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急转直下!中国的这一招,普京真该好好学学了!

财富   时事   2024-09-02 06:57   山东  

在当今国际政治格局中,俄罗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及其盟友通过外部施压与内部煽动,企图削弱俄罗斯的力量。若西方继续放宽对乌克兰的约束,放任其对俄境内重要设施实施打击,尤其是核生化设施成为目标,则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旦北约军队正式入驻乌克兰,这将是俄罗斯难以承受之重,亦是对普京政权的巨大考验。因此,俄罗斯已经到了不能再拖延的地步,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否则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面对西方的不断挤压,俄罗斯似乎仍在寄希望于西方的态度转变,这无疑是一种危险的幻想。长久以来,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动作带有投机色彩,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点,但这反而使得像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和伊朗等这样的国家对俄罗斯的信心下降。近期,普京访问阿塞拜疆,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阿方虽表示愿意合作,但条件是时机恰当。这表明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正在衰退,各国都在观察俄罗斯是否敢于与美国直接抗衡,并走向不可逆。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必须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即美国大选前——做出关键决策。每拖延一天,俄罗斯国内外的压力都会倍增。面对西方的威逼利诱,俄罗斯需要明确立场,彻底放弃利用西方来制约中国的念头,转而与中国结成更为紧密的同盟关系。唯有如此,俄罗斯才能稳住中亚,并通过伊朗作为支点将战略对抗延伸至中东,从而减轻来自西方的战略压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妥协换不来和平,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危机。

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面对内外交困之时,中国屡次通过坚定的立场和果断的行动,成功扭转了不利局面,维护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体现的是毛泽东斗争思想——“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1948年的柏林危机是冷战初期美苏对峙的高潮。苏联切断了通往西柏林的所有交通线,柏林瞬间成为世界的焦点。美苏两国紧张对峙,第三次世界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远在东亚的中国也正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博弈。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原本有机会实现统一。然而,美国和苏联联合施压,要求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划江而治。这一提议背后的推手是蒋介石,他寄希望于美苏的支持。

事实上,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苏联在二战期间支持国民党政府,旨在利用中国作为对抗日本和德国的屏障;而美国则希望通过扶植国民党,打造一个亲美的东方盟友。两者的目的都是要将中国分割成两部分,以便更好地控制局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中共内部,也有部分人士认为划江而治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一方面,他们不愿继续内战,另一方面,没有苏联的支持,他们担心无法取胜。蒋介石支持划江而治则是为了争取时间,等待美国的支援,并期待欧洲局势的变化。

然而,毛泽东深知,一旦接受划江而治,中国的统一之路将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如果美苏从柏林危机中抽身,中国将面临更大的外部压力,再加上蒋介石依然具备强大的军事力量,未来统一中国将变得遥不可及。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作出了历史性的决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柏林危机”所带来的战略真空期——美苏两国因柏林问题焦头烂额,无暇东顾,果断采取行动,发起渡江战役,一举击溃国民党军队,为中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的这一决策不仅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也奠定了新中国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朝鲜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所面临的第一次重大国际博弈,也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首次全面展示其军事力量和外交智慧的重要战役。在这场战争中,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内外环境,而毛泽东以其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决断力,引领中国走出了一条艰难但成功的道路。

朝鲜战争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斯大林秘密推动朝鲜战争,其目的不仅仅是支持朝鲜半岛的统一,更重要的是要在东北亚地区构建一个战略缓冲区。苏联深知,如果朝鲜能够击败韩国,美国不出兵,苏联就能控制朝鲜半岛南部的战略港口;而如果美国出兵,苏联则可以依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名正言顺地进驻东北,从而在远东地区扩大其影响力。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毛泽东深知苏联的真实意图。斯大林通过秘密联络金日成发动战争,实际上是布下一个陷阱,无论结果如何,苏联都能从中获益。然而,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不能坐视不管。如果不采取行动,美军一旦推进至鸭绿江边,将直接威胁到东北的安全,而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对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至关重要。

在如此艰难的抉择面前,毛泽东做出了果断的决定——出兵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历经三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将美军逼退至三八线,确保了东北的安全,同时也粉碎了苏联企图通过朝鲜战争对华控制的图谋。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利用苏联在南斯拉夫的教训,迫使苏联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中国初步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一次国际战略的成功实践。毛泽东以其坚定的决心和精准的判断,带领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可以说,没有抗美援朝,就没有中国后来的快速发展,也没有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崭露头角。

而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战略智慧与决心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印度独立后,在尼赫鲁政府的领导下,试图通过扩张领土来提升其国际地位。自1959年起,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频繁挑衅,不仅派出飞机进行侦察活动,还非法占领了大量中国领土。然而,鉴于印度背后有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支持,中国政府一直保持克制,直至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1962年8月31日,美国发现苏联在古巴部署了防空导弹,双方关系紧张升级,核战争的阴影笼罩全球。就在这一关键时刻,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决定发起对印自卫反击战。1962年10月,中国军队迅速行动,仅一个月内便将印度的侵略行为彻底粉碎。这场战争不仅沉重打击了印度的大国野心,还为中国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随后,在冷战后期,中国再次展现了其在国际博弈中的高超手腕。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面对越南在苏联支持下谋求中南半岛霸权的企图,中国毅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1978年底,中越边境局势剑拔弩张,中国集结了30余万大军,准备发起反击。在与美国建交后,中国于1979年2月正式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不仅遏制了越南的扩张,还间接削弱了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强国形象,获得了美西方的技术支持,为改革开放铺平道路。

通过这几次博弈,中国不仅成功维护了国家利益,还在国际社会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中国所展示出的战略智慧与勇气,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而当前的大国博弈中,中国同样拥有高超的战略智慧。中国不会轻易相信俄罗斯的承诺,除非俄罗斯能够采取更加坚决的措施,展现出其坚定的决心,中国才会考虑给予其实质性的支持。如果俄罗斯不全面靠向中国,中国也不会过分在意。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和时间来应对各种局面。中国早已将俄罗斯和美西方同时列入“半渡”战略之中,无论是俄罗斯还是西方,只要其中一方出现战略失误,中国便会及时出击,抓住有利时机,完成半渡而击的关键一步棋,国家统一和西太平洋反霸事业打包一起解决。反之,如果双方继续对耗,中国则继续保持观望态势,静待时机。

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不仅要感谢俄罗斯,也要感谢美国。正是俄罗斯和西方的相互制衡,为中国提供了河渡人的战略空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其深刻的战略洞察力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俄罗斯需要从过往经验中汲取教训,勇敢地面对挑战,坚定地维护自身利益。唯有如此,俄罗斯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避免被西方势力彻底消化的风险。历史反复证明,“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面对当前的危局,俄罗斯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
觉得不错请分享

李荣茂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政经类自媒体创作者。如果收不到文章,搜索公号“荣茂观察”查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