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歼35军之战,毛主席大发雷霆:看到是谁在指挥后,伟人亲自下场

文摘   2024-11-04 06:30   北京  

1948年,平津战役的硝烟在华北大地弥漫。这是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也是一场考验军事指挥艺术的战役。为了降低解放北平的难度,军委巧妙布局,华北军区部队佯攻张家口,意在引出傅作义手中的王牌——35军。这支部队是傅作义的精锐之师,战斗力强悍,只要成功围住它,傅作义便舍不得放弃华北南撤,平津战役的胜利也就指日可待。

果然,傅作义上钩了。他派出了郭景云中将,带领35军的两个师增援张家口。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欣喜万分。他看到了战机,也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然而,战场上的局势总是瞬息万变。短短一个星期之后,局势却急转直下。傅作义察觉到异常,命令35军立即返回北平。400多辆美式十轮大卡车,浩浩荡荡地从张家口朝北平驶去。我方之前的努力,似乎就要落空。

毛主席的愤怒,并非因为敌人的临阵反应,而是因为我军三个兵团在围歼35军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华北的杨成武兵团,本应将主力放在张家口以西,防止35军逃窜,却未能及时到位;杨得志兵团的任务是切断平张线,但行动迟缓,35军调头时他们还未就位;程子华兵团虽拥兵十余万,却“顺手牵羊”先去打了密云城,惊动了傅作义。三支大军,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

面对这样的局面,毛主席生气之余,敏锐地意识到问题所在:三个兵团缺乏统一指挥!杨得志和杨成武,都是华北的肱股之臣,战功、资历、职务都太接近,导致配合时互相客气,谁也不去主动领导谁;程子华部队虽实力出众,但跨战区作战,指挥“二杨”也不合适。更重要的是,军委没有明确指定最高负责人。这种各自为战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战役的进展。

事态紧急,毛主席罕见地决定亲自“下场”。他深知,这场战役的胜负,不仅关系到平津战役的全局,更关系到新中国的诞生。他连续发急电指挥三个兵团的行动,细致到每个纵队几日几点到达哪个位置、什么时候打、哪里打哪里不打、在什么地方修工事、在哪里阻击。这样的指挥精度,在以前几乎是没有过的。

根据杨得志将军的回忆,主席在平津战役时发出的电报,他自己读过的就有90多封,其中55封与他兵团直接或间接相关。每一封电报,都凝聚着毛主席的心血和智慧。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指挥艺术。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各部队再也没了顾虑和包袱。他们奋勇向前,英勇杀敌,展现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尤其是“杨罗耿”兵团,奋起直追,把敌人围在了新保安。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敌人凭借着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工事,拼死抵抗。但我军指战员们毫不畏惧,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向前。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终于将敌人围困在新保安。至此,平津战役的大势走向已基本注定。

随后,毛主席发报表扬了三个兵团的积极行动。与前期的紧张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35军的两个师最终被歼灭在新保安。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打击了敌人的士气。重压之下的傅作义,在1949年1月通电起义。他的起义,标志着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也标志着新中国诞生的曙光已经到来。

回顾这场战役,我们不禁为毛主席的指挥艺术所折服。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指挥艺术。他不仅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战局的发展,更能够从微观上指挥部队的行动。他能够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略和战术,使部队始终保持主动和优势。这种指挥艺术,不仅体现在对部队的指挥上,更体现在对战略全局的把握上。


历史迷踪
解读中国近代史,探寻民族命运转折点,重温历史风云,感悟先辈精神,启迪未来之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