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乎民生福祉,关乎人心向背。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各级党委特别是市县党委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内在要求。从强力整治“校园餐”管理问题,依法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招标采购、收受回扣等问题,到紧盯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问题,严肃惩治一批“蝇贪蚁腐”,再到深入整顿医药领域乱象,严查靠医吃医、套取医保资金等腐败问题,我们党强力反腐,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赢得了党心民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各级党委特别是市县党委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把纪检监察同对基层巡察结合起来、同各方面监督统筹起来,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办案是最直观的标尺,也是最有力的震慑。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压实责任、加强指导、强化力量协同等措施,努力解决基层办案动力不足、质效不高、人情干扰、基础薄弱等难题,推动基层补齐全面从严治党短板。要找准切入点、突破口,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聚焦县以下这一关键环节、薄弱环节持续抓下去。深化“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扎实推进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指导各地选择民生痛点难点因地制宜开展整治,让群众可感可及。要坚持完善惩戒机制、强化监督纠治、通报典型案例一体推进,严查严纠“督检考”过多过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形成维护群众利益的常态长效机制。
下大气力惩治“蝇贪蚁腐”,既要从严查处问题、释放震慑效应,也要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深化以案促改促治,督促案发领域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深入查找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权力运行中的薄弱环节,惩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微腐败”,严查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督促各地各部门找准“小切口”分级分类持续深化治理,特别是针对多发性、系统性、同质性问题推动开展行业系统以案促改促治,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健全完善小微权力运行配套管理制度机制,为干部“照单履职”、群众“看图监督”提供依据。要以“全周期管理”理念谋划警示教育,打通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整改治理、教育警示各个环节,形成环环相扣、贯通协同的工作机制,让正风肃纪反腐的新成效可感可及。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织密织牢基层监督网、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是常态化、长效化防范和治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应有之义。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若干意见》,逐步推进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深化监督责任层级管理,建立市级整体谋划、县级全面统筹、乡镇协同联动、村级末梢监督的上下贯通协作责任体系。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村级纪检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监督力量,完善片区协作机制,开展监督联合、案件联办,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攥指成拳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探索创新监督方式,灵活运用交叉监督、联动监督、提级监督、异地交流任职等方式,打破地域界限,用制度机制挡住人情干扰,利用好大数据监督应用平台,通过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互动,形成全流程监督工作闭环,推动基层监督力量分散、办案薄弱等突出问题持续好转。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推动正风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有效贯通,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杨文佳)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代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