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四会这样做→

时事   2025-01-04 16:32   广东  

日前,肇庆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正式印发《四会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四会市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建设规划》,标志着我市在深入推进广东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上迈出重要一步。





我市将围绕规划引领和工作方案任务分工,

加快建设成为产业兴旺、宜居宜业、

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四会市产城融合发展区城镇空间布局图


《方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部署要求,提出四会要深度参与肇庆市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四会市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全面增强四会城区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镇村能力,大幅提升城区人口集聚度,到202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以上,到203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


《规划》基于四会市中心城区的区位特点和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提出以“大城市周边县城”为试点类型,深度参与肇庆市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围绕“山水玉韵古邑、湾区智造名城”的发展愿景,将四会市建设成为中国玉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地、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广州都市圈康养休闲后花园、肇庆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核心引擎。


01
开展体制机制提效行动


紧密围绕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深化扩权强县和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创新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等方面,

进一步激发改革动力。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持续推进以异地务工人员为重点的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财政性建设资金配置同常住人口协调机制;确保对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工作一视同仁,确保新落户人口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



深化扩权强县和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扎实推进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依法赋予大沙等中心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强乡镇(街道)对四会市直部门派驻机构统筹,完善差异化的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推动人财物相匹配、权责利相统一。



创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国有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符合条件的项目,鼓励采用财政“补改投”模式支持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

▲四会市誉城社区



02
开展规划建设提升行动


进一步优化四会市城镇空间格局,

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以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

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

探索“全域整治、新型供地”土地利用模式,

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四会城区发展空间。



优化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将四会全域划分为“产城融合发展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区”,推动双区差异化发展;支持大沙镇打造四会县域副中心,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工业示范镇、农业专业镇、商贸现代镇、文旅特色镇。

▲四会市市域城镇规划体系图


优化四会城区生产、生活、生态布局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城市、街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就业等综合性服务供给,打造高品质生活圈。

▲四会市产城融合发展区公共服务生活圈布局图


加快构建四会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厚植传统文化底蕴,推动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强化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塑造四会老城特色风貌。


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

坚持“留改拆”并举,因地制宜对城区老厂房、老城中村、老街巷、老仓库、老小区等实施分类更新提升,腾出更多空间实施城区功能再造。

▲四会市陶丽新苑改造后航拍图


探索“全域土整、新型供地”土地利用模式

严格落实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有序腾退和盘活利用零散闲置建设用地,推行“标准地”供应、“带项目”供应等供地模式。


03
开展特色产业提质行动


发展壮大四会市特色优势产业,

做优做强“一区四园”产业发展平台,

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持续擦亮“中国玉器之乡”品牌,

把玉器产业打造成为富民旺市产业,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科技人才高地,

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四会市产城融合发展区产业平台布局图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引进优质增量推动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战略性主导产业持续强链补链延链;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金属加工、绿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向金属新材料、建材新材料、化工新材料转型;加快发展食品、饮料、预制菜等特色产业,以小切口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氢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引入数字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构建“1+4+N”产业园区总体布局

推进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大沙、富溪片区)建设,加快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肇庆(四会)电子信息产业园扩容增效,加快精细化工工业园规划范围调整,抓实南江工业园转型升级工作。


打造科技人才高地

推动广州华商学院(肇庆校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等高等院校扩容提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优化提升柔性引才工作机制,精准引育“高精尖”急需紧缺人才。


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打造一批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和农文旅融合项目,推动“产+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12221”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加强“新农人”队伍建设。


建设中国玉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地

持续擦亮“中国玉器之乡”品牌,把玉器产业打造成为富民旺市产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推进建设玉器文化特色小镇;持续推进“直播+企业”“直播+店铺”等业态发展,打造全国玉器电商直播行业标杆;推动玉器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发展特色化城市商圈

依托四会广场商业综合体、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打造广场特色商圈;激活老城区历史人文魅力,打造中山公园历史街区商圈;以夜经济为着力点打造桔子里夜间文旅体融合商圈;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等生产性服务业,扩大优势特色产品进出口规模。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健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信用建设等制度,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无差别办理;常态化开展企业暖心遍访服务,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完善减轻企业负担长效机制。


▲被评为中国玉器之乡的四会,玉器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摄影师 肖雄


▲四会市江谷精细化工园区。廖文奕 摄



04
开展市政设施提档升级行动


不断完善立体交通网络,

推进市政管网更新升级,

加强建设防洪排涝设施,

提升垃圾收集处理能力,

系统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建设成为新型智慧城市。

▲四会市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


深度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和肇庆东部城区交通一体化建设

积极争取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在四会城区周边设站,规划建设四会通用机场,加快推进建设二广高速龙甫立交、改建S263、S260线莲花至贞山段、建设永贝大道东延线、港口大道北延线;畅通四会城区内部交通“毛细血管”,打通一批瓶颈路,建设一批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

