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如何精进?最新《朱老师申论高阶思维及答题能力精进课程(2025版)》核心思想介绍

文摘   教育   2024-10-02 10:19   湖北  
《朱老师申论高阶思维及答题能力精进课程(2025版)》结合最新考试趋势及阅卷规则变化趋势,以及二十大中新的提法和新思想,于今年7月完成了最新的更新,此次更新继续结合新一期考生的意见建议反馈,优化改进了过去升级版本中的不足问题,以便更好适用当前的考试,特别是对2023年、2024年已考国考省考典型题型进行了全部更新,备考国考和接下来省考的同学可抓紧时间学习起来,同时也借此机会分享一些申论学习及指导学生过程中的最新感悟,备考申论或想提升申论成绩的同学一定要认真看完,绝对对申论的学习提高有巨大帮助!

特别提醒:一定要看完此篇文章,多年申论教学思想的精华汇总,会让你对申论学习的认识有本质的升华!

在申论上持续精进的方法和在一个领域持续精进的方法是一样的。
一是归零心态,放下成见,博采众长,多思考各种方法的适用情景。这里谈一下我的个人经历,我智商一般,也没什么天赋,十年前考公也是磕磕绊绊考了多次才考上,当时备考也是被市面上各种眼花缭乱的教材教育的思维错乱,学的越多越迷茫,很多思维方法技巧在不同教材中是相反的,同一道题的答案是不同的,各个机构都说自己方法是最好的,最后越学反而分数越低,我相信很多同学一头扎进公考备考时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特别是现在信息更为爆炸,各种方法技巧学说更是满天飞,而且流量倒逼下越是情绪化的极端内容越容易获得赞同推荐,稍不留神就会被带偏,很容易形成一些成见,备考怕的就是这点,觉得一个方法好后便固执已见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这是备考中最大的障碍。
那么如何去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在这样的现状中保持头脑清晰?
我认为学习的关键不是学技巧方法,而是学技巧方法的应用情景。应用情景的分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释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型应用,比如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刘邦当年也是个混混儿,没什么文化,小亭长;刘备也是个卖草鞋的,也没什么文化,朱元璋也是个叫花子,更谈不上有啥文化,中间还当过和尚要过饭,这些人物最后都问鼎中原,建立帝业。有人从这个段子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文化的混混更容易干大事。这就是没掌握技巧方法的应用情景而得出的荒谬结论,这些人普遍出生乱世,乱世就是需要打破规则,建立规则,所以没文化不会束手束脚,杀伐果决的草莽气息反而能干出一番事业,而在治世,规则完善,人民安居乐业,需要的是有文化的能臣,没文化的连村口都混不出去,草莽气息重的在道上刚有点苗头,一波扫就被团灭。所以看方法、手段,核心要看应用情景、时代背景。
理解了这点才能真正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比如最近有同学和我交流说有的老师说大作文要想考高分,还是得背模版,掌握几个模版,上了考场就能写。要在之前,我就立即否定,现在我会帮这个同学分析什么情景下适用这种方法,比如要在考前一周主要矛盾要的是救急!背模版,做四五套卷子,绝对够用!模版记熟,上了考场直接用,撞对了分数肯定不错,撞错了凉凉大不了再来,做四五套卷子,把基本的概括方法掌握,遇到非事例型材料且问法比较简单的真题也基本能找全要点,虽然写的不一定精准,但是得个中等分是没问题。但在考前一月以上的主要矛盾是高分是超越竞争对手!这样的备考方法就不适用,现在备考大家都很努力了,今年遇到很多清华北大复旦的学生,提前半年都开始准备了,有个学生,是清华和科大联合培养的硕士,年初就开始准备国考,本身实力已经超强,每天都在参加行测测试,模考分数几乎次次80+,申论已经刷完做了100多套真题,这种努力和付出,我觉得先不谈分数,光看积累已经超越了太多考生了,分数上超越的概率不是百分之百,也是百分之九十了!我不鼓励没有方向、不知问题的盲目刷题,但也不支持这种自我降低考试要求的行为,要知道,你并不是考个高分就OK了,你得超越你的竞争对手甚至拿到岗位第一才叫OK!很多情况下这不是排位赛,而是一场零和博弈,只有第一才是胜者。
二是大量输入和输出,提高输入质量,加强输出频率。
大量输入是快速了解某个领域,输入是个体力活,需要静下心来去看、去听,输入的关键在于输入内容的质量,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一定是垃圾,输入的是黄金,输出的最低也是青铜。但其实这也有个过程,特别是对很多刚开始备考的同学,本身并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内容,什么是坏的内容,只能靠大量的去阅读、去看、去吸收,才能慢慢看出哪些内容是好的内容,哪些内容是不好的内容,当然能遇到一个好老师,那中间的过程就直接省去,可少走不少弯路,备考最大消耗不是时间金钱,而是方向错误失败后的心力交瘁。
