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塑料通过江河流入海洋,造成了海洋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产生不良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传导到人类自身。而解决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材料科学大有可为。”正在举办的中国海洋材料发展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王玉忠如是说。
11月20日,第六届中国海洋材料发展高端论坛——港珠澳海洋产业发展系列论坛在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开幕式在珠海召开,论坛吸引了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等100多家机构300余名代表。在为期三天的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我国海洋战略中海洋材料及海洋装备产业发展现状、问题、挑战、未来发展趋势等,开展深入交流并提出对策建议。
目前,海洋材料的发展随着海洋新质生产力的进程进一步提速,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海洋材料科技创新也承载了推动海洋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责任,为海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以海洋生态中的塑料污染问题为例,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全球性危机之一。据统计,自1950年以来,人类生产约83亿吨塑料,63亿吨变成垃圾,并且按现在的增长速度,到2050年塑料累计产量将超过340亿吨,废弃量超过120亿吨。王玉忠对海洋塑料以及海洋微塑料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现有的塑料只着眼于使用性能,未考虑其可循环回收性。
对此,王玉忠建议应在源头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在末端妥善处置废弃现有高分子材料。“经过数十年在生物基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我们提出和发展了利用生物基原料合成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新方法,提出一次性高分子制品的理想材料是可反复化学循环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并开发出一系列相关技术。”
而在制氢领域,材料科学同样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跃在大会上指出,我国绿氢市场需求规模陡增,绿氢较灰氢与蓝氢碳排放优势显著,是破局“碳中和”难题的关键。而目前制氢电力成本占绿氢总成本85%,不断降低电耗是绿氢对灰氢平价替代的必由之路。
张跃认为,当前绿氢的成本仍是其替代传统灰氢的主要瓶颈,而催化电极组件作为绿氢装备碱性电解槽的核心,其主导的制氢能耗、装备服役寿命与制造运营成本等核心指标亟待突破,严重制约了绿氢技术向领域主体地位快速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张跃及其团队创制发展了系列变革性纳米技术催化组件迭代产品,在工业碱性电解槽中获得了超低制氢能耗等核心性能指标突破,完成了纳米催化组件从实验室基础研发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全链条技术攻关。
此次开幕式上,南方海洋实验室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依托南方海洋实验室成立“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大湾区分中心”,服务海洋工程材料与装备的安全服役试验评价的重大需求。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是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基础上批复组建的国家级重大科研机构。大湾区分中心将致力于打造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影响世界的海洋材料产业与技术交流与合作发展平台,汇聚行业智慧,共谋海洋材料的创新与发展。
会上,南方海洋实验室与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南方海洋实验室副主任孙冬柏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以珠海桂山岛为例,目前建有四十多座风电场,但是这些风电场无论是装机、塔身、电机或叶片等,都会遭受海洋环境的侵蚀,如何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跟南方风电公司签约,就是希望双方开展联合攻关,在光纤传感的智能风机监测、海缆监测智能运维、腐蚀防护、新材料新设备研究应用等方面展开合作。”
除了在海洋材料领域发力,此前南方海洋实验室与中山大学就曾共同主办首届港珠澳海洋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论坛,加强深海科技创新、拓展海洋国际合作。此外,南方海洋实验室牵头建设蓝海科技产业园,采用“政府支持+实验室牵头组织+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广东省及珠海市海洋产业发展。
来源:南方财经 全媒体记者 冯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