥远的路,为的是最亲的人,我们把客户当做亲人,探亲之路,自然是不在乎远近的。”尕玛措说。

针对供电区域内藏族群众较多,且因语言不通造成的服务不畅问题,她有效发挥民族优势,定期组织开展“汉藏学帮提”活动,主动推广“双语”服务。她和同事还探索出适用于高原农牧区客户的供电服务方案,有效提高了供电服务水平。

从稚嫩懵懂的学子成长为技术娴熟的电力工人,此时的她,扎根电力事业,守护家乡万家灯火。在这个过程中,“电”亮了尕玛措的幸福的生活,更点亮了她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国网青海电力创新“三定”模式,与高校深化合作,助力解决农牧区学生读书和就业问题。国网黄化供电公司已累计帮助32名农牧区学生步入校园,其中6名已毕业并成为国家电网职工,“三定”让国家电网与各族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正是有小石榴籽们粒粒饱满,所以才能紧紧相抱。




文 / 图  卫 洁  


责编 / 张海麟                监制 / 孙丽丽






投稿邮箱:hnbs861@163.com

新闻热线:0973-8728861







黄南报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述黄南好故事。发布新闻资讯及文化、旅游、教育、科技等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