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省会·这一年 | 强民生】贵阳贵安这份民生答卷,厚重而温暖!

时事   2025-01-07 13:03   贵州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2024年,贵阳贵安厚植为民情怀,坚定不移强民生,赋能群众美好生活,通过扎实推进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积极谋划好为民办“十件实事”,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领域短板,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这一年,贵阳贵安城市烟火味、文化味、人情味更加浓厚,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乡村建设、乡村面貌、乡村治理得到显著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圈两场三改”成果更加巩固

建设“15分钟生活圈”140个,实施民生项目2535个;建成公共停车位9.6万个,改造提升农贸市场93个,优化调整惠民生鲜超市门店网点43个;棚户区签约13.82万户、老旧小区改造16.37万户、背街小巷改造1223条、城镇地下管网改造4624公里……2021年以来,贵阳贵安以“一圈两场三改”民生项目为抓手,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关键民生领域精准发力,不断厚植民生福祉。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群众对“一圈两场三改”规划建设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从82.52分提高到95.49分。

——推进医疗体系升级,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

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就医难”问题,是群众的期盼。

近日,在白云区云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住云城尚品的李琴正带着老人和小孩做中医理疗,她说:“我家小孩肠胃不太好,带来做下中医肠胃调理,效果非常好。这里离家近,几分钟就到了。”

为方便辖区群众就医、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3年初,云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医联体建设工作,2024年初还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结成医联体单位,共建“全专结合”门诊。

自“强省会”行动实施以来,贵阳贵安加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医院4所,新增床位2800张,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319名,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3%。同时,打造便捷、高效、安全、优质的“15分钟健康医疗服务圈”项目50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织密养老服务网,让“养老”变“享老”。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

近日,记者走进贵阳工商养老·宝山苑(以下简称宝山苑)康复训练室,工作人员正细心指导老人进行相关康复训练。

在宝山苑,老人们玩得开心、住得放心、吃得省心。家住云岩区普陀社区的范定国今年80岁,已入住宝山苑近半年了。“这里的工作人员很贴心,不仅工作认真负责,闲暇时还会主动和我们聊天、为我们解闷,住在这里体验非常好。”范定国说。

为有序推进构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改革试点工作,2024年4月1日,贵阳印发《贵阳市城镇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管理规定》,成为全国率先以立法方式明确城镇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管理的城市。

2024年,贵阳贵安印发《贵阳贵安2024年“15分钟养老服务圈”及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按方案指导推动18个项目建设,其中,10个项目被列为市级民生实事。

——构建托育服务体系,让幼儿健康成长。

幼有所育,不仅是简单的生活照料,还要结合早教、保健,确保孩子们身心健康。

近日,在白云区泉湖街道白云睦米托育早教中心,工作人员正带着幼儿们做运动、玩游戏,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家住泉湖街道的蒋璐菲把孩子送到白云睦米托育早教中心已经半年多了。“我家孩子出生6个月就送到了托育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非常专业,我非常放心。”蒋璐菲说,中心有监控,她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孩子的情况。

截至目前,贵阳贵安共有托育机构554家,提供托位27189个,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4.31个,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普惠便捷的托育服务,让婴幼儿“托管”不“脱管”。

农村“五治”成效不断显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

过去一年,贵阳贵安始终把农村“五治”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为民造福的民生工程,以更精准、更有效的举措,持续巩固拓展农村“五治”建设成果,乡村建设、乡村面貌、乡村治理得到显著提升。

精准“治房”增颜值。过去一年,贵阳贵安围绕“清建管用”四个关键,共完成农房确权登记3.3万宗、完成宜居农房改造10120户、培训农村建筑工匠1311人、整治农村空心房1304栋、改造危房352栋、打造旅居农房821栋。

精准“治水”优生态。过去一年,贵阳贵安突出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共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1个,覆盖农村人口10.37万人,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69.2%,居全省首位;实施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66个、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20个,改造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0%,排名全省第一;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

