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书记汪尚学署名文章《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固成果促振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定西篇章》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4年第12期“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和实践”栏目发表。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是报经党中央批准同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的重要刊物。期刊紧紧围绕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主线,突出政治性、理论性、学术性、原创性、实践性特点,持续传播地方、部门、行业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研究成果、生动实践和经验做法,不断增强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实际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固成果促振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定西篇章
中共定西市委书记 汪尚学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描画了美丽乡村的生动图景,指引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路径,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蕴含着历久弥新、弥足珍贵的理论价值、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甘肃省定西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是全省乃至全国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当前正处于蓄势发力、追赶发展的关键时期,固成果、促振兴是全市上下的头等大事。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西部地区)现场推进会和省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着力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图为元古堆村旧貌换新颜、发展变迁新景象。(定西市委政研室供图)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三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指引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对定西工作给予面对面指导,最近一次到甘肃考察又讲到了定西的中医药、马铃薯产业,询问了特色产业对脱贫攻坚的贡献情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甘肃省对定西提出加力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特色鲜明的陇中工业集聚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地“一区三地”的发展定位。定西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甘肃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的重中之重,持之以恒在学习、研究、转化上下功夫,确保“三农”工作始终把准方向、守住底线、行稳致远。主动扛起农业大市责任担当,把固成果促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抓手,夯基培优、克难奋进、勇毅追赶,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定西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时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农村人口规模性返贫致贫。近年来,定西始终坚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作为底线性任务,认真落实各类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部署开展“巩固成果比产业看收入”行动,通过“产业+就业”双轮驱动,多渠道促进群众稳定增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下一步,要持续完善工作举措,毫不松懈地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
在监测帮扶上,要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户”,持续优化“甘肃一键报贫”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体系,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加强监测预警和部门数据共享,提高监测及时性和帮扶精准性。在风险防范上,要紧盯“三保障”、安全饮水、群众收入,持续开展“千名干部进千村”活动,全面落实全员覆盖定期排查、重点群体盯紧核查、重大风险常态筛查“三查”工作机制,做到问题及时发现、风险动态消除。特别是要紧盯收入不增反降的农户,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积极防范化解因灾、因病以及农产品价格下行等导致的返贫致贫风险。在政策激励上,要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紧扣农民群众需求,建立健全以奖代补、以效定补等帮扶激励机制,更多使用生产补助、劳务补贴等方式,引导群众勤劳致富,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时强调,要积极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产业兴则百业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定西始终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五大振兴”的重中之重,紧盯“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富民产业,深入实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三年倍增”行动和提质增效行动,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23年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2%。2024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6.97亿元,同比增长6.1%。下一步,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年来,定西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聚焦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按照“点上突破、片带示范、全域推进”的思路,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全力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的“定西版”和美乡村。下一步,要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要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新征程上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定西将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任务,聚焦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全面部署、系统推进农村改革,列入全市重点改革事项清单,以改革思维、有解思维破解一些长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引导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以改革添动力、激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定西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市“头号工程”,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统筹兼顾、上下联动,推动资源、力量、服务向农村下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推动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在定西不折不扣落实落地。
要层层压实责任。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定西市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逐级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分管领导主抓责任,纪委监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和五大振兴专班、12个专责工作组专职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组织机制和保障体系。要强化调度推动。坚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季调度、分管领导月调度机制,完善“月分析、季调度、半年小结、年终总结”制度,深入开展“巩固成果比产业看收入”行动,组织“互学互查互促”活动,互学典型经验、互查工作短板、互促工作提升,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将农业农村重点任务逐一分解到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优化考评机制。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严格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规定,突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使用管理等重点指标,修订完善乡村振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评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真正把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长期扎根基层、群众满意的好干部选拔使用起来,进一步树牢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
往期回顾👇
● 监 制:李 军 ● 编 审:杨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