这样去思考,多花点时间去找到好的方法和课程远比盲目开始要好。我刚开始工作时领导安排写材料,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单位同事个个都很忙,基本上没谁会手把手教你,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上岸后面临的情况,最近交流的几个上岸的同学还谈到了这点,那么怎么办?我当时的办法就是搜集系统内部大领导的讲话、发言,这就是高质量的材料,因为不管在哪个单位,一把手的材料绝对是单位最牛逼的笔杆子写的,从中央到地方几乎都是如此,大量输入高质量的材料输出再不济也不会差,也正是这样,再加上写的机会多,慢慢的找到了点感觉,几次写出的材料、报告被中央领导批示,获得了领导的点赞,这样也加强了信心有了更多露脸的机会。
开始指导申论学习也是一样,很多人觉得有体制内工作经历就能指导好公考,这真是大错特错,体制内工作经历最多是让你能更好的去理解材料,理解政策,然后有一些较好的官方用语习惯,对政府工作的理解更为透彻,但真正要想指导好学生,还得大量的学习,一是保持热点政策及时学习的习惯。特别是大领导讲话发言,那就是国家的方针,申论考纲也明确了考察的就是新思想,不懂新思想是无法透彻理解材料考察主旨的,每年我都会结合真题和新思想写几篇长篇分析文章,以帮助大家理清其中关键。二是大量的阅读经典教材研究真题,真题就是考试权威预测,今年考什么明年大概率会考什么,每天持续性保持真题研究,几年下来也研究了五六百道真题,国考副省级考到过86.5分的成绩,算是对申论有了一些浅见;二是召开研讨会,和真正的命题人、阅卷人交流、讨论,了解命题的目的、评卷的规则,确认一些采分的要点、原则,阅卷人其实没什么神秘的,除了命题人是特殊人群一般难见到外,很多阅卷人都是高校文科院系的老师、组宣干部或者博士生,你花点心思在自己学校都能碰见。三是输入这些内容只是起步,还得大量的输出形成系统,这个环节才是能力形成的关键。几年下来,关于申论的大家普遍关注的具体问题都基本上写了非常系统的文章,昨天统计了一下,方法类的写了近60万字,热点类的写了近40万字,整体算下来关于申论这个主题写了近100万字,而且每年还在不停的根据同学们的反馈意见建议进行升级完善,经常收到同学们的反馈说看完我的文章后醍醐灌顶,其实这都是基于长期输入学习交流讨论实战检验及分析总结,就像党的群众工作一样,经常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听得到炮火的地方才知道群众的诉求是什么,利益是什么,才能制定出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来,做课程也是一样,只有长期和同学们、业内人士、阅卷人交流才知道大家痛点是什么、困惑是什么、规则是什么,也才能写出真正解决同学们问题痛点的文章和做出满足同学们期待的课程。
三是保持开放系统,不断升级迭代。
人民日报评论好,没有xx的时代,只有时代的xx!这真是一针见血。每个人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面临的知识经验的应用情景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以开放心态面对知识,面向外界的意见建议批评,才能不断升级迭代自己既有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保持不断成长,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下,谦虚不是优秀品质而是变化着的世界下的必然要求。正是因为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一方面我在课程开头就明确告诉大家一定要博采众长、去粗取精,不要偏听偏信,每个老师最多是在某个历史阶段正确过一些内容,但世界毕竟是发展变化的,申论考试也是发展变化的,那种搞定一套教案讲十几年的时代在公考里尤其不适用,刻舟求剑的结果就是求之不得。另一方面课程从1.0到2.0到3.0再到4.0、5.0、6.0、7.0、8.0、9.0的不断升级就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也要跟着不停学习,每年买来大量资料论文最新考评趋势学习阅读,也与大量的考生交流,获得他们的反馈建议甚至批评,再让指导的一些高分学生复盘答案,研究答案布局,怎么去写要点能到高分,虽然申论并不公布答案,但是从和阅卷老师的讨论和指导的高分考生答案以及自身的实战检测中基本上可以分析出每年阅卷规则的变化,采分点的关键,然后结合这些内容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升级课程,反复讲解大家问的最多的要点,可以说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不短进化的生物体,广泛吸收了大量考生的意见建议、问题总结,高分经验汇总,每次的更新升级都是大量提出问题建议意见批评的同学们、同行们、朋友们共同参与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只是主导了这个过程而已。
四是多关注解决具体问题,而不要关注宏观问题。
什么样的考生能力提升最快,一定是能问出具体问题的考生!一项能力的提升实际上是要涉及到很多细节很多环节的,我们在备考中,我建议大家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具体问题的思考上,不要老是停留在宏观问题的思考上,如果你问的问题都很宏观,表面你在虚假努力,你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在哪里。一旦你真正沉下心来去做题思考,你会发现有大量的细节性问题需要解决,解决掉这些细节问题,能力才能真正的跨越式提高。而真正的学习高手,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更多的问题往往会涉及到某个题目某段材料的思考上抑或某类题目的规律总结上,比如下面这几位学生的做题思考,基本上全是长篇大论的总结。