精准“治垃圾”美环境。过去一年,贵阳贵安紧盯分、投、收、运、处“五个环节”,完成“旅居生活”村寨垃圾收集收运点提升200个,配置农村垃圾分类收运设施1200个,建设农村垃圾分类收集亭(含分类收集桶)600个,建设秸秆收储利用示范点12个,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建设项目5个,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正常运行率保持在99%以上。

精准“治厕”提品质。过去一年,贵阳贵安紧紧围绕“两清零一覆盖”目标任务,统筹治厕治水同治、室内厕室外厕同治、公厕私厕同治“三个同治”,新(改)建农村户厕6941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以上,农村公厕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建成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服务站(点)51个,将农村卫生户厕和1327座村级公厕全部纳入长效管护,推动公厕私厕“建、管、运、维”全生命周期运行。

精准“治风”得民心。过去一年,贵阳贵安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三个重点”,制定婚事1天办结、丧事3天办结、单方办理不超过15桌、礼金不超过50元的倡导标准,组织996个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实施农村公墓提质改造项目5个、新建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15个;数字殡葬平台上线运行,移风易俗持续推进,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人居环境既是村庄的“脸面”,也是文明的“体面”。下一步,贵阳贵安将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农村“五治”,扎实有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民生服务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构建和谐美丽社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基石。

过去一年,贵阳贵安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和成果。

——“爽贵阳”智慧民生综合服务平台上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答好“增进民生福祉”这道题,必须善用“数字化”这一解题技巧。

2024年2月,贵阳贵安城市级智慧民生综合服务平台“爽贵阳”上线运营。截至目前,该平台已聚合各类民生服务应用500余项,并整体接入“多彩宝”提供的省政务服务网相关功能3000余项、省公安厅“办事大厅”涉及的7个领域共125项服务功能,从中精选57项群众的刚需功能在平台上独立呈现,便于群众查找使用。“爽贵阳”APP下载量与用户量已突破230万次,累计为350余万市民提供服务。

——做好“百姓身后事”服务。

殡仪服务是公众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承载着对逝者的尊重与缅怀,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2024年1月,贵阳贵安围绕政府用、机构用、群众用,聚焦5个服务场景,启动建设“百姓身后事”联办平台,于当年9月9日投入运行。该联办平台的主要内容和功能包括死亡证明开具、接运服务、殡仪服务、安葬服务、联办服务等。群众进入“贵阳贵安百姓身后事”微信公众号,接运服务、殡仪服务、安葬服务、联办服务等“百姓身后事”即可指尖办、快捷办、省心办。

——推出贵阳公交“惠农专线”。

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温情、市民更有温暖,一场关于民生的接力赛正在贵阳贵安精彩举行。

自2024年6月以来,每天清晨,连接乌当区宋家坝和云岩区大营坡的贵阳公交252路“惠农专线”,缩小了城乡空间,拉近了民生距离,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温暖与美好。“惠农专线”开通以来,为城郊村民提供了便捷出行服务,有效打通了菜农出行“最后一公里”,受到当地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惠农专线’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关系到农民的荷包、市民的菜篮子,更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温度。”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说,研究“惠农专线”,不仅仅是对专线的研究,也是对如何以“小切口”推进民生领域改革的一次示范和探索。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将继续开拓创新,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短评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应拿出更多有温度、有实效的举措,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聚焦民生抓落实。我们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良心,持续紧盯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为民办实事“三大抓手”,岗位、学位、床位、车位“四位供给”,一老一小一贫一低一弱“五类人群”,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织密守牢民生底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一个民生诉求都是对我们责任的呼唤,每一个民生难题都是对我们智慧的考验。我们应深入调查、精准施策,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民生短板,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我们既要聚焦群众关切点、找准工作发力点,也要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唯有如此,才能交出更加精彩、更有厚度、更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记者 王涛 实习生 姚姝含/文 杨才江 梁超/图

编辑:吴艺舟

审核:吴亚鹏

贵阳日报
《贵阳日报》是中共贵阳市委机关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