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改革即将开始谈判,俄方点名两国不能入常,中国已作出选择

时事   2025-01-06 09:09   广东  

近年来,围绕联合国安理会制度改革的讨论愈演愈烈。这种热议既源于当前安理会在应对全球热点问题上的低效表现,比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中作用有限;也因为“五常”之外的部分国家实力崛起,试图获得更大的国际话语权。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联合国计划在1月份就安理会改革启动新一轮谈判,重点议题包括是否扩充成员席位,以及扩充后哪些国家可以进入安理会。

俄罗斯对此问题态度鲜明。其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直言不讳地指出,部分国家提出的建议“不切实际且幼稚”,并明确表示俄罗斯绝不允许德国和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这里提到的“部分国家”,很可能指的是法国。去年9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表态,支持扩大安理会成员,并具体提议让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成为常任理事国。俄罗斯这次只否决了德国和日本,而未反对印度和巴西,明显反映了其外交优先级的选择。

究其原因,俄乌冲突以来,德国和日本迅速站到美国阵营,对俄实施严厉制裁,俄方显然不可能允许这些对其不友好的国家“入常”。此外,俄罗斯与日本之间还存在领土争议,“入常”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博弈筹码。至于二战历史遗留问题,虽然外界经常提及,但并非俄罗斯反对的核心原因,因为在默克尔时代,俄德关系相对友好时,俄罗斯在这个议题上的态度要温和得多。

对于安理会改革,中方也已明确表态。外交部长王毅曾表示,中方始终支持非洲的正当诉求,并提出安理会改革应优先解决非洲代表性不足的问题。王毅强调,安理会不能成为“大国俱乐部”或“发达国家的游戏场”,而应真正体现全球公平,尤其是南北国家的平衡。

这一表态清晰地传递出中方立场:支持改革,但需优先为非洲争取发声权。从现状看,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欧洲占3席,亚洲1席,美洲1席,而拥有众多成员国的非洲却无一席位。如果按照法国的提议,仅让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入常,非洲依然会被排除在外,显然与公平原则背道而驰。

中法两国的提议反映了截然不同的视角。法国的出发点在于实力排名,即综合国力强的国家“入常”;而中方则更关注安理会的功能性,希望通过改革改善机制运作,使其更有效地解决国际问题。

从现实来看,中方的主张更具合理性。如果仅按综合国力安排席位,安理会改革或将流于形式,甚至可能因为印度等国获得“一票否决权”而陷入更大的内耗。而如果真要按照实力排名,那么是否也需要设置“退出机制”,对某些国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总之,安理会的改革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但如何改、朝哪个方向改,依然众说纷纭。中方提出的方案考虑到了非洲的利益,但可能触动部分西方国家的敏感神经;而法国的提议虽然得到一些支持,却遭到俄罗斯的直接反对。眼下,各方只能在博弈中寻找平衡,但要达成真正的共识恐怕还需要时间。

环球局势动向
解读大国博弈,深度局势热评,分享精品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