这就是典型的举一反三,一道题不挖坑三尺誓不罢休型,每天都在进行大量的思考总结,基本上都是就具体做题过程中感受到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我指导的很多同学中也发现了这点,很多特别喜欢问问题的同学最后基本上都上岸了,像这种思维要求很高、注重分析能力的考试,问出具体的问题本身就代表着大量的思维锻炼,特别是要考部委的同学,申论考纲明确要求了对综合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考察,去年国考副省级体现了这一点,去掉了归纳概括题,替换为两道分析题,而思维锻炼的越多,领悟的肯定越透彻和彻底,考出高分也是大概率的。
五是一定要做符合规律的事。符合规律的事才能长久的持续且会产生预期效果。
第一个规律是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刚开始做题一定要慢,后面再慢慢加快。所谓厚积薄发,打基础阶段,越慢对知识掌握得越透彻,越成体系。
第二个规律是明确学习方向。明确方向就是明确学习的意图是什么,大脑不喜欢混乱和无序,喜欢明确和秩序,比如做申论题,首要明确的就是题目的考察意图是什么,为此《朱老师申论高阶思维及答题能力精进课程(2025版》一方面在开头讲清出题贯彻的考纲的政策背景,了解考察意图:现在国考省考考纲明确要求贯彻落实的就是新思想,所以从新思想的政策背景中来分析题目,既能加深我们对新思想的认识及热点政策的理解,又能帮我们透彻得认识出题的意图和目的。另一方面课程设计明确每题的材料类型及解题思路:不同材料类型对应着不同的解题思路,做题首先要了解材料类型,明确该材料类型要用到的思维方法,达到对材料的宏观把握。而每一类题型都有独特的解题思路,每一类题型中代表该题型的不同题目之间又呈现出细微独特性,所以我们既要掌握每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又要了解在一类题型中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出题角度和问法,这样才算是全面掌握每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每类题型20+题的训练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
第三个规律是及时反馈。在过去我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考生不能坚持做题或做了大量题没有效果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获得及时的反馈:思路正不正确?答案符不符合要求?用词规不规范?有没有逻辑?材料理解是不是正确?等等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因此《朱老师申论高阶思维及答题能力精进课程(2025版》把做真题和听课一一对应,每一个视频课程对应一道真题,从分析题目入手到详解整体思路、材料逐句分析、关键点逐段挖掘、梳理答案和整合答案过程全部在视频课里一一呈现,这样考生在做完题后可以快速获得反馈,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弥补漏洞,真正做到在做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迅速获得提高。 
第四个规律是阶段性总结。根据记忆曲线,掌握知识的关键环节在总结复盘上。为此《朱老师申论高阶思维及答题能力精进课程(2025版》构建材料逻辑思维导图每道题在最后都会对整个材料的逻辑进行梳理,画出思维导图,全面深入得了解材料逻辑与答案形成之间的关系。做题中考生反馈最多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针对每道题目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反馈最多的常见问题、疑难问题在题目最后进行专门的再次讲解,确保做完一题解决完一题的所有问题。
正是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朱老师申论高阶思维及答题能力精进课程(2025版》完成了今年的更新和升级,具体特点如下:
特点一:配套两本纸质版教材,以申论75+核心思维导图为统领。高效学习的前提是构建系统的思维体系,有系统的思维体系为统领才能拨云见日,建立学习的全局观,全课程新建100多张思维导图来全面展现申论答题的思维及逻辑,让学习过程始终目标明确方向清晰。