▲四会市产城融合发展区道路交通体系布局图


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建设覆盖县域的5G无线网络,推动光纤网络提档升级,推动实现5G网络在交通枢纽、大型商超、景点等流量密集区域的深度覆盖;加强布设无人机库、智能灯杆、智能电表等智能感应终端,构建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


推动市政管网更新升级

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管理,持续开展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补短板,开展燃气管道老化改造;深入开展城区“三线”整治,有序推进主干道路架空线网入地。

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

实施堤防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建设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升暴雨洪涝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加强建设防灾减灾、应急避难等设施,优化并提升应急安置与容纳能力。

提升垃圾收集处理能力

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建立协同高效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和大宗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城市“无废”发展模式初步建成。


05
开展公共服务提标行动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不断强化就业创业支持,

深入推进“健康四会”,全面提升“学在四会”,

加快建设文体名城,

探索建设一批未来社区试点,

将四会建设成为全龄友好城市。

▲四会市人民医院(新院区

▲四会市第五幼儿园



强化就业创新支持

实施就业领域五年行动计划,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常态化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补贴性培训工程。


深入推进“健康四会”

提升市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支持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市中医院创建三级中医医院、县域医院建设临床服务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深化医疗机构对口帮扶机制,强化市级医院与省内对口医院深度协作。


全面提升“学在四会”

加快推进全市公办幼儿园升级改造,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扩建提质和谋划建设一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动完成县域普通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坚持职业教育“校企联动”,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做大做强高等教育,加快建设应用型特色高等院校。


建设全龄友好城市

在县域层面引导建设区域性敬老院,城市社区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推动妇幼保健院建设县级托育服务中心,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幼儿园开设托育班;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完善四会市青年人才驿站,加快建设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


加快建设文体名城

提高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数字服务能力,推进镇街文化站、圩镇客厅、文化礼堂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建设广东省首个玉文化艺术博物馆;加快推进县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重点推动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等设施建设。


试点推进未来社区建设

重点依托未来社区建设推动社区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体、商业、智慧安防等公共服务集成配置,探索“市政服务+物业服务+商业服务”的社区服务管理综合运营模式,着力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四会市碧海湾未来社区空间结构图


06
开展绿美生态提升行动


凸显山水古邑历史底蕴,

建设“山水连城”公园城市,

守好生态环境和碧水蓝天,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打造成为美丽县城示范样板。

▲四会市飞鹅岭森林公园





建设“山水连城”公园城市

建设“3+4”绿美通道体系,提升高速公路出入口空间品质和县城主干道绿美品质;建设“一湖四河”绿美碧带体系,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河湖;建立“两翼五园”郊野休闲体系,谋划建设一批郊野公园、山地公园;建立“三级四类”城市公园体系,建设一批城市公园,采取见缝插绿、立体植绿、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等方式打造一批小花园、小公园、“口袋”公园。

▲四会市产城融合发展区绿美游憩空间布局图




守好生态环境碧水蓝天

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等工作;持续做好大气面源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深化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创建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公共交通工具和物流配送、市政环卫等车辆电动化替代;鼓励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推广装配式建筑、节能门窗、绿色建材,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


07
开展城乡融合提级行动


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护运行机制

推行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推动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管网、垃圾收运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向镇村延伸;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和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支持建设一批乡镇农产品综合服务站。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大力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抓好农村教学点撤并、教师县招县管镇用等工作;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实施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程;积极建设一批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或居家养老服务站点。


推进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

健全“13331”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构建“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公安、人社、民政、卫健、医保等重点领域民生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


接下来,

我市将紧密围绕《方案》和《规划

确定的任务分工和项目清单,

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

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

推动试点工作早出彩、早见效。



四会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四会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编辑丨陈丽莹

责编丨苏锦萍

主编丨张   琳

执行总编丨林静华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四会发布”

欢迎投稿
HOT NEWS


如你有与四会有关的新鲜热门新闻线索,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四会发布邮箱(sihuifabu@163.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图文或短视频,稿末请注明作者姓名和电话,优秀作品将有机会登上四会发布

竭诚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四会发布会因您的参与而更加精彩!


温馨提示:四会发布每天与你分享民声,每天推送热门、权威的信息,让你及时掌握最新四会动态。但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用户,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四会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四会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哦~





四会发布
四会始建于秦,因“四水相会”而得名,已有2230多年的建制历史。四会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属广佛肇经济圈核心区,是肇庆东大门。全市总面积1166.38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0个镇,常住总人口52.91万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