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含有课程及图书等营销广告)
牛吃草问题是公考数量中一种非常典型的问题。由于其特征明显、公式简单,因此这一题型是考生拿分的重要题型。但也由于其过于简单,近年来公考中牛吃草问题不再是常客。
实际上在整个公考数量中,牛吃草问题仍占有一席之地,只不过考查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更侧重于对公式的理解,而非使用。
牛吃草的本质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可以想象成草以一定的速度在生长,牛以更快的速度在吃草,牛吃草总量=原有草量+新增草量。
其中,牛吃草的总量等于牛吃草的速度乘以牛吃草的时间;新增草量等于草的生长速度乘以草的生长时间。因此套用行程问题中的追及公式,也就得到了牛吃草问题的核心解法:y=(N-x)×T。这个公式中,y 代表原有草量、N 代表牛的头数、x 代表草的增速、T 代表时间。隐含的假设为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 1(即牛吃草速度)。
牛吃草典型的考法有抽水机抽水、检票口检票、资源开采等。而牛吃草的特征也非常的明显,题干中出现排比句,类似于 N1 数量……需要 T1 时间;N2 数量……需要 T2 时间……就可以判断为牛吃草问题。
【例 1】有一个水池,池底不断有泉水涌出,且每小时涌出的 水量相同。现要把水池里的水抽干,若用 5 台抽水机 40 小时可以抽完,若用 10 台抽水机 15 小时可以抽完。现在用 14 台抽水机,多少小时可以把水抽完?
A.10 小时
B.9 小时
C.8 小时
D.7 小时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牛吃草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水池里的水量为 y,每小时涌出的水量为 x,根据 40 小时抽完 可得 y=(5-x)×40,根据 15 小时抽完可得 y=(10-x)×15,解得 x=2, y=120。
第三步,设使用 14 台抽水机抽完水需要时间为 t 小时,则 120=(14-2) ×t,解得 t=10。
因此,选择 A 选项。此题中,“若用……若用”的排比句结构非常明显,直接代入公式解方程即可 得到答案。然而这种考查方式已经很少见到,目前考查的牛吃草问题,往往需要 首先判断哪一个量是草,哪一个量又是牛。一般来说,以恒定的速度一直在增加 或消耗,就是草,它的速度即是 x。
【例 2】由于连日暴雨,某水库水位急剧上升,逼近警戒水位。假设每天降雨量一致,若打开 2 个水闸放水,则 3 天后正好到达警戒水位;若打开 3 个水闸放水,则 4 天后正好到达警戒水位。气象台预报,大雨还将持续七天,流入水库的水量将比之前多 20%。若不考虑水的蒸发、渗透和流失,则至少打开几个水闸,才能保证接下来的七天都不会到达警戒水位?
A.5
B.6
C.7
D.8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牛吃草问题。
第二步,假设原水位与警戒水位之间相差的蓄水量为 y,每天流入水库的水量为 x,由正好到达警戒水位得 y=(x-2)×3,y=(x-3)×4,解得 x=6, y=12。
第三步,由比之前多 20%,可知现在每天流入水库的水量为 6×(1+20%) =7.2。设至少打开 N 个水闸,可得 12=(7.2-N)×7,解得 N≈5.5,故至少打开 6 个水闸。
因此,选择 B 选项。这道牛吃草问题不但需要根据“每天降雨量一致”来判断降雨量是草,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草的速度后期发生了变化,这也是近几年牛吃草问题的新特征——“草”的速度可能会变化、“牛”的头数也可能会变化;或者牛没有吃完,即草存量发生变化。但只要考生理解公式的核心概念,抓住公式的本质进行求解,牛吃草问题仍然是我们拿分的一种简单题型。
通过这两道题目考生可以发现,牛吃草问题万变不离其宗,本质是:
①掌握牛吃草问题的核心概念
②灵活使用公式进行求解
③如果遇见分数小数要知道求整的方向。
如果能做到这 3 点,牛吃草问题必将成为考生拿分的囊中之题。
点击下方图片马上查看
点击下方图片马上查看
小哥哥 小姐姐
好内容快转发给身边的人哦
(本文含有课程及图书等营销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