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碾压致死案:热点案件不宜闷头办│津报早评

时事   2024-09-05 06:03   天津  
文│咚咚锵
河北省11岁男童骑行遭碾压致死案再次引发热议。
这不只关乎一个家庭的悲剧,还关乎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厘清各方责任很有必要。
据媒体报道,对于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指控,涉事司机姜某和家人,都感到不解。他们认为是正常驾驶汽车,根本无法预见到会从对向车道冲过来这个骑行的小孩,在案发后也没有逃跑,而是积极地承担责任,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并想办法去救孩子。
广大网友也有疑问。孩子未满12周岁,不可以骑自行车上路。孩子的父亲带未成年人在公路上快速骑行,是不是需要担责?骑行组织者允许未成年人参与自行车队活动,是不是需要担责?
有报道提出,事发路段是未交工验收路段,没有通车。据此,办案机关才认为该案不是交通肇事罪。事发路段的性质,被舆论认为是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关键。
但涉事司机代理律师称,根据视频及现场情况,该路段已具备通车条件,车辆通行无阻。“本案应该被认定为交通事故,由交管部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处理,而非直接转入刑事程序。”
上述种种舆情焦点,都没有看到办案机关的及时回应,公众的质疑由此不断发酵。
毫无疑问,对于案件的事实、法律的适用,办案机关掌握得更为准确。案件查办,绝不应受外界舆论干扰。但该案逐渐形成的负面舆情,与办案机关只顾闷头办案,不及时释法,不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也不无关系。
公众对案件的判断多基于自己朴素认知、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所了解到的信息。当案件走向与公众预期不一致,或与公众认知有较大偏差时,办案机关也需要思考问题出在哪儿。
这些年来,对热点案件的舆情应对,办案机关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涉法案件的查办审理,在依法办案的同时,也应及时厘清真相,消除民众的误解,最大程度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这是对法律尊严的维护,也是对司法公平正义的推动。

天津日报
媒体新闻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