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口、北大关、估衣街……红桥区三条石街道所在地曾是天津商业的发源地。如今,拔地而起的高楼、热闹的小商品市场仍续写着这份繁华。
结合社区毗邻我市大型商贸区、知名景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及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红桥区司法局三条石司法所联合公安红桥分局大胡同派出所、三条石街道海河华鼎社区等单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底成立了海“和”华鼎人民调解品牌工作室。
工作室由司法所所长、专职调解员,派出所社区民警,社区书记、工作人员,律所律师以及街道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师等10人组成。创新以“一支队伍”管全面,“双核驱动”深融合,“三大作用”强根基为“内核”的“123”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的能力水平,为社区群众、周边商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全面的法治服务。
“司法所、律所为日常的调解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派出所对辖区的了解让我们工作更加有的放矢”……说起工作室带来的变化,大家都很有感触。遇到疑难复杂问题,各方能够及时提供支援,快速有效化解矛盾,避免纠纷升级。由过去的各自为政到现在的联合发力,实现快速、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
此前,某社区在晚高峰时段,电梯发生故障。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有家不能回,都聚集在小区内,引发了新一轮的拥堵。派出所接到报案后,立即通过工作室的微信群请求协助。一行人赶到社区后各司其职,一边联系电梯维保人员调查事故原因、进行维修,一边平息群众的急躁情绪维持现场秩序。后经调查,发现是管道跑水造成。在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后,维修工作很快完成,住户在引导下有序乘梯回家。
队伍壮大了,辖区内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也能有效排查、预防化解。工作室在走访中了解到,某商场的两家商铺一直闹得不可开交。两家商铺经营着同类型的商品,门脸相对。还都将样品摆放在门外,主动招揽生意。一来二去,恶性竞争的两家商铺越发水火不容。
了解到事情经过,工作室立即组织调解工作。通过前期调研,确定商场客流情况、两家商铺的营业额后,对两家店铺的门脸进行重新规划,避免两家针锋相对;同时,督促双方服从商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与管理,遵守商场相关规定,禁止在商铺租赁区域外摆放商品、叫卖揽客。
在充分调处矛盾纠纷的同时,工作室还充分发挥基层普法宣传作用。开展法律宣讲进社区、进商铺、进企业等活动,使居民、商户了解了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作用,通过开设法律咨询热线电话、预约法律政策上门解答、进行法治体检等方式及时解答群众、企业主的涉法问题,为广大百姓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今年11月初,工作室在逐一走访辖区企业、充分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邀请律所律师开展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防范普法讲座。讲座围绕人员招聘、劳动合同订立、规章制度的制定、劳动合同解除等劳动关系重点问题进行讲解,并结合相关案例,向企业管理者和人事专员深入剖析其中的法律风险。同时,讲解了企业在应对劳动纠纷时的措施和途径。特别提出企业应当注意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处理。
除此之外,为提高各项业务能力,工作室还定期召开线上、线下研判会议,分析主要纠纷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调解技巧培训,提高纠纷化解能力。从源头预防纠纷发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人促科 三条石司法所供稿丨红桥司法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