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传达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和省领导同志批示精神,总结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在会上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高质量完成。要积极主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美丽山东建设全面起势,切实抓好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扎实推进重点改革举措落地,持续提升基础支撑保障能力,持之以恒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继续书写山东生态环境的优异答卷。
这是一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的总结会,是一次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动员会,也是一次砥砺前行、奋勇争先的誓师会,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分析形势精准透彻,“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在全省吹响了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冲锋号角。
闪耀2024,新进展新成效可圈可点
“2024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苦干实干、克难攻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每条战线的工作都可圈可点。”侯翠荣说。
一年来,山东省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PM2.5平均浓度改善5.1%,优良天数增加22天。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攻坚圆满收官,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标,全省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优于年度目标9.2个百分点,五类及以下水体保持动态清零。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全国前三,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全力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拓宽“两高”项目碳排放替代指标来源,鲁油鲁炼环评审批速度刷新全国纪录。2处危废处置项目入选国家特殊危险废物区域处置中心范围,数量也是全国最多。
聚力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在全国率先公开印发美丽省域建设实施意见,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数量全国第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数量全国第二;美丽河湖5个、数量全国第三;美丽海湾6个、数量全国第一。
山东省不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深入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黄河干流全线保持二类水质,省控以上入海河流断面总氮浓度均值同比改善18.8%。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全面完成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黄河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扎实推进,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聚焦环境执法领域“小切口”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非现场执法比例超41%,环境执法的规范性明显提升。
围绕健全完善“大环保”格局,山东省政府领导班子带头开展生态环保专项述职,省直有关单位纷纷公开生态环保履职情况。圆满完成全国碳市场配额清缴履约任务。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等改革都走在了全国前列。省生态环境厅在省直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中保持优异成绩,在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综合测评中位居省直机关第一名。
提质增效,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扎实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根源性污染问题有望加速破解。”侯翠荣在会上强调,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优势转化为工作实绩。
会议提出,要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高质量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要全面兑现指标,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对重点断面精细管控,确保不出现较大波动;要保持力度、持续攻坚大气污染防治,紧盯关键时段和重点领域,每微克必争、每个优良天必争。要紧盯治污攻坚关键指标,在减排上下功夫是硬道理,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积极主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责无旁贷、大有可为。要分类施策,区别对待新上项目,有序治理存量项目。要抢抓机遇,用足用好政策,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要精准服务,主动对接沟通,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快推动转型发展。
会议要求,持续提升基础支撑保障能力,把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自身发展的高质量支撑保护监管的高水平。要推进装备标准化配置,加快监管数智化转型,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坚持一线比武、实战练兵,让更多业务骨干脱颖而出,引领带动各项工作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持续走在前列。
改革创新,让美丽山东建设更具质感
会议指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扎实推进重点改革举措落地,坚持守正创新、突出改革实效,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做法上升为制度机制,打通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要推动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编制省市两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要着力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化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提升保护修复质效。要持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扎实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治理路线,推进协同增效。
聚焦推动美丽山东建设,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凝心聚力举旗帜,充分发挥环委办平台作用、用好宣传教育资源,引导更多力量投入,形成共建共享美丽山东的良好氛围、强大声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要坚持项目化推进,通过抓项目落地支撑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保障美丽山东建设目标如期实现。要形成引领性成果,鼓励市县整合资源推进,探索有效路径,借力实现美丽建设目标。
要切实抓好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把发现和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发力点,通过切实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敢于直面问题,切实推进问题整改,规范实施执法监管,做到“减数量、提质量、规范化、数字化”。要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切实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坚决抓好土壤和固废污染风险管控,着力健全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机制。
会议强调,要持之以恒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政治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投身美丽山东建设实践中展现担当作为。要风腐同查同治,一严到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要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纪律教育机制,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努力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