特点二:分模块梳理75+系统知识。申论考试中的五大题型,每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都是独特且系统的,一上来就做套卷的弊端就是无法全面了解每类题型的所有解题思路,所以以题型为模块,一个题型一个题型的进行训练,将彻底解决申论技巧学习分散、凌乱、不成体系的问题。
课程每个模块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该模块考察的申论核心思维、基础知识、必知要点;
第二部分是该模块典型真题扎实训练+详细解析。
特点三:100道典型真题扎实训练,2000+规范性表达积累,任务可量化到每天。没有一定见识,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是无法迅速找到解决方法的,尤其在申论考察越来越灵活的今天。整本书学方法只占10%,全部都是最精华提分的方法,90%的内容要结合做题去学习,没有实践一定没有能力的提高。很多考生听了课也做了题还是感觉提高不大,另一个核心原因就在于练少了,很多培训机构的填鸭式培训价格高昂但真正让你静下心练的题却极为有限,申论的能力不可能通过十几或二、三十题就能真正提高,必须有量的基础才有质的飞越,现在考试对概括的精准性要求越来越高,就像把橡皮概括成文具,如果脑海中没有文具一词的积累,考场上会再多方法也只能望卷兴叹,这是很多同学在做题过程中出现最多的抱怨,就是知道是什么,但总是不能概括的非常精准恰当。
而单纯的背规范性词组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多词组都是有具体的应用情景的,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更需要我们深入到真题研究中去情景化的去了解词组的应用场合。
为此课程精心研究了500道国考、省考申论真题,并分成五个模块(归纳概括题模块、对策题模块、综合分析题模块、应用文题模块、大作文题模块)从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100道典型题型(目前更新为大部分为2024年、2023、2022、2021年经典真题),按照每题平均情景化积累20个规范性表达计算,100多道题将达成2000+规范性表达的积累量,将极大的提升你的符合申论要求答案的表达水平。
特点四:每道题从6个方面展开讲解:
  1. 开头讲清出题贯彻的考纲的政策背景,了解考察意图:现在国考省考考纲明确要求贯彻落实的就是新思想,所以从新思想的政策背景中来分析题目,既能加深我们对新思想的认识及热点政策的理解,又能帮我们透彻的认识出题的意图和目的。


  2. 明确每题的材料类型及解题思路:不同材料类型对应着不同的解题思路,做题首先要了解材料类型,明确该材料类型要用到的思维方法,达到对材料的宏观把握。而每一类题型都有独特的解题思路,每一类题型中代表该题型的不同题目之间又呈现出细微独特性,所以我们既要掌握每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又要了解在一类题型中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出题角度和问法,这样才算是全面掌握每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每类题型20+题的训练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


  3. 逐句解析、及时反馈:在过去我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考生不能坚持做题或做了大量题没有效果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获得及时的反馈:思路正不正确?答案符不符合要求?用词规不规范?有没有逻辑?材料理解是不是正确?等等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因此我把做真题和听课一一对应,每一个视频课程对应一道真题,从分析题目入手到详解整体思路、材料逐句分析、关键点逐段挖掘、梳理答案和整合答案过程全部在视频课里一一呈现,这样考生在做完题后可以快速获得反馈,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弥补漏洞,真正做到在做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迅速获得提高。 


  4. 构建材料逻辑思维导图:每道题在最后都会对整个材料的逻辑进行梳理,画出思维导图,全面深入得了解材料逻辑与答案形成之间的关系。


  5. 做题中考生反馈最多的常见问题:针对每道题目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反馈最多的常见问题、疑难问题在题目最后进行专门的再次讲解,确保做完一题解决完一题的所有问题。


  6. 规范性表达积累:申论材料及答案就是最好的积累规范性表达的资料,每道题对于有用的规范性表达、经典概括词进行总结,做到做完一题积累一题的规范性表达,这种积累,有应用的场景、有自己的思考、有真题权威背书,真正的达到高质量积累的效果。


特点五:加大了应用文/公文模块的训练,2024年的国考省考考察趋势表明,应用文的考察比重均在真题中超过了50%。因此结合2022年以来考试注重实际工作能力考察趋势,加大了应用文模块题量,所选应用文/公文典型题型涵盖国考省考中所有能考到的应用文/公文格式,一次训练彻底解决关于应用文/公文的所有问题。
特点六:大作文拉开分数距离关键作用不可忽视!课程大作文分理论和实战两大模块,理论模块从零开始系统全面的讲清大作文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重要知识,核心要点;实战模块通过近五年来典型大作文撰写训练全面掌握高分大作文的重点要求。
特点七:彻底解决规范性表达不足和大作文积累问题。新增2024年最新二十大热点主题分析教材,涵盖二十大以来60多个精选主题考点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真题材料的理解问题,每个主题文章对应的就是真题材料的主题,做完题听完课后学习对应主题的文章,可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和答案的理解,同时积累分类的框架。
二是在做题的过程中解决大作文的积累问题,做完题学习对应主题文章,加深题目理解的同时也积累了大作文的素材,一个单位时间内产生两个效果,真正实现高效备考。
同时课程配套包含3000+规范性表达训练手册(2024年最新更新版)。

