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黄化?该怎么解决?90%人没搞明白原因

民生   2025-01-05 00:03   河北  

“黄化病”是一种被群众称作的果树生长期中叶片失绿发黄,严重时枯死的现象,在各地都以不同的程度发生。由于叶片失绿发黄,导致光合作用能力显著降低,进而导致果树产量低、品质差,果农效益下降,成为果树生产上的一大难题。

分析果树黄化的原因:


营养受阻导致枝干溃烂


枝干溃疡腐烂会阻碍营养运输,导致果树局部出现黄化。具体表现为:个别枝条在一棵树上发生黄化。近年来,冬季低温冻害引起的根颈部腐烂病发生频率增加,导致果园偶尔出现整株树势衰弱和黄化的情况。


缺铁、缺氮等肥料不足引发黄化


土壤缺乏营养元素是导致果树“黄化”的更直接因素。当叶片缺乏氮、钾、镁、锰、锌、硫、硼、铁等元素时,都会导致叶片发生“黄化”,只是“黄化”的具体程度和特征各有不同。


但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其中许多缺素症,果农都能选用不同功能的专用肥进行矫治,克服了因缺素而产生的不良后果。但其中铁的缺乏,是远不能通过一般施肥可以解决的。

因为铁的变性太大,难以使铁保持有效状态,因此,铁要多种方式多次补。



采果后修剪过重,

容易导致果树黄化


果实采收前,多种有机、无机营养成分都以供应果实生长为主,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果实采收后根系急需叶片供给有机营养,此时如进行重回缩修剪,会造成毛细根因修剪过重而死亡,整个根系不能很好地吸收养分,就容易发生黄化。


药害肥害导致黄化


不少果农用农药解决病虫害,都不对路。如桃树夏季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可能导致叶片中毒,出现黄化。还有不少果农户为了除草过多应用除草剂,例如草甘膦等,也导致果树树干或根系发生腐烂药害,尤其是施用除草剂之后下雨,有的果树会出现黄化。


也有果农应用肥料种类不对,大田作物的肥料应用在果树上,用有机肥少,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则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活性菌减少,影响土壤养分的分解和释放,从而导致黄化。


果树黄化病解决的办法


加强土壤管理


对于土壤管理,要坚持每年秋季采果后进行一次整地,保持活土层通气性良好,使根系往下扎,防止把根系引向地表层。遇到持续大雨,雨后要及时划锄通气,防止根系不透气造成沤根现象,造成根腐、死棵。

黄化树需要一个生长周期来调控,一两次肥不一定打到理想效果,目前先增强树势。


多用这些有机肥,做好病虫害防治。


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果园积水


在果园内通过整刨果园,主干周围加高15-20厘米形成垅背形,防止大雨过后树下积水。果树的行间整成低于树冠下15-20厘米的洼槽形,旱天能顺利浇水,大雨后能顺利排涝。

来源:大丰收小喇叭

扫一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农民群,加入农民群!

农民群
农民群邀请农民朋友加入,农业技术交流群、农民群、农业群、果树群、蔬菜群、西瓜群、葡萄群、桃树群、樱桃群、西红柿群、苹果群、梨树群、辣椒群、大棚蔬菜群、水稻群、玉米群、小麦群、粮食群、农机群、农资群等农业相关的技术信息交流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