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 张喜太: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政务   2024-10-05 10:01   内蒙古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比起一般人,有一群老人对这75年感触尤深,面对记者,他们会把声音提高两分贝,自豪地说:“我是1949年生人,我与共和国同龄!”张喜太就是共和国同龄人。

张喜太出生于1949年1月,彼时,张喜太的父亲从老家河北邢台沿着走西口路线,一路来到了临河建设公社前进大队。为养活他们7个兄弟姊妹,父亲干起了货郎的营生,挑着担子走村串镇,担子里满载着五花八门的日常用品,也挑起了一家9口的生计。尽管生活拮据,父亲还是把子女都送到了学堂。“其实后来想想,以家里面当时的情况,识得几个字,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就是父亲的坚持,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都上了学,在那个年代,这是很难得的。”父亲的这个决定,也改变了张喜太的一生。

1966年,张喜太初中毕业,被分配到新华哈达学校任教。“生火做饭带打铃,校长主任带工勤。”时隔多年,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段教书时光,张喜太这样总结。当时哈达学校刚建成,各年龄段学生加起来只有二三十个,受学生人数、教师人数、教室数量所限,上课采用复式教学——两到三个年级的同学在同一间教室上课,老师分段进行教学。学校除了开设语文、算术这些主课外,还开设了音体美课程,“体育课好说,就让娃娃们在外面跑一跑、跳一跳就行;音乐课我都是自己跟公社大喇叭学会唱了,回去再教给娃娃们;画画我不太会,不教又不行,就自己翻报纸,照报纸那些印刷的图片画,画的也一般,不过比娃娃们画的强点儿,他们就觉得我还挺厉害。”提前过往的教学趣事,年逾古稀的张喜太忍俊不禁。

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学生大多都是从很远的村子赶来学校上学,因往返不便,中午就留在学校吃饭,学校也在教学基础上承担了更多生活照顾的责任。“当时娃娃们来学校都自己带粮食,为了能让他们吃得更好,我就把学校周边的荒地都开出来,种上粮食和蔬菜,淌水时候我就一黑夜睡在地堰上,怕把地淹了。等秋收了给娃娃们蒸窝窝、烩菜,看他们吃的香,我觉得自己的辛苦也没白费。”忙忙碌碌中,11年转瞬即逝,张喜太结束了哈达学校的任教生涯,哈达学校的学生也从二三十人增加到二三百人,校舍也不再是土房三两间,已然初具规模,有了正式学校的样子。

此后张喜太先后在丹达学校、新华学校、临河五小担任校长职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量农村人口集中涌入市区,当时的临河市决定在城郊新盖一所学校——临河八小,因为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张喜太被委任为临河八小第一任校长。“当时学校刚建成,就有几栋平房,配套的基础设施基本没有。”说起当时的教学条件,张喜太不由感慨,“砖也就够把学校主路、教室前后铺好,其他地方都黄土飞扬,平时还好了,一下雨娃娃们来学校一走一脚泥。为了让娃娃们好走,每次下雨我就和老师们提前到校,捡点儿大石头、烂砖块、木头墩墩垫在水深的地方,让他们踩上过。”

临河八小位于城乡接合部,学生多属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费虽不多也成了很多家庭的头疼事,为了保证孩子们正常接受教育,张喜太在自己权限范围内给家庭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我怕有的学生不好意思和学校提,都提前和老师们安顿好,注意日常观察学生的,对那些真正困难的学生,主动给他们帮助,保证他们能正常接受教育。”但也不能坐吃山空,为了创收,张喜太筹建了八小印刷厂,“印刷厂对外营业,挣的钱就给学生娃娃们贴补了学费,再就是搞学校那些硬化、绿化。”直到今天,张喜太仍然记得自己在八小旁边平房住着的时候,受助学生家长给他的谢礼——夏天的西瓜、秋天的白菜蔓菁。

谈及过往受助的学生,张喜太这样总结:“小学阶段只是娃娃们学习的最初阶段,我也帮不了他们考高中、考大学,至少让他们完整的接受好小学教育,既然当了校长,为学生考虑都是分内的事情,也是我应该做的。”

如今,张喜太早已退休,过上了含饴弄孙的生活,有事没事总喜欢到学校转转:“现在条件好了,教学楼整整齐齐,校园里绿化的也漂亮,娃娃们上课都用的多媒体,希望娃娃们珍惜现在的好生活。”

聊天中,“我们这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劲足,闲不下来”“我们吃过苦,也不怕吃苦”这种的表述多次出现,记者不由感慨,张喜太他们这代人,出生时和整个国家一起迎接初升的太阳,成长中他们经历着祖国发展历程中的风风雨雨,如今他们感受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他们的生活历经甘苦,他们靠着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了祖国成长壮大的星星之火,用自己的故事书写出饱含辛酸而又让人充满敬意的家国史。

记      者 / 赵   珂


版面编辑 / 杜重阳  审核 / 田海霞 李   敏
责任编辑 / 赵   珂  终审 / 巩   蓓 韩   娜

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由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运营,第一时间权威发布临河区政务信息、时政要闻、民生热点等内容,感受魅力临河,敬请关注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