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秋雨绵绵愁煞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时任红三军团五师十五团政治委员的罗元发(新罗区龙门镇人),率队从前线撤下来后,向瑞金附近地区集结。10月10日,开始突围时,红军以两个军团在前面开路,红三军团为右路前卫。
11月下旬,中革军委决定红军分四个纵队从广西兴安、全州之间渡过湘江,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罗元发所在的红三军团五师收到彭德怀军团长的命令:“以急行军迅速赶到新圩附近,利用有利地形,控制最高点构筑工事,阻击广西白崇禧部队的进攻,保证中央纵队安全通过湘江。”
军情十万火急。这时又传来了军团首长的电报:“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至四天。”十五团重任在肩。
部队已疲惫不堪,士气不振。罗元发二话没说,坚决执行军团首长的命令,以每天100余里的速度日夜兼程急行军,抢占湘江渡口。这段时间里,团里许多战士产生了思想问题,掉队人员也日益增多。罗元发把巩固部队战斗力当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稳定战士们的情绪,坚定信念。部队如期赶到了新圩附近,控制最高点,利用有利地形修筑工事,掩护中央纵队安全渡江。
天刚蒙蒙亮,战斗就打响了。晨雾中,敌广西第七军两个师向红军十四、十五两个团发起猛攻。枪声和爆炸声忽地响起,双方一经接触,战斗就十分激烈,阵地上硝烟弥漫,几乎看不清双方的阵营线了。红一营在战斗最激烈的前线,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冲上来,被红军打了下去。随后,整营整团的敌人如蝗虫般蜂拥在红军阵地前。敌人向红军前沿冲击,很快就冲到距红军前沿阵地几十米处。
阵地危急,有的阵地即将被突破。此时,红军炮兵营的大炮轰隆隆地猛烈向敌人发起攻击,炸弹声和红军的手榴弹声响成一片。经过激烈的战斗,敌人伤亡惨重,惊慌溃退。这时,敌人屁股正对着红军,红军抓住机会,步枪机枪一齐向敌人射去。第一天战斗,罗元发所在部队打垮了敌人多次进攻。阵前遍地是敌人的尸体,罗元发所在团也伤亡130余人。
傍晚,敌人又增加了兵力。第二天拂晓,敌人集中兵力发起进攻,战斗更加惨烈。罗元发在阵地前沿指挥,观察到敌人约有两个团的兵力向阵地攻来,并以一部分兵力向侧翼迂回包围。经过多次反复冲杀,由于敌人炮火配合步兵进攻更加猛烈,红一、三营伤亡增加,前沿几个小山包丢失。明知地形条件不利于固守,但罗元发等还是下令红军战士们坚守阵地。
战斗异常激烈,三个营长已有两个牺牲,团长白志文负重伤,已不能动弹,被抬下阵地。政委罗元发身先士卒,在前沿指挥作战,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头部。罗元发头部负伤,血从额头流下脸颊,脑袋疼痛难忍,但还坚持行动。警卫员要将他扶下阵地,被罗元发奋力推开。
“不行!如果团部里两位主要领导都下去,势必影响部队的战斗指挥。”罗元发坚持留下继续指挥战斗。参谋长何德全向师部报告了这一情况后,师长政委十分着急,当天下午便派师参谋长胡震来到阵地,代理团长指挥部队继续战斗。
第三天,部队伤亡更大了。头扎绷带的罗元发把二营预备队和团部机关的警卫、通信、参谋、干事,凡一切有战斗力的人员,都组织起来投入战斗。就在这一天战斗中,师参谋长胡震也光荣牺牲。全团干部战士伤亡过半,有的连队只剩下十几个人,战士们仍坚守着阵地。营长负伤连长主动代理,连长伤亡排长代理,阵地上尸横遍野,空气中都带着血腥气,可红军阵地却一直坚如磐石。红十五团用血肉之躯做成坚固屏障耸立在强敌面前,令敌人难以逾越半步。
12月1日下午,罗元发所在的红十五团完成阻击任务,把防务移交给其他兄弟部队,迅速渡过湘江,追赶主力部队。但红五军团的三十四师,由闽西子弟6000余人组成的这支部队,为了掩护兄弟部队渡过湘江,顽强阻击,被敌切断,未能过江,绝大部分英勇牺牲。
笔者曾采访罗元发将军,问及此役经过,作为幸存者,当时已90多岁高龄的将军忆起那惨烈的一幕,仍唏嘘不已。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作者:符维健 编校:赖莉蓉 黄清花 审核:王尚华 谢津津 监制:王仰华 总监制:高营光 陈长帮
版权归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成为我们的专属粉丝
只要简单两步
↓↓↓
点亮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