主要解决的是规范性表达积累的问题,凡是做过申论题的同学都知道,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表达作为积累,有很多词看到后也无法准确的提炼出来,因此课程配套资料教材的第二个模块梳理了近十年来一百多套真题中的3000+规范性表达及其出现的情景,并设计了测试表格进行测试学习。带着规范性表达的基础再去做100多道真题,我想这个基础是非常扎实的。
《朱老师申论高阶思维及答题能力精进课程(2025版》使用流程:
大家一定要记住:理论方法技巧学起来都很快,你学的很快,你的对手学起来也很快,但要真正化为自己的能力需要大量反复练习,而在这个阶段才是真正构筑竞争壁垒的关键环节。
收到配套教材后你不用浪费时间精力再看任何真题、听任何其他课程,只要专心聚焦把这100道题研究透彻,理解透彻,再配合视频课听完,不管是国考、省考,我相信你的申论一定能获得质的飞跃并最终超越你的对手,过去一年来,学习课程后大量取得75+80+考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聚焦真题扎实训练,是最快最高效的提分方法!
整个课程配套纸质版教材,教材上真题及格子都已经设计好,收到配套纸质版教材后学习方法:第一天务必先看完听完5节基础课程。从第二天开始,按照课程计划安排做题时间,模块做题顺序:归纳概括——对策题——综合分析题——应用文题——大作文题,每个模块有一个系统知识梳理,先看系统知识及视频课程,看完后做题,每天做完题后务必看对应题目的视频解析,看完视频解析还有不懂的地方随时给我留言,我看到后会及时回复。一个模块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模块,按照自己的进度逐一攻克各个模块,开始我建议慢慢做,理解透彻再下笔,格子根据字数限制已设计好,不要超过字数限制。练习一定要手写,锻炼手写的能力,一个标点占一个格子。
如果规范性表达不足的话,可以从3000+规范性表达训练手册训练开始,先通过训练积累一定的规范性表达量,这个模块做完后再进入正式的做题训练环节。每个题目做完后,在听课之外,看对应的主题文章,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同时做好申论大作文的积累。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最开始训练的时候不要关注短期效果,要关注的是收获:认知、思维、理解能力的提升,越是竞争性效果越需要长期持续性完成一定题量、达成一定目标后才能实现。

同时课程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觉得语速快的同学可以通过课程页面直接设置语速为慢速,觉得语速慢的同学可以通过课程页面提高语速。

最新版课后试听课:(2018年国考副省级第一题)
最新版课后试听课:(2018年江苏省考C类申论第一题)
购买交流可扫下面微信二维码:

部分学习课程同学上岸经验反馈:
经验分享:从退伍军人到纪检铁军,河南省考某岗位笔面第一的备考感悟
2020年上岸同学经验分享,疫情期间如何渡过难熬的备考期
经验分享:在职备考一次性上岸国家部委的体会
经验分享:从别人眼中的笨女孩到142.9分国考上岸,我的备考小体会
经验分享:笔试156.7!由引进人才到公务员的华丽转身
经验分享:疫情期间的小确幸(2020年多省联考笔试153.4上岸甘肃某市直单位的备考经验)
经验分享:笔试小胜进面,面试干掉清北对手逆袭翻盘,上岸热门部委岗位
“毕业学校会影响国考上岸?干就完了!”2020年应届生国考笔试150+,面试87备考心路
宝妈毕业七年重启兼职备考之路,艰辛努力终换笔试154.1分,面试86成功上岸,分享备考点滴笔试155分上岸,谈谈备考中的三点感悟
经验分享:我的经历及关于公考、看法和经验
经验分享:应届生一次性上岸的备考经验
经验分享:申论75+是如何炼成的!
经验分享:曾经屡战屡败的他是如何最终上岸的?
经验分享:从零开始,屡战屡败却依然一往无前,最终不仅收获爱情,更收获了几百挑一的发达省市热门岗位!
备考2021年省考前一定要搞明白,申论如果考的差,有哪些关键的丢分因素?
经验分享:疫情期间的小确幸(2020年多省联考笔试153.4上岸甘肃某市直单位的备考经验)

申论高分思维导图
分享最专业的经过高分验证过的公务员申论面试思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