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龙兴故事,呈现了龙兴居民的老物件:老式电话、胶卷相机、算盘.....尘封的记忆在“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中被唤醒,熟悉的画面触动着过往的神经,与昔日的时光温暖相拥。同时,现场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详细介绍了龙兴地理环境、经济产业、历史人文、社会生活等方面。
龙兴模式,呈现的是龙兴古镇的改造升级。策展人王远凌介绍,龙兴古镇的定位为“永不落幕的老街生活”,拟竭力创造一个原住民与新时代共建、共生、共享的融合发展空间。为此,特别邀请了参与龙兴古镇改造的工人、居民代表、设计师共同拍摄纪录片,以储存记忆的方式为当下古镇更新提供一种新经验、新思路和新模式。
“记忆馆不是艺术馆,它不是用来满足个人对古镇闲情逸致的遐想。城市的更新与更迭终是为了满足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期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王远凌表示,作为践行者,我们希望创造的不仅仅有温度的市井,还有活力的城市。他告诉记者,秉承着‘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的原则,试营业期间,记忆馆还向古镇居民发出邀请,来此储存承载着童年、青春、乡愁、情感的物件,共同留下一份共同的龙兴档案,让记忆馆内容更丰富。同时,经过后期不断调整和完善,古镇记忆馆预计今年5月进行正式运营。
据悉,龙兴古镇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古旧建筑数量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22年,渝北区和两江新区共同启动了龙兴古镇的改造升级,包括龙兴场镇改造提升项目,以及龙兴古镇改造提档升级。其中,龙兴古镇改造除了常规的项目规划与设计外,还邀请到成渝两地多位新锐建筑师,组成建筑师工作营,依托古镇独有特色,从微空间层面的设计与多元化尝试,升级古镇形象、深化文旅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以有机更新焕活时光印迹,活化在地人文与生活价值。
本组图片由摄影记者 于涵 拍摄
记 者 | 欧云霄
编 辑 | 谭 迪
责 编 | 李春寒
审 核 | 韦 围
监 审 | 刘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