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12月30日,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与“塔夫里亚”特种作战司令部协同作战,通过空中侦察精准锁定了俄军位于扎波罗热的一个重要指挥部,并随即发起了一场导弹袭击。此次攻击造成了6名俄罗斯军人丧生,另有3人受重伤。这一事件再次加剧了俄乌之间的紧张局势,使得和平的曙光似乎更加遥远。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12月底针对是否满足结束冲突的前提条件时明确表示:“没有。”这句话简短而有力,透露出莫斯科对战争现状的坚决态度:无论战争持续多久,俄罗斯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其战略目标。自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去年签署法案禁止与俄罗斯谈判以来,俄乌之间的和解之路似乎就被彻底封死。双方都在通过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以期在未来的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
战争的烟云笼罩在俄乌上空,双方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突破。乌克兰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持续军事支持,这些援助如同源源不断的血液,支撑着乌克兰在战场上与俄罗斯抗衡。而俄罗斯则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其战略目标。然而,这种旷日持久的博弈背后,实际上是国际力量的角逐和较量。
乌克兰首都基辅再次响起爆炸声,防空警报划破夜空,火光与硝烟交织成一幅惨烈的画面。导弹袭击在乌克兰已成为家常便饭,但每一次袭击都让生活在战火中的人们心惊胆战。然而,乌克兰并未选择坐以待毙。在美国宣布从冻结的俄罗斯央行资产中拨出150亿美元用于援助乌克兰后,七国集团也纷纷跟进,以冻结的资产收益为抵押为乌克兰提供贷款。这些援助资金如同救命稻草,为乌克兰在战争中挣扎求存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在这场看似俄乌之间的战争中,真正的敌人或许并不在战场上。莫斯科方面认为,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行为并非光彩之举,甚至用“窃取”一词来形容。在俄罗斯看来,美国转移冻结资产给乌克兰的行为无异于强取豪夺。这场涉及全球政治经济的博弈显然不是简单的法律手段所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