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刀与发簪,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可福州却有一种叫“三条簪”的打扮,偏偏要以刀作簪,近来颇受姑娘们青睐。
即使选一个游人稀少的雨天,在三坊七巷某条悠长的巷弄中,也不难寻到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子正在拍照,黑发盘成髻,髻上三把刀刃般的银簪,淡淡映着桐油纸伞面泛黄的光;或是在某座古厝里遇见几位姑娘,身着汉服、旗袍,各自头上簪着质地不同的“三把刀”,结伴走过滴雨的游廊。
“三条簪”快闪表演让游客感受非遗魅力。林双伟 摄
近一年来,各大网络社交平台、新闻客户端上关于三条簪的文章、短视频猛增,抖音上相关视频的播放量超过3.5亿次,引得不少外地游客专程“打飞的”到福州一探究竟。
福州三条簪究竟有何独特的魅力?
上世纪初,少女冰心回故乡福州省亲,在经闽江进城的途中,曾自轿中向外一瞥,见到了这样一幕:“……满街上来来往往的尽是些健美的农妇!她们皮肤白皙,乌黑的头发上插着左右三条刀刃般雪亮的银簪子,穿着青色的衣裤,赤着脚……”
游客头插“三条簪”,尽情地在打卡点留影。林双伟/摄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冰心游历甚广,看过许多国家女性的妆扮,却仍在《故乡的风采》一文中将少时所见的这幕记录下来,并称赞如此打扮下福州女子透出的俊俏、勇健是“天下之最”。三条银簪扁平如刀剑,上刻花纹,用时在头上挽一髻,主簪刀刃向下,左右副簪交叉,刀刃向外……这便是令冰心念念不忘的福州女性传统头饰——三条簪(又称“三把刀”)。
这样独特的打扮
到底从何而来?
相关地方志及文献中并无专门记载
以至三条簪的“身世”扑朔迷离
“惠帝元康中,妇人之饰有五兵佩,又以金银玳瑁之属,为斧、钺、戈、戟当簪。”《晋书·五行志》中,记录了晋时妇女一种以兵器作簪的“五兵佩”习俗。已故福州文史专家郑丽生由此考证,三条簪的渊源可以追溯至1700多年前的西晋时期,在“晋永嘉之乱,八姓入闽”时,“五兵佩”也随着中原士族向南迁徙来到福建地区,又逐渐由斧、钺、戈、戟演化为刀、剑形制,最后在福州得以保留,成为晋人旧俗在全国绝无仅有的遗存。关于三条簪由来的另一种说法更广为流传。在距今400多年的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作乱,滨海的福州地区不时遭到袭扰,妇女们便以长发作鞘,簪刀而行,以便遇到贼寇随时抽刀刺敌抵抗,为三条簪添上“保家卫国”的传奇色彩。随着时代变迁,妇女们头上的三把利刃转而成为更纯粹的装饰物,保留下刀剑的形状,由铁制改为银制或铜制,更偏远贫穷地区的妇女也用做成刀型的木、竹作簪。百年前,福州女子的陪嫁除了藤漆皮枕、髹漆全牛皮箱、桶石(便桶)、镜箱、花灯“五件套”外,还会请巧匠打造三条簪。娘家为将出阁的女儿准备一套三条簪,如同为新生儿打造长命锁一样寻常,彼时三条簪在整个福州地区的流行由此可窥见一斑。上个世纪初的某个清晨,民国新派人士张遵旭走过福州城门,望见如此一番场景:“……由城门远望‘三把刀’灿灿之首饰,恰如罗马时代之军队行列……”一直到民国时期,福州城郊劳动妇女依旧是三条簪这种妆扮的主体。不难想象,当时福州城中街巷、城外渡口,以及妇女们每日清晨用扁担挑着米菜交易、购买日用品的日常场景中,都不乏三条簪的“刀光剑影”。但张遵旭可能不曾料到,这样满城簪刀的梦幻景象,不久便遭“幻灭”。1930年,三条簪被国民政府福建省代主席方声涛以“蛮俗”“有伤风化”等理由严令禁止,警察们把守住城门,凡是有妇女簪三条簪进城,会被当街扒下头簪,扭曲丢弃。福州及周边城镇的妇女,在这般严令下,最终无奈妥协。1936年,福建《民政概要》记载:“省会附郭,旧日多插银簪三条,如刺刀,名曰三簪;现经劝导,不复再插。”彼时福州尚无高楼,满城古厝,但马鞍墙下却再没了三条簪的影子,冰心眼中的“天下之最”就此沉寂。
簪上花,换上汉服寻访古街古巷,成为火遍全国的文旅体验项目。福州街头簪花游玩拍照的靓影频现,妆造体验商家们也纷纷在社交平台宣传起相关服务。
