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创新突破!再现运8五十载砥砺征程

文摘   2024-12-25 20:21   陕西  



50年前的今天,由中航工业陕飞研制的我国第一架中程中型运输机——运8原型机首飞成功,这看似轻轻的一跃,不仅结束了我国不能自行研制大中型飞机的历史,也开启了一段飞行的传奇。




01

人杰地灵 再创奇迹



中国自古就有“人杰地灵”的说法,认为杰出的人出生或到过的地方,就会有“灵气”。运8飞机的诞生地汉中,无疑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陕飞建厂初期,工人在搭建草棚厂房


汉中山水隽秀,物华天宝,又地处要冲,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自汉高祖刘邦起,有无数英雄豪杰曾在这里创造过属于他们的传奇。而到了上世纪60年代,这里又因为一项重大战略,再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1964年开始,无数的航空人根据中央部署,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1969年,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中央将大中型运输机的生产基地,安排在位于陕西汉中秦岭山脉的猫儿山下,这便是著名的“〇一二基地”(今中航工业陕飞)。


陕飞建厂初期的草棚厂房


1972年,根据上级要求,当时的三机部将中型运输机项目运8从西安转到〇一二基地继续研制。而接受这一任务时,工厂尚不具备生产条件,甚至需要砍柴搭草棚建造临时生产车间。寒冬之中,生产运8的厂房连窗户都没有安装,密封气密舱的腻子布被冻成硬坨,根本无法使用。研制人员只能在厂房搭起帐篷,点上木炭提升室温,才能让腻子布密封在气密舱上。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继1974年12月25日运8原型机01架首飞成功后,1975年12月29日,由陕飞承担的运8原型机02架试飞成功,创造了我国航空工业史上当年转厂、当年安装型架、当年试制飞机、当年首飞成功的奇迹。运8也因此被老一辈航空人骄傲地笑称为“草棚里飞出的金凤凰”。

 

运8原型机02架首飞成功纪念


运8原型机02架首飞后,随即开始设计定型的试验、试飞工作,并于1976年5月交付部队试飞试用。而运8原型机01架也于1976年9月25日在陕西耀县的中航工业强度所成功完成全机悬空破坏静力试验。此后,陕飞先后完成了运8的强度、性能、操稳等数十项定型试验任务。


1979年4月,运8完成设计定型试飞。1980年2月,运8飞机设计定型并投入生产。


航空人在汉中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02

第一次转身:顺应时代所需



运8飞机投产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转型期。而对于刚刚问世的运8来说,作为中国当时最先进的国产中型运输机,在时代大潮中,也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当时的陕飞展开了“运8向何处去”大讨论,及时作出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实施追赶战略,完善基本型,开发特种机,发展民用机,预研后继机”的战略决策,制定了“自力更生,亦研亦产,滚动发展,扩大成果”的发展方针。


1983年10月,陕飞领受了研制一款海上巡逻机的任务,研制的基础平台正是运8。由于当时部队需求迫切,要求首架飞机力争在1984年就交付海军航空兵使用。陕飞快马加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1.1万标准页的图纸设计和20余项试验,于1984年底将第一架运8海上巡逻机交付部队。


运8海上巡逻机刚刚服役便立下大功。1986年3—6月,该型机首航西沙、中沙、南沙群岛5架次,总航程1.7万公里,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受到国家和部队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


▲运载“黑鹰”直升机的运8A


在陕飞紧张研制运8海上巡逻机的同时,1984年,他们又接到了研制运8A型飞机,即“黑鹰”直升机载机的任务。陕飞于同年10月全面展开运8A的改装工作。1985年11月3日,该机在北京沙河完成“黑鹰”直升机的装载试验和装运试飞;1985年12月20日,该机装载“黑鹰”进藏试飞成功;1985年12月27日,该机通过国家技术鉴定,随即交付部队使用。运8A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大飞机装运“小飞机”的技术空白。


运8C气密型飞机装配现场


同样是在1984年,陕飞开启了运8系列中堪称里程碑式的运8C型飞机的研制工作。该型机即运8C全气密型,与原型机相比,运8C的改动较大,将非气密货舱改为全气密舱,将内开式货舱大门改为下开式货桥大门,更改了空调系统,具备了在货舱内安排电子设备操作人员的基础。


▲运8C气密型飞机首飞仪式


运8C于1990年12月17日首飞成功,由于它具备全气密舱,因此主要用于空运货物、人员和空投、空降,特别是可运送鲜活货物等。运8C的研制成功,为运8系列飞机在军用与民用领域广泛使用打开了大门。此后,运8D(出口型)与运8E(无人机母机)相继问世。


03

第二次转身:面向世界市场 勇担特殊任务



运 8F飞机运载活羊试飞


改革开放极大增加了中国与世界的经贸往来。当时,从新疆向中东地区出口肉用活羊的需求很大,但苦于没有合适的运输工具。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将这一任务交给了陕飞,运8F型应运而生。1989年10月,运8F完成改装,同年11月,首架运8F交付。设计定型后的运8F一次最多可运活羊550只,1991年11月,运8F首次运载317只活羊出口阿联酋,证明其性能完全符合新疆至中东航线的要求。1993年12月,运8F取得中国民航适航部门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成为我国第一种取得国内适航证的民用货机。


▲运8F-400型飞机


运8F的研制成功为运8系列飞机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打开了世界市场的大门。在运8F基础上,陕飞先后研制出了运8F-100、运8F-200、运8F-400以及运8F-600等多种型号。此后,运8系列飞机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出口之路,相继出口到坦桑尼亚、缅甸、哈萨克斯坦、津巴布韦、苏丹、委内瑞拉等多个国家,可谓“航迹遍天下”。


▲运8警戒机


到了“世纪之交”,运8又迎来了自己的一项“特殊任务”——针对军用特种飞机的使用需要,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工程改型机的研制。1998年9月成功首飞的运8警戒机,拉开了这一系列工程的序幕。


在一系列特种机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空警200预警机。


▲空警200预警机


21世纪之初,陕飞接到了空警200预警机研制任务,该项目被当时的航空人称为“生命工程”。2002年,为争取该型机早日立项,项目总设计师欧阳绍修带领飞控各专业十几名技术骨干组成的方案论证组进行详细论证。为争取时间,他们搬来行军床,以单位为家,通宵达旦地投入工作。2003年,空警200预警机立项研制,当时恰逢“非典”肆虐,但项目团队的工作却一刻没有停下。最终,他们用不到1年时间,完成了正常需要2到3年才能完成的图纸设计、工装设计和制造任务。


2005年1月,空警200成功首飞,它的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预警机的历史。同时,空警200的服役,也开启了运8及其衍生特种机“遍地开花”的新时代。此后,运8反潜巡逻机、空警500等特种机型相继装备部队。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由陕飞自主研制的13型15架运8/运9系列特种飞机组成预警指挥、反潜巡逻、支援保障等多个空中梯队,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知天命之年,仍志在千里。


光阴如梭,转眼间运8首飞已经过去了50个年头,用人的年龄推算,它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与很多军机不同,50岁的它至今未显疲态,仍然活跃在军用、民用领域。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与它同属汉中的定军山,1800多年前,老将黄忠就是在这里一战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江山代有才人出,1800多年后,作为国产军机中的“老将”,运8系列军机将继续“老骥伏枥”,从汉中飞向世界,用航迹续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文章转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华燕
华燕成立于1970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是中航机载系统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子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传感器及系统服务商,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