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天书【饮食起居篇】第6问:多吃对身体有何危害?

教育   2024-06-22 12:00   福建  



新教育天书【饮食起居篇】第6问:多吃对身体有何危害?



根据道法自然的原理来看:人和动物,在自然演化的过程中,必须是能够耐饥饿的动物。因为自然界,长期没东西吃是常态,偶尔才能拥有充足的食物。因此保持饥饿状态是正常,偶然饱餐才是意外。天天饱餐,身体一定出问题!---这是多少万年才自然演化出来的生物机能,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


相反---每天按时按顿吃饭,是人类稳定定居,且物质发达时代,工业化时代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相对自然界的生物演化来说,是非常短暂的。----中国只有最近40年,才真正实现温饱。我20岁以前,是吃不饱饭的,当时还是粮食配给制度---所有人限量供应,勉强够吃!


我泰国的家里,鱼池里有一群英国前主人留下来的锦鲤,当年离开之前。前主人交代我们要每天喂养两次鱼食,每次一份定量的食物,早晚各一次。当初我看到这些鱼,总是懒洋洋的样子,觉得怎么英国佬养的鱼,像是他家人一样慵懒。而且没多久,就会死一条鱼,只能捞上来埋了。但真不知道为啥会死。鱼池的通气,循环系统,过滤系统都正常工作,水也是清水。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是不是鱼吃太多了?于是就减量,只给鱼原来50%的食物,结果很正常,也没有鱼继续死亡了。后来我去MAEON庄园,遇到一个泰国人也有个蛮大的鱼塘,但他喂鱼有一搭没一搭的,往往好几天才喂一次鱼,一个不小的鱼群,但他居然一个月也用不完一袋饲料。因为他不是靠喂养鱼来卖的人,养鱼只是爱好。我就发现---肯定我喂养的规律性太强,给多了饲料!于是回来后又减量供应,每天只给鱼儿原来20-25%的份量。甚至有时候忘了,好几天都没有喂鱼,但鱼似乎活得很正常,活跃度也提高了,不再像原来一样,懒洋洋的不爱动。每天在水里很有活力的到处游动!一两年前,我又放了10条小鱼进去,这些小鱼就更有活力!也在慢慢的长大。


最能反应动物耐饥饿的案例出现了:鱼原来饿不死,只会撑死!四五个前,大锦鲤鱼池里面只剩下四条小鱼了。剩下的鱼不知跑哪里去了,也没看见尸体,神奇消失了。最近才意外发现:原来这几条消失的鱼,顺著过滤的管道,溜进了过滤池,结果回不来了。但是----过滤池是没有投喂食物的,还被木板盖住,所以没有发现。投喂鱼食仅仅只丢进大鱼池,过滤池通过鱼池底部的一个管道与过滤池联通,水面上是两者是隔离开来的,鱼食没可能流到过滤池。而且---这个鱼池不是露天的,过滤池甚至有盖板,两个鱼池都没有阳光直射,因此也不存在靠生成藻类植物养鱼的事情。但我发现这些鱼,居然都活得好好的,甚至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体型与能够在正常鱼池里吃到食物的小鱼,大小也差不多,就是瘦一点。简单的结论就是:鱼几个月不喂养,也不会饿死。生物的确设计了超级强悍的“耐饥饿”机制!远远超过我们人类的普通认知,几个月不吃都没事的!相反---鱼如果得到充足的食物,吃的太多,真的更容易死亡。少吃一点,让身体总是保持在饥饿状态,是活力和长寿之道!我相信人也一样!


这一条原则,已经被现在的一些医学专业人士发现,有一本书专门研究“饥饿疗法”:


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文章:《少食生活》:破译饮食中的健康密码,实现高质量的长寿生活


然而----中国的现实状态,完全与正确的饮食要求相反:国人均以多吃点,尽量吃撑自己。饱食终日为标准。生怕自己饿着!只懂得养猪方式的家长们,一代一代地把“尽量多吃一点”的食物价值观,输入到每一代孩子的内心深处。这种愚昧的饮食方式,已经严重危害了国人的健康,大批产生慵懒和活力低下的人群!


中国有可能是全世界最贪吃的国民了。不仅仅吃的品种多---啥东西都敢吃。而是吃的量很大,吃的品种太多!还有就是特别重视味道和刺激,各种口味都敢吃!


中国人吃饭,最被互相鼓励的价值观就是“多吃点,吃好点”。以多吃为能,以吃多为福。国人最喜欢的就是“饱腹感”,每餐都要吃得饱饱的才停下来。大致上,中国人认为多吃就是福气、东西只要吃到肚子里面,以为就是占了便宜。所以---每餐总是生怕自己吃少了!去哪里都是最惦记吃的东西!


下面这一份正餐,你能猜到是一个成年人,而且是士兵的正餐吗?在中国恐怕只是儿童餐吧? 


日本自卫队军人的餐食 非常简单清淡


日本的饭量已经算是少了。但似乎医生们还在研究,觉得日本人还可以少吃一点。于是有这样一篇书籍,专门教日本人少吃一点:因为少吃与寿命长短息息相关!因此---日本人是全世界最长寿的国家,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健康新秘诀!少食生活带来的惊人变化!【医生推荐的少食生活】。


健康新秘诀少食生活带来的惊人变化24分钟讲解医生推荐的少食生活


从前的国人吃饭,因为物质匮乏,还算是基本正常,起码吃的品种单一,不复杂,量也不多。即使是富人,也不像现在人一样喜欢显摆,喜欢大吃大喝,比如白鹿原描写的富人:鹿子霖和白嘉轩都有不少金条,但他们吃的饭就是馍,小米粥,一碟辣子,一碟蒜。即便高兴的时候喝酒会炒四个菜:炒鸡蛋,炖豆腐,拌黄瓜,凉拌豆芽。很少出现吃肉的场景。这基本符合原来的老式国人生活场景。


现在的北方家庭中,也不少人就是只吃简单的主食。面条,粥和饼子等等。丰富多彩的菜品,是最近几十年才有的生活陋习!


