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传播中医药文化,讲好中医故事,获嘉县中医院开设《中医精粹》栏目,栏目下设《每日一药》《每周一方》《每周一技》《每周一医》等系列栏目,将从草药、经方、中医适宜技术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中医养生理念和方法,让群众更加了解中医、喜爱中医。
每日一药
甘
草
补
虚
药
中药简介
别 名:蜜草、国老
出 处:《神农本草经》
分 类:补虚药
产 地:内蒙古及甘肃等地
性 味:性平,味甘
归 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 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主 治:脾虚倦怠,心虚悸动,咳嗽气喘,痈疽喉痹,药食中毒,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性状鉴别:
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用法&禁忌
内服:煎汤,3~9g(大剂量30~60g)。
外服: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化学成分
甘草根和根茎含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主要系甘草酸的钾、钙盐,还含24-羟基甘草次酸等三萜类及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新甘草苷等黄酮类,并含苦味质、树脂等。胀果甘草根的主要成分为甘草查耳酮(Licochalcone)。
药理作用
中药附方
古籍记载
医院地址:河南省获嘉县健康路669号
咨询电话:
党政办:0373-459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