一条分享福州簪花体验的帖子下,有网友留言:“泉州簪花在福州火了,福州的三条簪又在哪里?”引起一片唏嘘。深受触动的还有福州市鼓楼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贺卫。2018年,贺卫在福建省档案馆学习时偶然翻到一张福州妇女头簪三条簪的老照片,只一瞥,就被照片中的妆容吸引。“福州建城已有2200多年历史,三条簪和相关造型如能重现,将能成为展现福州近代历史文化的活符号之一。”贺卫当即物色起复原三条簪妆造的人选,但因实物、历史资料难寻,所有人都婉拒了这个既费钱费力、又不见得有市场回报的邀请。接下来的日子,贺卫几乎跑遍了鼓楼所有汉服妆造店,苦苦寻觅无果。2024年初的一天,一群姑娘走进了鼓楼区文化馆大门,为首的怀里抱着一个木匣子,拉住工作人员便问:“我们复刻了三条簪和妆束,能不能申请非遗?”贺卫闻讯匆匆赶到一看,三支崭新的刀型银簪刻着精美花纹,静静躺在匣子里。来人正是汉服妆造师黄秋辉,她和整个妆造团队的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福州姑娘。几年前,她带着伙伴们在娘家聚会,闲聊间偶然有人提起了三条簪的美丽与独特,大家正感叹想一睹“芳容”而不得,旁边70多岁的母亲竟捧出了一支泛黑的老银簪。“那是一支插在发髻正中的主簪,本来是外婆的,后来传给我妈妈,现在又传给了我。”黄秋辉说,有实物在手,所有人都来了兴趣,大伙一起凑了十多万元,到古玩店淘换来两支副簪与主簪配对,又请银匠依样打了套新簪。但是,“如果只复刻了簪子本身,那也只是有形无实,最关键也最难的其实是复原三条簪的妆束。”刀簪的形制尚可从前人留下的片纸只字中寻找,也有巧手银匠相助复刻,但簪刀的习俗湮灭已久,头发怎么盘?发髻如何固定?既无老师相授,又无专门史料记述,黄秋辉等人只能找来晚清及民国时期模糊的黑白照片,一张张研究比对,不断实验。饶是从事妆造的专业人士,整个团队也足足花费了4年多时间,才将所有细节一一复原呈现。2024年4月,在福州美丽乡村旅游季主会场上,模特们首次以头簪三条簪的造型亮相,艳惊四座。6月,在鼓楼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帮助下,被复原的三条簪妆束以“福州传统妆束技艺”入选鼓楼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月,福州籍女星陈昊宇、万妮达返乡体验三条簪妆束,推出的《三条簪》宣传片播放量超1200万次,相关微博话题浏览量超1.1亿次。11月,“福州传统梳妆技艺(三条簪)”入选福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忽如一夜春风,各大社交平台上,年轻人们“打卡”三条簪的帖子越发多了起来。有人晒出自己体验三条簪妆束的照片,诠释女性的温柔、坚毅与力量;有人来到乡间,以三条簪形象拍摄视频,还原出百年前田间地头的景象,唤醒不少老一辈人儿时的记忆;也有视频博主将三条簪带到欧洲,英国伦敦的大本钟、伦敦之眼旁,神秘的东方妆造引得往来行人频频回望相询……北京、重庆、沈阳、大理……三条簪迅速出现在全国各地遍布的变装旅拍店里。而福州街边各个妆造体验店门口的广告牌上,簪花、苗服等项目后纷纷新添了三条簪的字眼。在三坊七巷、上下杭、梁厝等历史文化街区中,随处可见头簪三条簪逛街拍照的游客。白色的马鞍墙下、石板铺就的巷弄中、古意十足的游廊畔,都是三条簪常现的“出片”之所。近百年时光里,身旁走过的面孔换了又换,古厝旧巷却再度与三条簪“老友”相逢。三条簪火了,福州南公园万寿桥边的妆造店里,黄秋辉也忙了起来。不少人慕名体验三条簪妆束,甚至有外省游客专程“打飞的”前来探访。某天,一位年轻人带着奶奶和外婆登门,希望让两位老人也尝试下复原的三条簪妆造。一阵忙碌后,两位老太太换上大襟蓝色布衣,头上银发裹住三条银簪,对镜望去,一位老人突然湿了眼眶,“我好像看到了我的外婆”。黄秋辉说:“那一刻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成功了。”祖辈、父辈口中簪刀的传说,就此真正成了现实。
在保护性推动相关传统妆束技艺复原和申遗之余,唤醒三条簪更具时代意义。
上下杭打卡点,头簪“三把刀”的女孩们在拍写真 张旭阳/摄