日本人吃得少,国人认为是日本物产贫乏导致的。那么,泰国这样地理位置很好,农业很发达的国家,总不会是没得吃导致的吧?泰人的食量并不多。大致上只是中国食量的一半左右!学堂请了泰国的厨师来庄园里面做饭给学生吃,对我们学生的饭量表示非常的吃惊----因为大约是泰国人正常饭量的两三倍。很奇怪我们居然吃这么多!我们只能辩解是练拳的,练武体力消耗大,所以吃得多。其实我们去泰拳馆,看到泰国拳手的饭量也不大!----我们请的泰国体力工人建筑工地,干活很溜的这种,吃饭的量也不大。甚至比我们不干活的“文人”吃得还更少。


某东南亚人来中国在吃饭上的反馈是:“吃饭菜码特别大,刚来的时候根本吃不完。后来为了不浪费粮食,饭量也变大了,胖了不少,回国又感觉越南的菜吃不饱了”。这种饮食差异,真的好大!这要就是习惯的问题!


我刚到泰国的时候,去商场里面餐厅吃饭,一份定餐肯定量是不够的,往往要两份才够。我家的小孩也一样,吃一份不够。现在停留的时间长了(已经来泰国五六年了),我们也习惯了泰国的量,现在吃一份就够了。回国后,吃的量也不多,去吃自助餐的只要一点点。明显比身边的人量少!但我们都是常年坚持运动训练的。小女为了打格斗比赛,训练量还是很大的!因此---不能用吃简单和运动量挂钩的!实际上,医学研究表明---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大多数不消化,就再度排出体外了!这个过程,不仅仅造成浪费,更重要的是:饱食终日,让身体长期处在一个非常劳累的状态,精神能量和身体能量都很低!


以多吃为荣的饮食习惯,并没有给中国人带来更健康长寿的身体,相反——---在过去的30年,死亡率提升了60%。各种慢性疾病也非常严重。与我们的老一代人相比,现在的身体状态其实是年年下降的。国家组织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检查,每五年一次,证明我们的下一代的体质是一直在下降的,特别是大学生的体质检查,一直在下降。


这证明---多吃哲学,认为吃出健康来的养猪理论,不符合人的健康需要,是不正确的!已经给国人身体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很多疾病因此而起!



肥胖,三高,以及所谓的富贵病--糖尿病,均与“多吃哲学”,胡吃海喝有密切关系!东北大约是中国饭量最大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糖尿病发病率,是全国第一。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都患有糖尿病。而相对吃的少的贵州,西南三省地方,糖尿病的病案就低得多!


哈佛大学专门研究过:吃得多容易生病,更容易短命!原因是人体为了消化过多的食物,以及食物残渣在体内停留过久,就会产生很多的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会攻击人体细胞产生病变,甚至是癌变。


传统上,有一种说法是:人这一辈子,吃的东西是定数。你吃多了,就短命。哈佛的老鼠食物量实验表明:分三组试验,一个小组是提供“超量”的食物,给与足够的食物给老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完全不限量。结果这批小白鼠很快就死亡了。另外一个是只给正常的食物量,不给多的,吃完就没有了。这个小组是正常寿命。第三个小组,是只给正常食物量的50%,让小白鼠经常处于饥饿的状态。结果这批小白鼠的寿命,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寿命。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保持饥饿感,是人保持健康长寿的秘诀。如果失去饥饿感,明明不饿还要吃饭,甚至吃很多,显然就是导致各种疾病的根源!


不幸的是:国人的习惯,就是不饿也要吃,每次还吃很多!吃少了就觉得自己吃亏了。因此----各种疾病大量出现,也完全不奇怪了!现在有很多人到中年就各种疾病意外死亡的故事出现-------恐怕就是从小太贪吃,吃多了。


上文中的锦鲤死亡,总结出来就是:如果像人一样,一天两次,三次的饱餐,连鱼都受不了。人怎么受得了呢?动物试验也是这样的,随时感到饥饿的生物,可能更聪明,更灵活。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是常常挨饿的。每个月的粮食都是限量的。但这一代人的生命能量往往很积极。相反---现在家长们每天娇养起来的孩子,每天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年轻一代,往往一副懒洋洋,病恹恹的样子。很多人青壮年就会突然死去!心脏病,三高等毛病,小孩子身上也出现了!


所以:聪明一点的家长,不是每天告诉孩子“多吃点”。而是相反:别吃太多了,吃到不饿就行了!饥饿是好事。正在让你的身体清除垃圾细胞!


古人养生理念,就是每天都有一点饥饿和寒冷,健康状况才能保持良好,甚至会用断食来激发身体的活力!


因此建议国人:每天都少吃一点,多动一点!这才是健康之道!




本文收录于清一山长 2024.06.19 知乎网上发表的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清一山长的相关文章,欢迎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进入清一山长的知乎主页。关注我们,可以第一时间看到相关文章的动态消息。


版权:封面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清一山长知乎

编辑:txy lws


清一书院
新教育 新医疗 新财富 新思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