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第二十条》。
这部电影春节档上映时,并没有被看好,毕竟和那些大制作的商业片相比,它看起来显得太“文艺”了点。
但是张艺谋的实力和赵丽颖的表现,硬生生把口碑打了回来。
赵丽颖在片中饰演了一位聋哑妈妈,没有一句台词,全靠眼神和动作,把郝秀萍的痛苦和倔强演绎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影片结尾,郝秀萍站在天台上,选择用生命进行最后的抗争,那一刻的震撼直击人心。
张艺谋直言:“她已经完全不是以前的赵丽颖了。”
最后,她也凭借这个角色拿下了百花奖“最佳女配角”。
这可不是靠运气能拿到的,是实打实的观众投票选出来的。
再说《风吹半夏》。
许半夏这个角色就像为赵丽颖量身定做的一样,坚韧、果敢、野心勃勃,但又有着柔软善良的一面。
赵丽颖用她的表演,把这个角色演活了。
这部剧不仅让她在金鹰奖上再封“最佳女主角”,还让她捧回了飞天奖“优秀女演员”。
要知道,飞天奖可是电视剧圈最难拿的奖,含金量极高,而赵丽颖却凭着自己的实力,把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
很多人喜欢用“幸运”来形容赵丽颖,但这个词放在她身上,显得太轻飘了点。
农村出身,中专学历,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群演做到今天的“一线女星”。
赵丽颖的路,从来都不是靠“运气”铺出来的。
她自己说,“一路走来,我遇到的全是超纲题,但我还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句话说得朴实,但每个字里都藏着她这些年的拼劲儿。
早些年,赵丽颖的起点并不高。
刚出道时,因为没有表演科班的背景,她的演技被吐槽,甚至连她的脸型也成了被攻击的对象。
娱乐圈当时流行一句话:圆脸的演员不够大气,注定当不了主角。
这样的声音她听了不少,但赵丽颖并没有被打垮。
她说:“为什么一个演员要被脸型定义?如果你不强大,那些唾沫星子就能把你淹死。”
于是,她选择用作品和演技一点点往上爬,直到今天,没有人再敢小看她。
她的努力不是说说而已。
拍古装戏,她可以一天吊威亚10个小时,冬天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零下的环境里拍戏。
拍现代戏,她可以不化妆、不修饰,只为更贴近角色。
拍《第二十条》时,她在片场戴着耳塞,用手语和剧组沟通,几乎把自己完全融入到郝秀萍的世界里。
她说:“演戏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而是为了对得起这个角色。”
这样的敬业态度,不仅让观众看到了她的进步,也让她自己一步步成为更强大的演员。
有人问赵丽颖,这些年的成功是否让她变得更轻松?
她的回答是:“没有什么事情会变得轻松,只是自己变得更有力量。”
她承认,现在的她可能不如年轻时那么“拼命三娘”了,但这并不代表她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她说:“成长就是这样,它让你更清楚什么该去拼,什么该放下。”
她还坦言,年轻时的那种“不怕死”的劲头可能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减弱,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成熟的选择和判断力。
私下的赵丽颖其实和荧幕上的形象有点反差。
她喜欢独处,喜欢发呆,喜欢晒太阳。
她笑着说:“和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总觉得哪里不自在,我的氛围一次可能只能容纳一个朋友。”
她用这种“自我充电”的方式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
经历了这么多,赵丽颖也学会了接受自己的脆弱。
她说:“当看到一些声音时,情绪难免会波动,但我允许自己有这样的状态。”
她不再害怕失败,也不再为别人的看法而过分焦虑。
她希望观众能看到一个真实的赵丽颖。
有拼搏的激情,也有疲惫和困惑,一个鲜活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