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出多项举措,取得重要发展成果。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与营商环境优化
促进对外贸易创新和投融资便利化
助力打造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
提升物流枢纽和口岸通关效能
推动向西开放多领域交流合作和口岸通关效能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一年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这片“试验田”在深耕细作中茁壮成长,建设成效显著。
11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轩介绍,自贸试验区对全疆外贸、投资开放、产业集聚引领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截至10月底,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地实施和取得阶段性成效84项,占总任务的62.2%,提前完成2024年设定目标的50%以上。
1月至10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总额1456.96亿元,以全疆万分之一左右面积实现了占全疆40.16%的进出口额;新增企业7583家,总数达到29119家,比设立之初增长46.18%;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0家,总数达到206家,比设立之初增长77.59%。
一年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出多项举措,取得重要发展成果。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与营商环境优化。完成首批自治区级经济社会管理事项权限下放26项,成立首个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开设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自贸试验区专区;运用“新服办”“新企办”App提供政务、企业服务事项分别达到524项、961项,数字政府加快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在乌鲁木齐正式揭牌等。
促进对外贸易创新和投融资便利化。创新对外贸易监管模式,开通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出口通关时间由5天压缩至1天;乌鲁木齐片区实施进口铜精矿“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喀什片区实施“属地直通”作业模式,整体通关时间压缩70%;霍尔果斯片区实施出口农副产品“口岸直通”作业模式。扩大周边国家优质产品准入;积极培育对外贸易新业态;促进投融资便利化等。
助力打造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乌鲁木齐片区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中国棉花棉纱交易中心、新疆科技成果交易中心落地,新疆维吾尔药业国际产业园开工建设,全疆首家5G工业物联网产业园正式开园;多个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首台自主生产的氢能源客车下线,建成首座“氢油气电”综合能源站等。
提升物流枢纽和口岸通关效能。建成国际商贸物流枢纽暨中亚商贸物流产业园铁路专用线,TIR集结中心先后在喀什、乌鲁木齐挂牌运营,全国首趟中欧直达快运跨里海TIR车辆从乌鲁木齐陆港多式联运中心首发;“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实现“抵站直装”;制定国内首个软篷车团体标准,国际道路运输车辆“软篷施封模式”试点落地陆港区并成功发运出境;开行全国首趟中亚国际联运商品汽车图定班列等。
推动向西开放多领域交流合作。“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国际离岸科创中心等先后成立;3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生产;全疆首个版权交易中心在霍尔果斯揭牌成立。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成功举办,参展企业达到3200多家,签订合作项目395个,展会层次、质量和影响力实现新提升。
接下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加快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全力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任务落地见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高水平开放探索新路径,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为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疆样板。”李轩说。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
乌鲁木齐市融媒、乌鲁木齐晚报、新疆网微信公众号
↓↓↓
编辑:裴嘉雨
监制:许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