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击美国贸易战后,越南这招让人措手不及,到底啥意图?

百科   2025-02-08 08:49   北京  

没想到越南也对我们出手了!2月7日,根据法新社报道,越南副总理胡德福己签署政府决定,自2月18日起,透过快递进口中国价值低于39.6美元的小额商品,不再享有进口税及增值税免税优惠,这一政策调整废除了实施长达15年的第78号决定,标志着越南小额进口政策从免税到征税的重大转向。


需要指出的是,越南推出这一政策调整的时间点是我们刚刚对美国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进行反击。其中滋味值得玩味,这是不是越南趁机对美国的一种示好?



越南此次政策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纷纷取消小额商品免税政策,英国、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国走在前列,越南此举被视作与国际税收惯例接轨的重要一步。同时,这也是越南国内税收法律体系完善的必然结果。2024年11月通过的《增值税法》明确了对跨境电商征税的方向,将于2025年7月全面生效,此次小额进口免税政策的取消是该法实施的前奏。


深入剖析越南的政策动机,增加财政收入和保护本土产业与市场公平是两大核心因素。从财政角度看,越南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快递进口的小额商品总额达27.7万亿越南盾,但免税政策致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取消免税后,预计每年可新增2.7万亿越南盾的增值税收入,这对近年经济增速放缓、财政压力增大的越南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开源之举。


在本土产业保护方面,中国电商平台如Shein、Temu凭借低价策略在越南市场迅速扩张,由于进口小额商品免税,与需缴纳增值税的越南本土同类商品形成价格差,造成“不公平竞争”。越南政府期望通过征税缩小价差,引导消费者选择国产商品,为本土企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市场环境。



这一政策对中越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跨境电商首当其冲,每天400万至500万笔从中国发往越南的小额订单,占越南电商市场总交易量的50%以上。取消免税后,中国商品成本增加约10%-20%,价格优势被削弱,部分低利润商品可能被迫退出越南市场。在越南本土市场,短期内消费者将面临进口商品涨价,但长期来看,本土企业或许迎来发展机遇,如越南电商平台Tiki、Shopee的本土卖家可能因价格竞争力提升而受益。然而,越南本土供应链在产品多样性与价格方面尚无法完全替代中国产品,市场供需矛盾可能加剧。此外,越南的政策与美国取消中国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举措相互呼应,反映出全球范围内对跨境电商税收漏洞围堵的趋势,这可能促使更多国家跟进,进一步压缩中国跨境电商的利润空间。


围绕越南这一政策,争议与博弈不断。越南政府将其解释为“与国际接轨”和“维护税收公平”,但在中国视角下,此举被视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争议焦点集中在政策公平性、执行成本和地缘政治因素。越南国内电商平台存在逃税问题,而新政将监管压力更多转嫁给跨境卖家;小额包裹征税虽可能增加海关申报行政成本,但越南政府认为电子化系统已能高效处理;越南政策调整的时间点与美国对华关税行动高度重合,尽管越南否认“跟随美国”,但仍引发地缘政治层面的联想。


面对越南的税收新政,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在外交与贸易方面,中国可通过WTO框架质疑越南政策的公平性,或利用区域贸易协定如RCEP协商税收规则,维护双边贸易利益。企业层面,中国卖家可通过成本优化,如集中物流、建立越南海外仓等方式降低运费与税费;积极适应越南新规,利用平台代扣税服务避免逃税处罚;加快品牌升级,从低价倾销转向中高端产品,减少对免税红利的依赖。此外,中国电商还可探索替代市场,东南亚其他国家如印尼、菲律宾的免税政策尚未完全收紧,可分散风险,开拓新市场。


越南的税收新政虽然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目前中美新一轮博弈的开始,在当下的时间点推出这个政策,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要控制在中美博弈中将供应链转移到越南的行为,每次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档口,越南都向美国表示投名状的行为,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虎说天下
我还是那个迷彩虎,一只喜欢絮絮叨叨的老虎。上观天文,下知地理,爱一切所爱,还爱胡说八道。
 最新文章