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 | 看2024,一路成长,一路芳华

政务   2025-01-27 16:06   山东  

全文共2685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推行“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四级联动,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倾心倾力推动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紧绷“安全弦”,构筑“平安网”……步步深入见真章,项项落实显成效。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东城街道瞄准“高品质东城”建设目标,坚持经济运行、民生保障、社区治理、城市环境齐抓共管,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做出新的贡献。


让辖区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幸福感更可持续

东城街道又是如何布局谋篇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城街道

在交错有序的街巷、社区、企业中

寻找答案

这一年

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发展持续释放新活力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也体现着百姓生活的烟火气。东城街道地处中心城区,进一步挖掘释放投资和消费增长潜力,是尤为重要的课题。


2024年以来,东城街道深化2024“惠享东城消费年”品牌项目,并结合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陆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



在积极促进消费的同时,东城街道还竭力服务重点项目,积极开展辖区规上企业“大走访”活动,统筹协调企业诉求,帮助解决企业困难。在街道的支持下,华亚塑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瑞丰石油拓产扩能,2025年产值预计可达2亿元。


东城街道商圈经济亦活力迸发。2024年,东城街道持续加大对商圈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打造金融港商圈和淮河路商圈,强化商圈运营管理,完善商圈服务配套,积极挖掘夜间经济、假日经济资源,打造特色夜间消费载体,拓展服务场景,切实满足居民消费的多样化需求。


这一年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亮点纷呈

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枝叶关情。一直以来,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需求,凝聚基层治理共识,实现服务效果的最大效能,是东城街道党工委和各社区党委一直探寻的工作目标。



在东城街道,基层治理体系由“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四级联动构成。通过将党的组织和工作从社区向小区、楼栋等末梢治理单元延伸,东城街道实现了治理资源的精准配置和高效利用。2024年以来,共建立小区党支部98个,提升小区党群服务驿站123个,推动党员在居住地常态化发挥作用,6224名党员主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以小区或楼栋为单位建立135个党员群组,5053名党员认领服务群众项目702个。


社区承载着居民的工作、生活、教育、娱乐等多重功能,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对社区而言,做好基层治理,不仅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还能进一步激发社区经济活力。



为此,东城街道深化“五社联动、公益为民”理念,用活社区慈善基金,赋能治理项目,持续开展“社创+”计划、“邻里+”计划公益创投项目,积极搭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之间的桥梁,切实加强基层自治,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4年以来,东城街道依托社区慈善基金开展慈善项目27个,街道社区慈善基金和文兴社区慈善微基金荣获全省社区慈善基金“金种子”荣誉;依托“社创+”计划支持10个社会组织落地39个项目,累计开展服务300余次,服务居民5万余人次;采用“居民提案+公益认领”模式,成功落地实施“邻里+”项目122个并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400余支,参与社会服务3000余次,受益8万余人次。



同时,大力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兴盛社区《智慧社区为民办事 科技赋能基层“智”理》获选中国数字社会治理优秀案例;牵头起草山东省首个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地方标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指南》;探索矛盾纠纷诉前调解,与开发区法院联合,在31个社区安装“黄河口云法庭”平台。


这一年

坚持安全发展,推动辖区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安全,是一切发展的前提。


东城街道有着27万多常住人口,确保一方平安显得尤为重要。“平安东城”如何炼成?



2024年以来,东城街道制定《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白皮书》,充分发挥社区、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责任链”作用,建立长效机制,筑牢安全防线,以全覆盖的数据支撑建立安全防范立体防控体系。


同时,东城街道引入无人机巡查,充分利用高空嘹望系统、无人机等设备,利用“无人机航拍排查+队员实地巡查”的工作模式,开展定时定点、全方位、多角度的巡查,严格落实“街道—片区—社区(村)”三级禁烧网格化管理,坚决守住禁烧底线。



此外,东城街道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九小”场所、“四闲”场所、校外培训机构、高层建筑等重点场所,突出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切实抓好应急演练工作,积极开展安全宣传,坚决筑牢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防线。


2024年,共开展拉网式排查40000余次,指导607家企业开展应急逃生演练,成立49支应急救援队伍,安全宣传累计受众36.7万人次。


这一年

坚持发展为民,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过去的一年,东城街道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紧扣群众所需,办实事、惠民生,让广大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使温暖惠及千家万户。



全市首台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落地东城街道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开发区首家村级老年食堂——田庄村恬谧里幸福食堂正式启用;辽河社区“向日葵亲子小屋”获批中国计生协第四批“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点;府前社区“暖心家园”被省计生协确认为2024年“暖心家园”项目点……一件件掷地有声的民生承诺变为现实,一个个民生果实让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一年,东城街道出台街道《关于开展高质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探索“机构养老社区化、社区养老机构化”融合机制与实践路径,在沙营、府前、明月等建设5处社区养老机构,统筹3家社会化养老机构在文锦等7个社区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6家社区助老食堂。



此外,还开展家庭医生上门送服务、健康知识讲座及义诊活动11次,为辖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9000余人次;开展“书香黄河情 翰墨润东城”系列活动30余次,组织“欢乐黄河口”和“进千村乐万家”等群体性文化惠民演出19场。

如今的东城街道,既不缺“高大上”的城市配套,更不缺精细治理的品质生活,辖区居民看到了多年来基层治理带来的“小美好”,共同家园变成了“幸福起点”。



美丽东城365
东城街道社区:面向居民,服务居民,倾听民声,解决民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