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涌新潮】⑥ 精准高效对接 用“接得住”实现“升级跳”

文摘   2025-01-21 14:08   河北  

 点蓝色字关注“无极融媒”


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我省各地打造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持续招引京津优质项目,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报道《协同发展涌新潮》今天继续聚焦"承接疏解步伐快起来",看各地如何精准对接、高效承接,把机遇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红利。


本台记者 李江月:
在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有这样一家从北京迁址而来的装配式钢结构承建企业,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取代传统生产方式的是全新升级的智能箱型生产线,短短40分钟,一个个钢板就变成箱型钢走下生产线。
河北东方立诚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 房辉:
2017年从北京到了咱们芦台经济开发区,我2017年来的时候全是纯人工在作业,通过这几年的技术的更新跟设备的更新,我们的生产效率增加了25%到30%。几乎是一年一个变化。
变化不仅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升上,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企业产能每年增长约10%,吸引了一个个大订单"接踵而至"。
东方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副总经理 郑海涛:
我们(今年)的订单又有20万吨了。对于我们现在的产能来说已经是一个饱和的状态了,所以我们需要扩大产能,我们在芦台经济开发区又建设了一个更大更好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区。
本台记者 李江月:
从老厂区出发向西五公里,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新建设的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产业园。投资10.5亿,近30万平方米,不仅生产规模扩大了3倍,这个厂区还更加"智能"。2024年年初和芦台经济开发区签约,但是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到有很多生产的设备已经在进场调试了。
东方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副总经理 郑海涛:
基本上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把开工的所有的手续就办下来了,整体的工期减少半年左右。我们将来这个工厂也想打造成共享经济这么一个模式,把周边小的钢结构加工厂,还有一些个小的团队吸引过来,我们现在的设备、平台还有管理都可以一起使用,让我们手拉手一起来实现产业的升级。
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加上高效的政务服务,先后有156个京津重点项目扎根芦台,装配式建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正在这里加速崛起,芦台经济开发区这片全域位于天津市境内,曾经发展受限的"飞地",变成了产业发展的"高地"。 
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赵晨曦:
对优质的天津、北京企业做好全环节的支持和服务,另一方面我们加大对本地产业综合的提质升级,从科技创新、主体培育、产业政策支持上进一步地做好服务。
本台记者 李江月:
生产从传统的"制"造跨越到先进的"智"造,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实现了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而在张家口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智能"的不是生产,而是"算力"。让我们来听听AI是怎么说的,"帮我写一个怀来大数据产业的宣传片脚本吧。"(现场声)AI是怎么实现快速写作的呢?靠的就是智能算力的支撑。
作为一家北京的数字经济领军企业,2021年落子怀来,他们便开始大规模布局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区行政主管 王静:
在前两年比较多的是通用算力,在近一年的发展过程中布局比较多的是这种智算中心,目前园区已经完成了智算业务的铺设,能承接的算力达到1000EFLOFS。实现了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到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一个转型升级。
企业技术"软实力"提升了,智算业务也在不断上新:两个智算中心刚刚交付,三个项目主体封顶,总共18栋数据中心,20多万台服务器,与之配套的制冷设备、不间断电源等各种软硬件需求成倍增长。顺势而为,怀来努力推动大数据全产业链发展,相继引进上游数字装备制造企业14家,签约下游数据开发应用企业20家。
合盈数据怀来区域公司运营经理 王鹏程:
相关部门给我们在数据中心上下游企业资源发掘和拓展方面去做了很大的努力,去做对接,助力我们能够更好地承接京津冀地区高性能算力输出等相关的业务。
聚力打造京津冀"算力之都",张家口市积极承接大数据产业转移,加速布局算力产业,三大通信运营商、腾讯、阿里巴巴等一批数据中心巨头纷纷落户,截至目前,张家口全市注册大数据企业超120家,塞外山城崛起"中国数坝"。
竞业达怀来教育科技产业园总经理 王亚光:
张家口地区拥有大量的算力和大数据方面的资源,我们是属于大数据的应用型企业,(2024年)4月份把我们的生产基地落到这边。对我们的模型训练的精准性有非常大的帮助。
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三级调研员 贺国帅: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京津的对接合作,推动京津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加快建设以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为核心的环京地区智能算力集聚区,构建河北(张家口、廊坊)─北京(海淀、朝阳、亦庄、京西区域)─天津(武清)的算力供给廊道,为京津冀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京津企业向河北迁移中,更新设备、智能化转型,迁出了竞争力;各地在承接疏解中,培育龙头、延伸产业链、壮大了产业集群。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我省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自身发展。伴随着一个个京津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各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从"接得住"实现产业"升级跳",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速构建,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END

 广
线

稿wujixinwen@163.com
话 0311-69116278


无极融媒
您所关注的,都在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