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南江县:靶向监督 助力村集体产业基金用在“刀刃”上

政务   2024-10-21 14:31   四川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办案引领理念,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案件查办各项工作,坚决清理啃食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2024年5月17日起,“廉洁四川”推出“解决急难愁盼·集中整治在行动”专栏,跟进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该生物科技公司既不属于脱贫户创办,又不是村集体企业,为什么能给他们出借产业扶持基金?”前不久,南江县红光镇纪委在柏山村开展“有事找纪检”一线走访时,发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使用混乱,存在违规出借资金的现象。

南江县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走访了解村产业扶持基金使用情况。(王泠轩 摄)


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原为“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贫困户和贫困村脱贫发展产业,致富增收,贫困户和贫困村可以依规借用,到期归还。这笔基金沿袭至今已经成为脱贫户、脱贫村发展致富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金来源。

本该用于群众和村集体发展产业的专项资金为何流向了企业?到底是干部没有守好群众的“钱袋子”,还是另有“蠹虫”啃食村集体的利益?为找出其中的猫腻,镇纪委决定顺藤摸瓜,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查阅资料等方式,深挖细查资金使用情况。

“几年前就申请过,想借点钱种植金银花,但村上说没钱了。”

“反正我没用过,具体哪些人在借,村上没公开过,我们也不晓得。”

走访过程中,村民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经过调查核实,该村党总支委员、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马某参与违规出借基金的违纪行为很快浮出水面。

时间回到2017年8月,时任南江县红光镇原茨竹村主任马某,与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赵某(已另案处理)商议后,违规决策将产业扶持基金10万元借给村里引进的某生物科技公司用于发展食用菌,后因公司经营管理不善,截至借款期满时,仍不见还款人的身影。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镇纪委还发现,马某凭借村干部“近水楼台”的优势,违规决策将1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借给自己,用来发展茭白产业。马某的一系列操作不仅影响有借款需求的农户,也导致资金面临流失风险。最终,马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限期收回涉案资金。

在此基础上,县纪委监委由点及面,联合县农业农村、县财政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监督专班,由5个协作区统筹联动,对各村产业扶持基金使用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

“我们以资金流向为切口,通过调阅资料、综合分析、入户询问、现场核实,紧盯对象是否精准、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发挥效益、到期是否归还等重点进行全面体检,彻底掀开了违规挪用、使用、出借这3类典型问题和先借后收、冒名借款、违规集体决策等常见违纪行为的‘隐身衣’。”专项监督组组长石建平表示。

直面这些问题,县纪委监委由表及里、点面结合,进一步倒查乱象背后相关乡镇、行业主管部门的“风、腐、责”问题。目前,已核查乡镇、部门33个,发现问题92个,立案31件31人,追回到期逾期未归还资金和违规出借资金430笔620余万元。

专项整治重点在“专”,要害在“治”。针对产业扶持基金领域存在的监管薄弱环节,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对基金出借和结余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为村(社区)开设基金专户,将基金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服务平台统一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基金进出装上“电子眼”。

经过专项治理,“资金池”有钱了,管理也更规范了,产业扶持基金又变回了“一池活水”,村集体和符合条件的农户发展产业也更有底气。

“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借取了20万元来发展金银花、黄精等道地药材,种植高粱、玉米、核桃等作物共计600余亩,不但能壮大集体经济,还能带动30余名农户就近务工,预计人均增收1000余元。”谈及专项整治以来的感受,高塔镇高家河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负责人梁大太饶有兴致地说道。


作者:孙云飞 杜聿

编辑:丁冠男 吴建

往期回顾


利用融资谋取私利,这一隐性腐败问题值得警惕

蜀地清风丨李主任的小心思

蜀地清风丨“形”局长下村记


廉洁四川
传播党风廉洁建设权威声音,培育廉洁土壤,弘扬廉洁文化,传递廉洁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