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过大年 | 旅俄华侨纪念馆“年味”大集,解锁老传统与新潮流交融的文化密码!

文摘   2025-01-24 06:02   黑龙江  


2025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即将迎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1月22日是北方小年,为科普传统文化,让游客在博物馆度过一个难忘的“文化节”,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之“年味大集”火热开展,以文化美、非遗美、民俗美、童音美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充满“年味”、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200余名观众现场参加活动,10.4万网友线上参与。



“文化美”——感悟百年初心

主题教育课程《百年初心 万里茶路》,从春节待客、家人团聚饮用的茶为切入点,调动起了大家的兴趣,由中国茶的文化源头讲到古代文人墨客名篇佳作中茶文化的流光溢彩,再讲到如今“致富茶”“幸福茶”生生不息的活力,让大家不禁感慨中国茶文化的底蕴深厚、传承不息。重点讲述了旅俄华侨在海外种茶、制茶的辛勤耕耘,并将中国茶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了遥远的国度,促进了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传递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而不同、谦和礼敬、交流互鉴。参与活动的金先生说:“通过这堂课,不仅让我对古今茶文化有了更多了解,也让我对旅俄华侨以茶搭建的中外‘友谊之桥’有了更多了解。”姜先生说:“这堂课程不仅科普了知识,还犹如一杯‘精神茶’,甘香醇厚,让我被旅俄华侨坚韧不拔的毅力、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对住在国的贡献深深触动,非常有教育意义。”


“非遗美”——体验指尖匠心

活动现场,5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省级非遗项目鱼皮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项目桦树皮镶嵌技艺以及鱼拓技艺、鄂伦春针绣、拓印等,让大家近距离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非遗传承人还积极与现场观众、线上网友互动,科普非遗技艺,分享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现场观众纷纷踊跃尝试,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动手体验,氛围热烈而温馨,时间仿佛也在古老又充满活力的非遗里慢了下来。来自黑河小学的滕晰说:“鱼皮还能做成画、做成衣服,这也太神奇了!我的祖国有那么多的文化瑰宝,我要多去了解和学习。”


“民俗美”——追寻传统年味

走入民俗活动区域,浓郁热烈的喜庆感扑面而来,“博物馆里过大年”布景,寓意美好的红灯笼、彩灯笼、金鱼灯,还有应景的吉祥蛇灯让人目不暇接;做糖画、写福字、画兔爷、剪纸、做灯笼、投壶竞技等传统民俗活动,将“年味”推向高潮。空气中,糖画的香甜、冰糖葫芦的酸甜、墨汁的醇厚聚合成“年”的味道,触动大家的鼻尖,更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感染、打动着每一位参与者。


“童音美”——传承文化薪火

纪念馆的13位小志愿者以快闪表演的形式,为大家带来满溢“年味”的节目。传统儿歌童谣,宛如时光使者,轻轻推开记忆之门,唤起童年回忆;流行歌曲《上春山》《小美满》《把未来点亮》等,蓬勃朝气的旋律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欢快节拍带动现场活力值拉满。观众们跟随着节奏拍手,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很多观众都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美好时刻。大家纷纷表示,在孩子们的身上不仅看到了童真、活力,更真切感受到了未来希望,在传承文化薪火的道路上,他们的足迹发光闪亮。
文化美、非遗美、民俗美、童音美,“四美”齐聚,“巳岁”同欢。此次旅俄华侨纪念馆“年味大集”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朋友提供了一个沉浸式感受、深度体验与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平台,进一步打造了“旅俄华侨纪念馆百姓文化节”特色服务品牌,传承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让古老的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
编辑 丹心| 一审 商容祯 二审 马丹丹| 三审 王超

法律顾问 黑龙江剑桥律师事务所 孙律师

黑河宣传
权威发声、时评睿见、传递人文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