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想象大健康

财富   2024-05-29 18:00   北京  

数字化推动产业革新。

文丨范东成

国内大健康行业仍在蓬勃发展。

近期多个大型产业博览会即是例证。除了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中国(昆明)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外,还有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以及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暨第十一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这些展会汇聚了国内外政府部门、产业专家、权威机构及优秀企业,各方共同致力于探寻健康行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市场规模在此基础上稳步增长,而广义互联网医疗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据调研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健康管理市场主要由健康保险(56.8%)、互联网医疗(19.4%)、健康体检(16.8%)、商业养老(5.3%)和基因检测(1.7%)构成,整体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926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8107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32558亿元,2023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5%。

头部玩家的成绩可印证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阿里健康近日发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12个月的2024财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阿里健康全年营收270.3亿元,年度净利润达8.8亿元,同比增长64.6%。

凭借在健康领域的长期探索和阿里集团的强大支撑,阿里健康迈向了精细化运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基于庞大的用户体量,以及在数据、技术等层面的丰富积累,阿里健康正从多角度助力国内大健康产业纵深演进。

01

深探需求侧

大健康产业在链路结构上并不复杂,上游为药品、医疗器械、设备研发制造等生产企业,中游包括医药电商、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下游则包括医疗机构、医生和消费者。

互联网医疗企业是产业链上下游的连接者,阿里健康的业务构成体现了这一点。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12个月,阿里健康主要业务为自主经营B2C零售和相关广告的医药自营业务,收入237.4亿元;还有包括从阿里集团收购的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类目电商平台服务的医药电商平台业务,收入23.3亿元;以及包括体检、问诊、挂号、疫苗等服务在内的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收入9.6亿元。

可见阿里健康营收目前以To C的医药电商和服务为主。

这意味着提升终端消费者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在阿里集团“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方向之下,阿里健康围绕用户需求,推出了多项新举措。比如会员服务保障,阿里健康大药房为健康卡用户上线了“购药无忧”“药品过期退”等服务,为经常购药、备药的用户提供了无忧保障。

平台对用户体验的优化涉及多个方面。

为药品进行“适老化改造”也是一例。据海克财经了解,自2023年10月开始至今,阿里健康为近3.4万个国药准字药品添加了新功能:打开淘宝或支付宝,扫描药盒上的追溯码或“码上放心”,点击“药品说明”,不仅可以查看大号字的药品说明,还能体验语音播报功能。这能够有效解决老年人看不清、看不懂说明带来的用药安全问题。

诸多举措抬升的用户满意度,直接反映在了阿里健康的经营数据中。据财报,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12个月,阿里健康自营业务累计会员数已增长至7700万,相应ARPU(每名用户平均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17.2%。

此外,阿里健康还针对慢病用户迭代了服务流程,已将慢病管理服务扩展至23个疾病领域,新增了女性健康、特应性皮炎等多个慢病领域的服务。

早在2023年1月,阿里健康就联合阿斯利康、诺华等全球知名药企,发起了“慢病买药不出门”活动,为慢病患者提供药企直供的线上备药专区,并对超过60种常见慢病用药进行官方补贴。2023年10月,阿里健康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指导下,联合知名药企启动了“慢病减压计划”,推出了买药专项补贴、常见慢病患者教育指南、三甲医院问诊0元起等服务。

这些动作颇具成效。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12个月,阿里健康不包含开方在内的日均问诊量已增长至1.1万次,慢病用户DOT(药物治疗持续时间)时长同比增长7.6%。

02

供给强比拼

就医药电商本质来看,企业满足用户需求的根基是商品供给。

丰富的品类源于企业带来的产业模式变革。医生和患者通过互联网了解新特药,药企则借助电商平台高效整合营销资源。越来越多的药企经由阿里健康来重构自身服务体系,以阿里健康为开拓院外市场的首选合作平台,把新药放在平台上线。

举例来说,辉瑞旗下全新一代特异性偏头痛治疗药物瑞美吉泮口崩片“乐泰可”,就于2024年3月在阿里健康大药房首发上线。这一用于成年人偏头痛急性治疗的创新药物,由此将惠及更多患者。5月28日,兴齐眼药旗下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兴齐美欧品”,同样选择在阿里健康大药房首发上线。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在新药首发之外,阿里健康还与诸多药企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合作。比如基于首发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阿里健康和兴齐眼药将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领域展开系列合作,为用户提供包括线上诊疗、疾病科普、药品供应、专家咨询在内的多项服务。阿里健康还陆续与阿斯利康、辉瑞、第一三共、利奥制药、中美华东等多家医药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疾病中心并探索数字化患者管理服务。

在商品营销上,阿里健康也颇具独到之处。

健康行业产品大多开发周期长、研发门槛高,平台销售策略必然不同于其他上新频率颇高的行业。阿里健康在该方向发布了“新品跃爆计划”,重点扶持100款健康新品,并对其中10款重磅新品采取“一品一策”, 即针对每个品,分阶段制定激励扶持策略。该计划包括首销激励、人群激励等内容,还推出了“竞防人群包”,对新品需要竞争和防守的人群策略出具深度报告。

这使平台与商家能够形成合力。

三诺CGM血糖仪即是典型一例。尽管三诺CGM血糖仪解决了传统血糖仪“扎手指采血”的痛点,其运营还是面临问题——医疗器械营销天然受限,糖尿病人群垂直,拉新困难。

阿里健康平台给出的解法则是,基于糖尿病患者这些核心人群,进行精准派样,再对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及健身人群推广,广泛做品类教育,让消费者认识到CGM(持续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4月上线的三诺CGM血糖仪,2023年全年销售额位居天猫CGM品类第二、国产第一,新品成功还带动了整个品类的市场增长。

阿里健康也由此与商家共赢。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12个月,天猫健康平台服务商家超过3.5万,同比增长28%;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下的个人护理、保健、按摩器材类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护具(器械)收入同比增长68.3%。

03

空间再打开

宏观来看,大健康行业具有高度确定性。

国民健康已在国家战略之中。2022年5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要求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规划提到,国内健康服务业总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超过11.5万亿元。2023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要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

国内医疗保健人均消费支出和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也呈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自2013年的912元已上升至2023年的2460元。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23年12月,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已达4.14亿,同比增长14.2%。

在此基础上,阿里健康进行了多元化尝试,比如阿里健康自研大模型在医药电商领域的落地应用,已推动特定品类上的用户满意率和准确度大幅提升。

新技术正在普惠更多患者。2024年4月,阿里健康与中国抗癌协会宣布启动“健康智医”公益行动。在中国抗癌协会权威专家资源支持下,阿里健康运用数字化患者管理模式和AI技术,向患者提供肿瘤领域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服务支持,致力提升肿瘤的早诊率和治愈率。

阿里健康还联合多家头部药企共同发起了《数字化药品信息生态建设倡议》,通过自身在医疗数字化领域的多年积淀,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药品信息及用药体验。平台希望以此既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又能降低相关资源消耗,推动医药医疗供应链产业链绿色升级。

阿里健康精细化运营和长期发展态势已为市场认可。美银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称,阿里健康2024财年业绩超过预期,各大业务板块收入趋势稳定,维持“买入”评级,并预计2025财年将出现良好的业务发展势头。

为了推动产业革新并迈向健康中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企业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发力。而阿里健康在夯实既有业务优势的同时,正通过技术积累为产业链注入新动能,与上下游携手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大健康行业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海克财经
打量商业表里,记录时代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