“三条簪是一个联结古人与今人的情感共鸣点,找准它在当代的表达方式,能同时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文旅经济发展开辟新路。”在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朱寿良看来,为三条簪创新开发更多适应当下的应用场景,使其在人们身边客观可感,方才是对这项非遗技艺最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三条簪从一个个历史场景中走来,很快找到了丰富的展现方式。在文旅部门的助推下,三条簪的形象登上舞台、戏台,也走向街头。中国船政文化城《最忆船政》多维体验剧中,女演员们头簪三条簪演绎晚清船政人发展先进技术自强求富的故事,坚韧、求知、进步的巾帼形象更加具象;创新编排的沉浸式闽剧里,生活场景中的三条簪在观众身边还原,三条簪的形象、故事更加触手可及;各个历史文化街区里,三条簪主题快闪活动不时进行,演员们抽簪作刀而舞,飒爽英姿引起人群阵阵惊叹……无论是作为晋时妇女头饰的历史遗存,还是作为明朝时卫国抗倭的演化,三条簪已经成为包含着女性刚柔并济、独立勤劳、心怀家国等精神品质的一种符号,与福州的城市气质融为一体。在古今故事演绎中加入三条簪形象,并不浓墨重彩,却在人们品味福州这座城市时,为它的自画像补上精彩一笔。本为姑娘们梳妆日用之物,三条簪的“家常”气质与生俱来,以极高的包容度迅速融入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幸会文化空间位于朱紫坊中一栋古色古香的临河小楼,是不少姑娘与闺蜜约会常去的地方。近来,有不少客人成了三条簪爱好者,楼中聚会、喝茶的姑娘们髻上常见各式三条簪。“我们也提供三条簪妆造拍摄的服务,很多客人都亲身体验过,出了不少好看的照片。”幸会文化空间主理人胡蕾说,三条簪的造型、内涵圈粉不少,一些客人有了烦恼:三条簪日常里该怎么搭?“拍照的妆造基本是三把金属刀簪搭配汉服,在平时就显得有点太‘隆重’了。”现代生活场景中,传统金属簪颇显厚重。“得从材质、色泽、花纹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让三条簪更好兼容现代服饰。”胡蕾尝试着用牛角梳制作技艺、大漆工艺创新做出的三条簪,为不同生活场景的应用提供了更多选择。凭着独特的质地和精美的花纹,新制的三条簪成了许多游客追捧收集的文创产品。“每次有新簪制成,都是店里最热闹的时候,很快就被挑光了。”胡蕾说。漆艺工作者方晓辉的工作室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大漆工艺品。屋子正中的工作台上,数十支大漆工艺制作的三条簪刚刚完成阴干,在流水下轻轻打磨去表层的漆壳,簪身逐渐透出银箔薄料、彩绘、晕金梦幻般的光泽。“三条簪的刃身是不小的‘画卷’,漆艺的百余种技法都能施展其上。”方晓辉说,无论是牛角三条簪背后的福州角梳制作技艺,还是大漆三条簪背后的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都是非遗老技艺两相结合碰撞出的火花,随着三条簪逐渐回归日常生活,这些老技艺深邃、变幻无穷的魅力也将被更多人看见。妆造体验、文艺演出、文创开发……不长的时间里,三条簪聚起的一条文化产业链已具雏形。但在朱寿良眼中,三条簪妆容之下,还埋藏着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故事,正待挖掘和呈现。利兵为簪,长发作鞘,三把银刀一把为国,一把为家,一把为己……透过三条簪刚毅与柔美并存的妆容,看得到一群福州姑娘的传奇。晚清时期,王眉寿躬身办学,1906年起在如今三坊七巷光禄坊创办“女子师范传习所”“女子职业学堂”,又推动二校合并成立“女子师范学堂”,亲任监督。她既周旋办学杂务,又倾心授课,汇聚各方资源,凿开女子求知的门缝。20世纪三四十年代,林徽因在硝烟烽火中走过15个省份,考察近3000处古建筑,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一面照料一双儿女,一面应对繁重的学术工作,抱病与丈夫梁思成一同完成我国建筑学奠基之作《中国建筑史》。一生近百年岁月中,冰心以笔为舟,文学上,《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开“问题小说”之山,《繁星》《春水》等创“小诗”先河,又投身翻译引介佳作,亦热衷社会公益,为中外文化交流、妇女儿童事业倾献力量……面对国家民族、事业、家庭,福州的女儿们无不展现出钢刀般坚定的担当和勇敢。“以三条簪为载体,我们或许能更好地讲述福州城与人的故事,更清晰地描述女性美丽的妆容与内在的魅力。”朱寿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